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辨

2018-07-14 19:48:15西南大学美术学院400715
大众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动画内涵价值观

雷 鸣 (西南大学 美术学院 400715)

一、中国传统文化——根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发展和繁衍过程中积淀的文化形态和精神观念的总和。而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符号、传统情感和人文内涵为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动画创作的源泉,更是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但是,中国动画不单只是海绵体,只负责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更是一面镜子,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映照在世人面前,感悟世人。在建构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上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股新活力。

二、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茎

中国动画若要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则必须坐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磐石。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动画设计的创作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中和之美”、“天人合一”,道家文化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都作为思维方式促成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空蒙的意蕴贯穿于整部影片之中,每幅场景中水、墨的运用极其娴熟,尤可达到水墨画中气韵生动、酣畅淋漓之感,营造出恬静、闲适的意境。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题材。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伴随着历史岁月的足迹,产生无数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名著。《葫芦兄弟》就取材于民间故事,而动画片《大闹天宫》就是直接改编自吴承恩的神怪小说《西游记》。此外,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视觉、听觉元素,如中国传统绘画、戏曲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包括剪纸、皮影、年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戏曲京剧、民族音乐等运用到数字艺术的创作之中;此外还可借鉴传统纹样,如仙鹤、寿桃寓意长寿,这些源于文化的象征意蕴早已浸润于中华民族性格禀赋。《哪吒传奇》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将古法中的“经营位置”理念灵活应用在动画背景绘制中,营造出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视觉美感,并很好地烘托了剧情。

但,中国动画也不能一味的套用历史典故、神话故事,一味追求所谓的“民族化”,致使中国动画徒有“本土化”的躯壳,实则缺乏“灵魂”,无“生命力”可言。中国动画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时,要摒弃“拿来主义”,也不能为了满足西方人猎奇的审美视野而歪曲民俗和民族精神,或搬用西方的模式来套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我们应该顺应时代需求,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深厚的人文积淀来诠释动画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叶

在当今社会,动画不再是简单地娱乐大众,而被社会赋予了新的使命——传承和传播文化。动画只是传播的形式,而非其实质,其真谛是隐匿在动画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精神领域与我们形成二次共鸣。中国动画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传承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这些宝贵的思想内涵之间并非相互独立,恰恰是相互贯通的,而且每部动画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并非单一,往往是多种思想内涵相互穿插,以综合的面貌呈出或深刻或浅显,或直白或隐喻的思想内涵,供人们细细咀嚼品味。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如《荀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即人是有礼仪道德的动物,若是抽离道德人则仅为动物。《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崇尚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突出的特征,中国传统道德的根基是四维(礼、义、廉、耻),春秋时期管子便已提出将四维提升到与国家兴衰相关联的高度。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友善等提供了涵养之源。

动画片《宝莲灯》、《葫芦兄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与生俱来,毫无娇饰的深厚博大之爱——亲情;《天书奇谭》从“亲亲”上升到“仁民”,体现了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我的朋友小海豚》、《鹿铃》颂扬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仁爱的博大无私性,所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冰上遇险》中的小鸭子放弃了个人的荣誉,而将救出遇险的朋友视为己任。《一幅僮锦》诠释了“孝”的思想内涵,而最为家喻户晓的动画片《狼来了》则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说谎的害处,歌颂了诚实的可贵,教育观众做人要诚实守信。

四、潜移默化的影响——花

杜甫《春夜喜雨》中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讲的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这正是中国动画所要达到的境界,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中国动画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好比“春雨”,中国动画好比“春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借助动画媒介展现出来,并悄然无声地影响着观众,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画作品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刺激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观众产生与动画作品传递的思想内涵相匹配的情感(《芦荡小英雄》中的爱国情、《补票》中的诚信做人、《谢谢小花猫》中的责任心、《雪孩子》中的朋友之情),并与动画作品产生积极的互动。在这里,观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即观众将自己获得的信息以相似的方式传递给社会,跨越了简单的单向传播。如果观众观看动画作品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满足,往往会产生一种崇拜的情怀,促使他们模仿所喜欢或崇拜的动画形象的言语、动作,这实际上是个人对人际行为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并且会把这种情绪渗透到生活之中。

五、结论

现代研究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应该从中国动画如何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研究动画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双向的,中国动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二者相结合最终开出的花朵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成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股新活力。

猜你喜欢
动画内涵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活出精致内涵
做个动画给你看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