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茹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要求旅游交通具备舒适性、安全性、和观赏性。在此背景下,景区交通作为旅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交通的研究多是理论、规划等方面,而在旅游交通体验方面的研究虽有涉及,但主要是关于大中尺度的外部交通的研究,对微观尺度的景区交通中关于游客体验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以华山景区为研究区域,其景区内部交通有步行、索道及公路交通三种交通方式。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游客在游览景区后关于景区交通的体验状况,然后总结归纳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因素。此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特征调查;第二部分为游客游览概况,了解游客的上下山方式;第三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让游客对华山景区交通的基础设施、便捷度等作出评价;第四部分为游客对景区的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游客的问题反馈进行分析,归纳出主要问题,为景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一)游客人口特征
第一,性别。在所调查的50个游客中,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分别占60%和40%。
第二,年龄。从调查结果来看,华山景区的旅游市场以中年轻人为主,占所有游客的80%。
第三,客源地。在此次调研中华山景区的游客主要来源于河南、陕西、宁夏和四川等省份,主要为陕西周围的游客,空间距离较远省份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
(二)游客游览情况
游客的游览情况包括上下山方式,上下山方式主要包括上下山均为步行、上下山均为索道、上山乘索道下山步行和上山步行下山乘索道几种。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游客乘坐索道上下山,若是加上单程乘坐索道的游客,体验过景区索道交通的游客比例达到80%,由此可见,索道交通在景区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是游客上下山的主要方式。
(三)游客评价
问卷的第三部分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法,让各位游客分别对华山景区的交通设施、便捷度,以及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评价。游客对各指标的评价基本呈正态分布,三个指标的得分别为3.06、3.1、3.1,由此可以看出各项的得分刚刚超过3。这表明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交通便捷度,以及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仅能满足游客基本的需求,远远没有达到令游客满意的水平,这样则很难为游客提供畅爽的旅游体验。
(四)游客意见
在此部分,游客给出了关于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态度、旅游区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关于交通方面,游客提到频率最高的问题集中于景区内的交通成本高、交通状况差两方面。
首先,交通成本。交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在景区中購票、乘坐大巴、索道等项目均需时间不等的排队,过长时间的排队延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增加了游客的疲乏感,减少了游客观赏风景的精力,影响了游客的游览质量以及体验,很难让游客达到畅爽的旅游状态。另外,景区内的交通成本也超过了游客的预期。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游客来自省外,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花费,再加上景区内的交通费,对于大多数经济基础薄弱的青年人来说,超出了其预期花费。因此,交通成本太高也会影响游客的游览质量。
其次,交通状况。对于旅游业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旺季明显,且由于我国的假期制度使得一年中游客选择出游的时间比较集中,大都是选择小长假出游,“十一黄金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这使得景区的游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为旅游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华山景区这样的山岳型景区来说,景区内的空间有限,交通的承载力也有限,很容易形成景区内的拥堵现象。这一方面会增加游客游览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从游客角度来看,其他游客与景区共同构成了服务场景,环境嘈杂、交通状况差的服务环境仅仅能勉强能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不能令游客真正地感受美好的景色,甚至是享受整个旅游过程。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根据游客的反馈总结出华山景区交通中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即游客的交通成本过高,景区内交通状况不佳,主要是交通拥挤。导致存在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假期制度使景区游客数量激增。华山景区内能够容纳大量游客的空旷场地很少,景区内的道路成为主要的容纳场所,这势必会影响游客的游览进程,因此,景区可以开辟多种交通方式,从而缓解特定交通方式的运客压力。另外,还应该加强核心景区与边缘景区的联系,边缘景区一方面可以缓解核心景区的游客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边缘景区的发展,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至关重要,景区内的交通是整个景区的骨架,将景区的各个部分有效串联起来。目前游客越来越强调对旅游过程的体验,这是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表现,但我国的景区交通还比较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景区内的交通在整个景区中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仅能满足游客空间位移的需求,因此,在后续的旅游开发中,景区交通的规划与设计还应与景致相结合,与景区的主题一致。另外,还要具备美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甚至是畅爽的旅游体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各景区还需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中找到合适的、独特的发展路线,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