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日胜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这是文化与旅游二者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充分融合起来,才能形神兼备、互融共进。
兴化历史悠久,据影山头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大约6 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生存,他们在这生产和劳动、繁衍和生息。兴化的水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俊杰和文人,如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水浒传》作者大文学家施耐庵、清代扬州八怪代表画家李鱓和郑板桥、著名文艺理论家《艺概》作者刘熙载。2001年,省政府公布兴化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文物古跡230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7处,其中国家级1处(上池斋药店),省级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垛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市沙沟镇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市共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处,全市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11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2项,泰州市级33项。
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两张名片,有了市委和市政委的大力支持,开展了以“生态水乡、文化名城”的发展思路,连续举办七届“千垛菜花旅游节”,在国内外旅游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政府致力于“彰显水乡特色,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兴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兴华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兴化市旅游产业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了金东门历史街区、赵海仙洋楼、状元坊、成氏宅第、东岳庙、儒学广场和四牌楼广场等历史文化景点的修缮和布置。投入5 000多万元用于乌巾荡、千垛菜花、徐马荒等生态景区环境改造、道路、停车场和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规划引导方面
目前,兴化在旅游规划编制上存在问题,特别是兴华文化与旅游二者的融合发展问题已经被社会关注,但在重视的程度上、规划的深度上、提升的高度程度上远远不够。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政策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各类已编制的旅游及景区发展规划总体停留在书面阶段,落实不够。
(二)融合开发方面
第一,文化资源在风光旅游中融入不深。由于缺乏恰当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兴华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与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相脱节,自然景观中原本就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彰显,进而游客不能直接感悟兴化市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特色风土人情。第二,重点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乏力。兴化文化旅游市场不完善,正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等管理水平也限制了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文物古迹的有力开发,同时,对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品牌打造能力有限。第三,注意开发文创产品。一直以来,兴化旅游发展仅重景点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第四,增加文化体验设施。目前,兴化市各景区的文化体验设施、场所基本没有。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旅游的本质需求,是实现兴化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需要系统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叠加,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二)切实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更需要科学规划
结合兴化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和新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新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适时编制出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进一步突出兴化市独特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禀赋,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可行的引导。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规划的宣传、落实和督查,确保各项规划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三)全面延续水乡古城独特文脉更需要加大投入
兴化是古城,要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做大文化景点的体量,管好、用好已修缮的文物点。重点做好金东门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和资源整合工作;重现传统中药店的风貌和格局;通过产权置换等方式,将家舒巷古民居群收回,与已经修缮的赵海仙洋楼结合,全面展示“江淮医派”的独特魅力。重点保护好龙津河市场向东地段的杨家大院等文物点,复建、移建一批有价值的古民居和其他古建筑,注重风貌协调,使之成为金东门历史街区的延续,并为金东门历史街区预留发展空间。
(四)以文化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寻求突破
文化产业以人的智力、创意等非物质性投入为主,资源消耗小,产业链大,其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促进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可估量。一要提高全体市民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认识,强化文化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二要精心打造和培育兴化的文化旅游品牌。三要积极探索旅游开发社会化途径。通过给资源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市场化水平,调动各方面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积极性。
(五)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才能更突出特色
文化体验活动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延伸,因此,应该围绕旅游业,努力开发出互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延长旅游产业链及其周边。例如,在景区推出具有兴化特色的民俗相关的演出,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整合资源,游客参观是一个方向,互动性的体验各类手工艺流程,现场展示并体验制作过程是另一个发展方向;开发集“渔—观—品—购”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体验游等。此外,通过特色业态集聚区,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让游客能身心更放松。
(六)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强化保障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它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大工程,迫切需要在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内,才能保障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兴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