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圣 曾汇霞 潘朝勇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肇庆 526040
临床中,重症呼吸衰竭以氧气缺乏严重、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表现,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呼吸系统,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应引起临床治疗的重视[1]。现阶段,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应用广泛,效果良好,可以作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2]。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则需要通过人工机械辅助通气,切开气管,若操作不当则会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4]。基于此,本文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分析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见下文。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所选患者均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所选患者均与《内科学》中重症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免疫类疾病患者、肿瘤类疾病患者、血液类疾病患者等。所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为88岁,最小为42岁,平均年龄为(56.6±10.7)岁;研究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44岁,平均年龄为(56.7±10.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研究存在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时间 组别 pH值 SpO2(%) PaO2(mm Hg) PaCO2(mm Hg) PaO2/FiO2治疗前 对照组(n=39) 7.14±0.18 78±4 54.12±5.62 68.33±6.21 120.34±13.45研究组(n=39) 7.12±0.15 79±5 52.89±6.12 70.36±6.25 118.89±13.58 t 0.533 0.975 0.924 1.439 0.474 P 0.596 0.333 0.358 0.154 0.637治疗后 对照组(n=39) 7.20±0.18 81±6 65.68±7.65 50.88±5.63 131.85±16.98研究组(n=39) 7.46±0.19 92±6 94.56±9.83 43.24±3.56 214.12±17.89 t 6.204 8.096 14.479 7.163 20.83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LVEDD(mm) LVEF(%) E/A值治疗前 对照组(n=39) 50.34±6.23 60.61±8.25 1.33±0.27研究组(n=39) 49.89±6.12 61.25±8.24 1.30±0.25 t 0.322 0.343 0.509 P 0.749 0.733 0.612治疗后 对照组(n=39) 47.45±5.12 63.88±9.24 1.38±0.29研究组(n=39) 42.21±5.22 69.89±9.67 1.55±0.18 t 4.475 2.806 3.110 P 0.000 0.006 0.003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1)持续吸入低流量氧气。(2)抗感染。(3)呼吸兴奋剂。(4)营养支持治疗、祛痰治疗、酸碱失衡纠正治疗等。
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加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方法如下:选用无创呼吸机(VELA型)辅助患者呼吸。设定通气模式为psv模式,各参数初始设定呼气末压3~5cm H2O、吸气压10~25cm H2O、呼吸频率12~20次/min、潮气量6~15mL/kg、吸气时间0.8~1.2秒,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氧饱和度在90%以上。
观 察 并 分 析 两 组 患 者 pH 值、SpO2、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对两组患者LVEDD、LVEF、E/A值等心功能指标进行记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pH 值、SpO2、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研究组pH值、SpO2、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F、E/A值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F、E/A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呼吸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包括很多种,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多见。据临床研究指出,大部分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会随之病情不断进展而最终导致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传统治疗方式以药物为主,尽管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死亡率仍比较高[6]。现阶段主张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机械通气的方式可以使患者呼吸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其耗氧量降低,可以使患者体内环境紊乱现象得到快速改善[7]。另外,机械通气可以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疲劳消除,不仅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除,而且可以促进痰液排除,还可以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近些年,伴随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此种方式已经成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方式[8-9]。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pH值、SpO2、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 LVEDD、LVEF、E/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气分析结果和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仅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由此可见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使患者氧合能力增加,二氧化碳潴留量降低,另外也可以有效防止有创呼吸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10-11]。据临床研究指出,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机体交换功能提升,可以为患者呼吸提供良好的支持,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12-13]。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方式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使其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均保持在正常水平,因此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14]。
针对无创呼吸机机通气治疗后未能有效缓解病情,且自主排痰能力较差、呼吸道分泌物比较多的患者,临床中可以采取有创机械通气,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注意的是,在辅助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保证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行以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呼吸指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