李遥 李瑞莹
笔者通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7项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对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和扣除旅游经济之后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对比,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旅游经济对平衡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结果表明,旅游经济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逐渐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平衡区域间由其他产业造成的经济差距,有战略的发展旅游产业使其在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方面发挥更大地作用。
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扩大,由于福建省的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福州、厦门、泉州的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日渐突出,吸引投资成为政府的重点开发投资对象,经济迅速发展,扩大了福建省内区域差距,区域经济极化显著增强。陈君运用了崔-王指数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福建省区域经济极化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经济极化随之呈现增强的态势;李永实采用地区离差系数对福建经济区域间差异分析,并阐述区域经济的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县级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动力因素;陈培阳,朱喜钢以人均GDP为指标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的组内组间分解对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呈现缩小为沿海内陆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
然而,福建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福建各地区均有分布,对旅游经济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作用的分析并不多。笔者借鉴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旅游经济对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一)区域概况
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北接浙江,西临江西,南靠广东,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达3 324 Km,有众多深水良港,地形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陆运交通不便,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但同样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福建省的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二)研究方法
笔者借鉴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本方法,选取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等对福建经济的区域差距和旅游经济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另外,参照《旅游经济在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一文的研究方法,测算了扣除旅游收入后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并与区域经济差距(包含旅游收入)进行对比来进一步研究旅游对辽宁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
1.指标的选取
在指标的选取方面,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绝对指标包括极差、标准差和加权标准差。绝对差距测算结果越大,则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绝对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相对差距包括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相对指标测算结果越大,去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对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其中列出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4种指标的计算公式。
加权标准差。加权标准差Mu的计算公式:
(1)
式中:Xi为第i地区数据;X为平均数数;n为样本数;Pi为第i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②加权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Vu等于Mu与平均数X的比值:
V u=M u/X(2)
③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的计算公式:
(3)
式中,Xi和Xj分别为第i和第j地区数据;n为样本数;X为平均数。
④锡尔指数。锡尔系数T的计算公式:
(4)
式中,yi为i地区在全省的经济比重;n为样本数;Pi为第i地区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
2.数据来源
选取2009—2013年福建9个地区的GDP,人均GDP,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人口数据,其中人口数据由于找不到人口总数的数据,用常住人口代替。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福建统计年鉴》。
根据2009—2013年福建9个地区的GDP,人均GDP和常住人口的数据,通过选取的7种测算地区差异的指标公式计算,得到这5年间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结果,见表1。
从绝对指标来看,2009—2011年,福建区域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在2011年之后区域间经济差距又呈现扩大趋势,但总体来说,2013年区域经济差异与2009年相比差距缩小。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在福建省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由2009年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9.482%到2013年贡献率达10.657%。但是,从表2中无法看出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所起的作用,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
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将福建各地市包含旅游經济的总体经济差异与扣除了旅游经济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旅游经济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作用。因无法找到福建2009—2013年旅游总收入,便计算旅游总收入等于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之和。根据福建9个地市2009—2013年间旅游总收入和各常住人口数,计算各地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收入,再从GDP和人均GDP中减去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收入,获得扣除旅游经济的经济收入,结合之前的7种计算区域经济差异的公式,可得到2009—2013年扣除旅游收入的福建区域经济差异(见表3)。
表1中的指标体现了包含旅游经济在内的福建各地区整体经济差异,而表3中的指标是扣除旅游收益后福建各地区的经济差异。因此,用表1中的数据减去表3中的相应数据得到的是旅游对于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指标(见表4),如果结果是正值说明旅游收益扩大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值越大效果也越大;如果是负值说明旅游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起到了平衡作用,绝对值越大,平衡效果越好。
表4的结果显示了:(1)2009年旅游经济增强了福建区域经济差距;(2)2010—2012年旅游经济对于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平衡作用几乎可不计;2013年旅游经济在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平衡中作用逐渐凸显。
(一)结论
2013年之前旅游业对于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以扩大为主,厦门、福州、泉州这些地区的自身经济基础相对雄厚,政府投资力度大,又占据东南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足够的优势,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宁德、龙岩、三明等地的旅游收入相对较少。笔者由于收集到的数据有限,跨度尽有5年,所展现的趋势不太明显,但是可以从分析的结果中预览出大致的趋势,即经济的发展能平衡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福建省内山地、丘陵等地形占省域的80%,交通不便,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除此之外,厦门市、福州市、武夷山市等有知名风景名胜的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度较高,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在2004之前国家公布的13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9处位于福州、三明、厦门、泉州等地,景区基础设施健全,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因此,此时的旅游经济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差异的增大。
在此之后,福建省打造“清新福建”的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省域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山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各市的经济收入,同时打造地质公园旅游以及海上花园厦门、温泉古都福州,海上思路文化泉州等多元化的旅游战略,旅游经济多方位的均衡发展,在平衡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越大越大。
(二)建议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旅游可以带动就业,可以形成1∶4或者1∶5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上下游产业相当丰富,与其密切相关的就有交通业、住宿业、餐饮业和相关的服务业等。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这几年逐步凸显,选择正确的发展占率,福建区域经济会逐步协调和相对均衡化方向演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