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重庆武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8-07-14 07:09龚娜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武隆旅游业旅游

龚娜

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是经济常态下的重要增长点,在重庆武隆区表现尤为明显,近10年来,该地年旅游人次增长17.08倍,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長52.26倍,占当地GDP的25%,政府将其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艰巨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美丽中国”这一战略,“美丽中国”建设为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因此,研究作为重庆旅游名片的重庆武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树立生态旅游标杆的旅游形象、实现“美丽中国”这一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重庆武隆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南接贵州省道真县,素有“渝黔门屏”之称。因独特的地理区位,其交通比较落后,但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已达成火车、高速公路、水路等各种交通形式的网状连接的全面覆盖,渝怀铁路在武隆至重庆主城长167 km,在武隆境内49.82 km,

并设有6个车站;渝湘高速公路在09年在武隆段全面通车,距重庆主城137 km,约1.5 h车程;乌江航道连接东西,白马航电枢纽建成后,单船最大通行能力可达到1 000 t;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将于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境内319国道等贯穿南北,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建成通车,内部互联互通网络已经形成。

(二)风景优美,全国少有

武隆拥有除大海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观类型,有山、水、林、洞、湿地、石林、湖泊和草原等各种丰富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其独有而丰富的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和峰等地质奇观,是长江三峡库区集雄、奇、险、峻、秀、幽及绝等特色于一身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世界喀斯特自然博物馆”。武隆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向往、领导关注的旅游胜地,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

(三)生态优良,资源丰富

一是生态资源优质。武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95%以上,适宜多种动植物生存。全区林地面积2 200 km?,森林覆盖率达62.6%,珍稀树种有银杉、水杉、珙桐等,还有树龄2 000多年、主干直径4.17 m的“银杏王”。珍稀动物有金钱豹、小熊猫、黑叶猴、大鲵等。二是清洁能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水能蕴藏量、可开发风电资源、页岩气商采后产能是重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三是生态产品市场紧俏。精心培育打造了羊角豆干、土坎苕粉、江口野生鱼、羊角猪腰枣和仙女红茶等一批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本土生态产品品牌,远销海内外。四是劳动力资源富集。常年保持有10万的劳动力资源储备,未来10年,武隆劳动力红利将全面释放。

(四)历史悠久,民俗独特

一是拥有众多的历史人文遗迹。地面不可移动的文物景点1 563处,主要有江口汉墓群、土坎商周遗址、长孙无忌墓、凤来大石箐石林寺和庙垭凤凰寨,乌江沿岸的羊角、土坎、江口古镇等历史遗迹。还有王超奎故居、双河二路红军司令部、后坪苏维埃政权遗址、浩口珠子溪红军渡和白马山战役等近代革命红色遗址。二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武隆以汉族为主,杂居着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2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相互交流合作,互通婚姻,形成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如民间音乐、乐器和舞蹈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其中《后坪山歌》《仙女山镇耍锣鼓》等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以具有“天井”四合院的川东汉族民居风格为主,还有土家吊脚楼,干栏式房屋等;生死嫁娶的礼仪习俗依然保持着不少原汁原味的原生状态,此外,武隆的苗族有过“三月三”踩花节、土家族有过“六月六”晒衣节等特殊的民族习俗。盛名远扬的“印象武隆”文化品牌,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融合了抬滑竿、火锅交响曲、川江纤夫精神、出嫁和孝道等武隆独特的本土文化和民俗,让观众在70 min的演出中亲身体验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五)旅游升级,充满活力

武隆按照“一心一带四区一网”全域旅游布局,强力实施“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国际品牌”五大战略,以创建“两区一地”为载体全力攻坚仙女山、白马山、乡村旅游三大战场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建设,中心城区注重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特色彰显和精细管理,强力实施十大工程,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加快建设靓丽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仙女山组团已经成功创建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白马组团加快建成生态工业新城,并积极打造旅游新镇。

二、美丽视域下重庆武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根据《2007-2017年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重庆武隆年旅游人次从164万人次增加到2 801万人次,增长17.08倍;年旅游综合收入从1.67亿元增加到87.27亿元,增长52.26倍;旅游业总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虽呈现出波段式的涨幅回落,但当前对全区经济贡献在不断增加,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武隆的经济正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如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人均旅游消费较低等突出问题。例如,从2017年,从旅游构成的“吃、住、行、游、娱、购及其他”七要素来看,增加值贡献最大的是“住、行、吃”,其比重分别为33.2%、27.1%、14.7%。从七要素的日人均花费构成来看,“游、娱、购”的比重分别是13%、5%、5%。可见,当地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导致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娱”和“购”的发展非常迟缓。同时,季节性因素是限制武隆旅游发展的长处也是劣势。由此,人们开始思考,重庆武隆的旅游大发展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地区经济还能走多远走多久,能进一步支撑和促进重庆武隆旅游业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当大量的游客涌入武隆,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旅游业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全区生态和环境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难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严守生态红线压力大,如仙女山上大兴各种酒店、度假村,大量砍伐树木、修建扩建景区的一些设施设备造成生态破坏、影视宣传取景拍摄的破坏等,使资源能源约束加剧,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石漠化及地质灾害等生态问题分布广、面积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较重,能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产业结构仍需持续优化、环保基础设施不足、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问题待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还未有效落实等,环境质量的提升压力较大。近10年来,重庆武隆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虽然旅游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率呈下降趋势、环境负载率较低,但是有增高趋势。

三、美丽视域下重庆武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

在考虑旅游系统能值利用率和旅游环境负载率的基础上,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在现有的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和草原等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开发羊角、土坎、江口古等古镇古寨休闲游、乡村旅游等项目,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文化含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如双河二路红军司令部、后坪苏维埃政权遗址、浩口珠子溪红军渡;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对《印象武隆》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升级改版,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和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将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大力發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借助仙女山和白马组团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和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

(二)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共建共享

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严格管控建设规划,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的环境整治,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对生活垃圾和污水实行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倡导绿色旅游消费,降低资源消耗,推广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强化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面向本地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当地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加强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

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和慢行系统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在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公路服务区等设施;提高城乡和重要旅游活动场所公厕管理维护水平;提升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功能;创建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在线预订、支付,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服务系统。

(四)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满意指数

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名录;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推行志愿服务;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全面开展导游培训、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切实提高导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制定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丰富营销内容,如推出羊角豆干、雪莲果、仙女红茶、土坎苕粉、鳅田稻和华来醋等土特产作为旅游伴手礼,将当地特色的婚嫁、“三月三”“六月六”“赶香会”等民俗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融入到旅游活动中,进一步做好商贸活动、文化节庆、体育赛事、乡风民俗和优良生态等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武隆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