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宁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志愿者在当下马拉松运动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纵观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与马拉松志愿者基数大、工作内容繁杂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志愿者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事运营者的管理水平。因此,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探索科学志愿者管理之道,提升赛事品质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体育赛事志愿者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作为一项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体育赛事对为其服务的志愿者的管理提出了一种非常态的需求,这就决定了赛事上志愿者管理的错综复杂性。以2017年丽水半程马拉松(10 000人规模)为例:志愿者总人数近1 500人次,其中,赛前志愿者300人,赛事当天竞赛志愿者900人,医疗志愿者300人;志愿者主要岗位包括检录、发令人墙、存取包、赛后控制中心、饮水用水站、赛道引导检查、计时、收容车等共12类。志愿者工作时间较长,从最早凌晨5点上岗到最迟中午12点结束工作。虽然不同城市、不同赛事在岗位设置及工作时间上略有差异,但志愿者涉及工作内容多,管理难度大,对于各大组委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纵观我国各大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招募渠道主要是通过市或区县政府下派任务给到市或区县团委,团委再把相应指标摊派到各大院校,由学校进行统一自上而下招募。招募信息首要来源于学校教师领导、学生干部的口头通知,其次是通过学校的互联网或广播平台。除此以外,很少使用其他招募信息发布渠道,导致志愿者招募信息传播力度小,知晓率低。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涉及人数多,根据常规操作流程,赛事组织者不会对所有志愿者进行选拔,这就很难避免团队中部分非自愿参加,这部分志愿者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弱。此外,当下国内马拉松志愿者的培训通常采取集体培训形式,培训地点也都在体育馆或者大型多媒体教室,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部分志愿者对服务内容理解不深,很难保证服务的质量。
志愿者部在马拉松赛事组委会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自人数及岗位需求进行提报,志愿者部统一汇总,进行招募培训后交由各部门,由于在招募培训过程中,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及人数需求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整,但部门间沟通机制不完善,各部门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诸如裁判员设定的岗位及志愿者人数与志愿者部的安排相差较大等问题,导致最终服务效果不佳。
合理组织与有效管理是志愿者活动能否成功的必要前提。对志愿者的充分合理的运用,不能只靠无私奉献精神的支撑,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能使其精神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氛围,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志愿者具有一定自发性和公益性,部分带队教师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组委会约束力也有限,导致部分志愿者不听指挥,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早退及服务不作为等现象,影响服务质量。
国内马拉松志愿者基本福利包括服装、帽子、餐包、证书及车接车送和保险。除此以外,国内大部分赛事志愿者管理人员没有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缺少人文关怀,忽视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虽然给了志愿者必要的物质奖励,但是对其学习、个人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相关激励措施很少,不能满足志愿者的高需求。
扩大志愿者招募的来源,除高校外,可开放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志愿者招募通道,通过严格审核和专业化的培训,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志愿者团队,固定作为每年城市马拉松的常备力量。此外,组委会在官网、官微以及城市本地主要的媒体资源发布招募消息,在丰富信息发布渠道同时,进一步扩大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根据志愿者招募需求,完善笔试、面试等选拔机制,一方面有利于选拔服务意识强的志愿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觉得志愿者服务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机会。此外,志愿者培训要由经验丰富并且培训能力强的专人负责,培训内容除通用培训外,更要针对工作内容进行分岗位培训,必要时通过现场模拟演练或考核形式保证效果。
优化部门间横向沟通机制,制定每周一例会的工作方式,各部门及时更新工作动态,重点针对方案的变动及时沟通。志愿者部设联络员,强化横向交流,在部分专属性强的志愿者岗位培训上,可邀请用人部门联合培训,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以便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制定相关的预案。
每名志愿者设置独立编号,按工作内容进行分群管理,各岗位由一名组长负责,组长对带队教师负责,确保志愿者分层分级高效管理。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型赛事志愿者的学生给予学分的奖励,对志愿行为予以肯定。设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严禁学生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需请假报备,重点巡查志愿者服务期间服务意识差、玩手机等现象,切实优化上岗时间及岗位分配,增强志愿者管理的约束力。
激励主要包括保障性激励、成长性激励、认可性激励3个方面。除保障志愿者常规福利外,要让其在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赛后开展表彰大会,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证书,并通过官网、央视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进行表彰。同时给予志愿者更多的机会,让其参与到赛事的管理和策划中,培养其领导能力,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辅相成,将极大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刚.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2]罗浩.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工作情况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