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探究

2018-07-14 10:20樊平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摘要:当前,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意义重大。要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实践性、创造性作风,推动课堂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努力探索现代开放型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常用“方法群”的教学法,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实践创新

当前时代,“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智本将超越‘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所谓‘智本并非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常速积累,而是知识及信息的主动且高效获取、整合、转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学习力。”可见,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 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作为培养的三个方面能力之二,将实践创新作为培养的六大素养之一,可见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版)强调“实践性:注重与学生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荣获199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在与访美的中国科协代表团交谈时,曾对中国教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中国学校过多强调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所以当人们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教育除了应向学生传授一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二、 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 当务之急之一是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实践性、创造性作风

道德与法治教师实践能力、创造素质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缺乏实践能力、创造力,不懂如何培养实践能力,激励创造力,那么,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本身也就失去了实践性和创造性。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育业务部门及学校要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选择好学科带头人。通过优化结构和机制的完善,使那些能站在学科前沿,在该学科的某一或幾个领域有突出成就,而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与区域内、国内甚至国外学术界有广泛联系,学风正派又能团结同志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一个带动几个、十几个人向实践性、创造性人才发展;另一方面,切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各项改革。通过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转变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切实实现信息智能技术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对话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

(二) 当务之急之二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

放弃教师的自我权威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倡导主动自立,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做出决定,使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学会寻找合适工具去获取知识,懂得分拣、合成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质疑习惯,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能提出创新设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三、 在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思考与体会

(一) 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为现代开放型教学

应试教育以应试为目标,以获得分数为目的,必然导致教学围绕考试转,常年把学生禁锢在题海战术中。这种封闭式教学使学生长期与社会隔离,与实践脱节。核心素养教育则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宗旨,必然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教学,国内外成功的教改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借鉴之路。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的法律教学,组织学生到法律事务所、法院等边观察、边学习,在实践中实习理论等等。在生动活泼的实际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 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

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成存储知识的口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很少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研究者指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核心素养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启发、诱导、激励、传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创造优美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 变“单一”讲授法为“方法群”的教学法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录像、幻灯、电视机和多媒体等已相继进入课堂,要求重视教学活动的整体集合及教学方法的系统综合,“方法群”结构模式已崭露头角。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讲解、演示、观察、模仿、练习、操作等有机巧妙结合,互联网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使教学效果更佳,从而达到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强化思维训练

(1)求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求异创新,鼓励学生敢破常规、敢拓新境,对同一问题多角度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2)求活。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为了突出相反事物的特点,相似事物异点,有时运用比较方法诱发思维;(3)求新。道德与法治要与时代合拍,要与学生思想接通,就必须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素材,活化教材内容,激化学生思维,体现新颖性,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顺智能信息技术之势而为,从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理解“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清田.《素养:课程改革的DNA》和《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核心素养》[M].内部交流资料.

[2]王向东.思维训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樊平,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师培中心。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