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8-07-14 02:55:30杨伟锋杨鸿昌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蛋白尿中度病症

杨伟锋 江 瑜 杨鸿昌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病症,从属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范畴内[1],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致使患病患者出现眼盲,该病症在患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症的不断发展,患者开始出现视力减退[2],但并未受到患者重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并发糖尿病肾病,导致病症的进一步恶化。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3],本研究针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作出了如下内容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内分泌科和眼科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合并妊娠糖尿病患者、患有医源性库欣综合征患者、肾上腺性征综合征患者以及因角膜、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底窥不清患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6.3±2.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委员会认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首先,患者进行基本检查,根据蔡司3代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方式,使用仪器为OCT(Carl Zeiss Shanghai Co.,Ltd.)三代 A6. O1版,将OCT探头光束波长调至800nm左右进行扫描检查,共进行6次扫描,待检测结束后,根据6次OCT图像扫描结果计算相应数值。然后使用重庆康华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DC- 50A眼底荧光造影仪(FFA)进行检查,需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并进行生化全项检查、血压检测,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等,荧光造影剂在注入前先进行皮下试敏,待无过敏反应后,患者采取坐位的体位,向患者体内注入荧光造影剂,在特定滤光片拍摄的基础上观察患者眼底视网膜血管形态。一般来说,在检查前患者需了解病症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待患者确认并同意后方可实施。

表1 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比较(±s)

表1 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比较(±s)

注:轻度视网膜病变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P1<0.05;中度视网膜病变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P2<0.05;重度视网膜病变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P3<0.05

组别 n UMA(mg/24h) 尿TP(g/24h) Ccr(mL/min)未合并糖尿病 70 84.33±10.28 0.41±0.58 108.38±10.92网膜病变轻度视网膜病变 10 98.65±11.85 0.82±0.62 95.24±9.82中度视网膜病变 17 159.85±13.85 1.25±1.36 82.36±8.64重度视网膜病变 3 160.24±13.28 1.38±1.58 57.24±7.59 t1 4.0445 2.0740 3.5993 P1 0.0001 0.0414 0.0006 t2 25.2979 3.9415 9.1400 P2 0.0000 0.0002 0.0000 t3 12.4079 2.6103 8.0014 P3 0.0000 0.0110 0.0000

1.3 观察指标

记录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例数,计算患病率,记录发生轻度视网膜病变、中度视网膜病变、重度视网膜病变例数,微量白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损害例数[4];测定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UMA)、24h尿总蛋白(尿TP)和肌酐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R患者34例,患病率为34%,轻度视网膜病变患者10例(10.00%)、中度视网膜病变患者17例(17.00%)、重度视网膜病变患者3例(3.00%)、增值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例(2.00%)。合并DN患者58例,患病率为58%,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7例(17.00)、大量蛋白尿患者23例(23.00%)、大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18例(18.00)。

2.2 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比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病变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视网膜病变患者UMA、尿TP的不断增加,Ccr随之出现明显降低,关联性较强。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常见并发症状,两者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的地方,诸如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微动脉瘤、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等[6],由于该病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影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到[7-8],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几率为33.85%,发生肾病几率为59.47%,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目前,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及肾病诊断多使用FFA检查[9-10],能够有效发现患者眼部的轻度黄斑水肿,发现致病因素是治疗病症的根本,在充分观察到黄斑水肿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情况后[11],可予以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病症十分严重,此时管壁显示高荧光状态,随着检查时间的延长,荧光开始渗漏,从而对患者病症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行后续治疗[12-13]。该种检查方式下能够有效捕捉荧光素信号,将患者眼部病变实际情况充分展示,便于患者及时治疗,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14-15]。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34%,DN患病率为58%,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中在重视糖尿病症的同时也更应重视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病症恶化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同时,尽早发现和治疗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另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病变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对比均具明显差异,且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视网膜病变患者UMA、尿TP的不断增加,Ccr随之出现明显降低,由此可知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联性较强,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应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反之,出现糖尿病肾病时应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一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预测另一并发症的根据和基础。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特点,能够在早期建立更好的检测和诊断系统,以便尽采取措施延缓患者病症的进展。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二者病理学基础基本一致,发病机制之间关联性较强,明确两种病症其中一种有助于利用预测另一种病症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对临床诊治有实际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蛋白尿中度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00
青春期病症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6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