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晶 (洮南市万宝镇文化广播电视站 137111)
1.管理体制不完善
针对农村文化站发挥的作用一直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在农村建立的农村文化站,从管理上就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如果从本地找管理人员,面临的就是管理人员自身对于文化和专业知识的缺乏,而且农村本地的管理人员,考虑问题上就不可能有特变大的格局,这样就限制了文化站的发展和作用,但如果从村外引进先进的人才进行管理,也会有种种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文化站管理层上的挑选就存在一定的挑战。(2)在农民的眼中经济的发展比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这样就会造成一种重经济轻文化的状态,农民对于文化的意识淡薄就体现出来了。(3)在文化站里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于农民进行培训,这样有加大了文化传播的难度,对于把农民组织起来就很困难,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就更无法保障文化的有序传播。(4)对于文化站的设立,设立的时间,管理的人员,专业的管理员,这些都无法完全保证到位。
2.人员素质较低
面对当今的经济形势和大环境,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大多都选择学业完毕之后待在城市,很少有知识青年回农村,这样农村文化站在选取人才上面就有很多困难,对于农村文化站的主要人力资源就以当地的农民为主,在担任文化管理员人员上的选择,就只能采取以下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采用兼职方式,既要管理村里的工作,要是把自己地里的庄稼管理好,从时间上来说,并不富裕。第二种方式就是全职方式,然而这种方式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另一部分是滞留在家的农民。但是大多数的人员素养不高,很难承担更多的责任。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加强农村文化站的管理首先从领导层面的思想紧紧抓住,其次加强农村责任感,给农村应得的权利,让责任感觉得有力量。从我们的考核体系来讲,农村文化的考核体系应该让它发挥其作用,建设的任务必须要细致、量化。作为上级领导责任目标和考核体应该与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息息相关,让农村的干部提干、工资和奖金予以保障。
2.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活动经费
对于农村的经费问题,一直制约着文化站的发展,要对文化站加大投入,进行合理规范化的管理,把每笔资金都用到实处。在保证资金来源的同时,还要保证农村有足够的土地用来规划。政府出资把农村文化站建立好,还需要继续进行后续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之后我们一定要专款专用,并明确专人管理资金,对非法挪用资金人员要严厉处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确保了资金安全还要确保资金的使用问题,一定要将资金用到文化站的建设上,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3.改良结构,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制度保证
农村文化站的管理必须要改良其结构,将制度规范化,吸收人才。对人才的管理要做到专人专用,将不同的人才做不同的培训;另外要把走出去的大学生充分发挥出来,吸引他们来到文化站,将他们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融合进来,增加文化的知识力量。
人员的管理完善之后要进行制度的完善工作,将两方面相结合,相辅相成。我们要对上级的制度做细致的研究,分析是否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应用,符合的我们留下,不符合的废除,并向上级反映情况。制度的管理要遵循科学性、健全性和有章可循。同时,我们还要把市场化的机制利用起来,使用市场化的机制来配合完善制度的健全。
4.突出特点,创新文化
一个地方的农村文化站可以管理其地区的文化资源;同时农村文化站统领该地区的人才;然而这个地区的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和该地的文化站密切相关。所以,发挥农村文化站的优势,是在当下时代的基础。
农村文化站需要融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农技站、人才的聚合、广播站、学校等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群众的兴趣调动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使其成为地方文化的摇篮。
整合资源之后要把文化站“教”和“带”的功能发挥出来。“教”让有知识的干部或者大学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的内容分享给农民。“带”是领导干部起到带头作用,通过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农民带动起来。
最后农村文化站要把“辅”的功能发挥出来,辅助基层农民实现知识的进步,素养的提高,辅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和谐与完美。
农村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是我国新时代迈向小康社会重要的任务,由于我国的农民人口巨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文化水平将会大幅度上升。同时农村文化站也是宣传国家相关文化活动的有利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出发,分析出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站的管理提出有利的决策,使农村文化站的发展更加健全、有利的发展,使其在农民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胜利.吉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
[2]赵全云.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全面发展的关键——基层[J].大众文艺,2016(18).
[3]赵成安.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建设[J].大众文艺,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