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洋/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
《福利国家经济学》是尼古拉斯•巴尔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信息经济学是贯穿全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福利国家的理论工具。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由于信息不完全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国家对市场进行补位并提供福利供给不仅是为了社会公正,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
巴尔认为,福利国家有两个突出目标:一是贫困救济和收入再分配,即“罗宾汉功能”;二是提供保险并为生命周期提供再分配,即“储钱罐儿功能”。在实现两种功能的过程中,信息失灵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是国家干预的逻辑起点。长期以来,在西方贫困治理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论,同样值得我们思考。首先,贫困治理的目标是为了消除贫困还是改善贫困?其次,贫困治理应当是基于收入贫困还是基于致贫的原因(如懒惰、残疾、刚性支出、个人能力等)?如果是基于致贫原因,是否应当区别“值得同情”(worthy poor)和“不值得同情”(unworthy poor)?最后,在贫困治理机制上,是采取单一机制还是混合机制?“效率”和“公平”始终贯穿于这些争论之中,解释了福利国家存在的“公平”理由,证明了福利国家存在的“效率”根据,同时也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效率和公平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观点。
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治理实践中,考虑到瞄准的成本问题,往往综合使用收入瞄准、指标瞄准、行为瞄准等三种瞄准机制对贫困对象进行识别。相比而言,收入瞄准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家计调查也会给申请者带来“羞辱感”。指标瞄准是一种很好的信号甄别机制,这些指标不一定和贫困绝对相关,但是相关性一般很大,降低了信息成本。理想指标包括三个条件:和贫困高度相关、对个人来说是外生的、可观测的。行为瞄准中,通过提供有条件的津贴,将其发放给有“特殊行为”的申请者,申请者的选择类似于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其中的关键是,申请者的“行为”必须是有成本的,防止“冒充”。
在本书中,巴尔非常强调国家在福利供给中的责任和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性。然而,关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新古典经济学家往往认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干预;但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却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利用市场。信息不完全问题不仅困扰市场,同样也会困扰政府,政府介入也不可能避免相应的道德风险,还容易出现“寻租”以及“管制俘获”(regulatory capture)等新问题。哈耶克认为,竞争作为一种“发现程序”和“发现机制”,可以通过拓展市场过程、增进市场机制(如声誉机制等)揭示真实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克服市场失灵。
《福利国家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贫困救济等社会保障问题的新思路——信息经济学的范式。在反贫困实践中,中国政府着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信息化、市场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同时,社会组织通过市场竞争参与社会救助,演化出更好的精准帮扶措施,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也帮助市场克服了自身的失灵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反贫困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中,如何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仍需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进行再讨论、再反思和再修正,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比较优势,不能过度泛化、窄化和矮化。宏观层面,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三轮驱动的贫困治理新格局;微观层面,综合使用指标瞄准和行为瞄准作为收入瞄准的补充,比如可以探索将家庭电力消费作为贫困瞄准指标,等等。总体而言,政府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三秩并行”的贫困治理结构逐渐形成,贫困治理能力和治理质量不断提高,正在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