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平,吕彬彬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随着一些地方高校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与办学条件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整体规模在逐渐增大,越来越凸显教育大众化的特征,迫切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体育硕士研究生应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以及深入思考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既有竞争力又符合社会真正需要的体育人才。从目前来看,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着同质化的困境,高校之间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全方位竞争面前,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科学定位,以市场竞争差异化的选择来避开学科性人才竞争的焦点,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和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2种教育并轨,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一般来讲,学术型强调科学研究,专业型强调实践能力。我们从目前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毕业后的发展去向来看,大部分体育硕士毕业生都面临就业的压力,仅有很少部分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从体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就业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注重的还是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体育硕士毕业生,他们毕业以后找工作的岗位非常趋同。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必须走应用型的道路,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从目前各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有的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环节,这已完全不适应社会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能力的需要,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大部分都比较重视知识性课程的设置,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体育专业的特点与重点还不够突出,课程之间没有很好的联系,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导致就业单位希望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与就业单位一起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相关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把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之中。
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不是一个孤立或零散的课程,要把创业、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课程论文、实习等环节进行系统的规划,对每一个过程需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作为体育硕士研究生,需要把体育技能、体育教学能力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让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仅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孤立,没有进行系统的思考,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能力对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目前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及硕士导师的情况来看,很多都没有下企业或下基层锻炼与实践的经历,他们没有对如今就业单位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故而只能按照习惯与传统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来要求学生,甚至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相关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都会和实践教学基地商定学生在基地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要达到的目标等,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会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地方高校一般都非常注重本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但对硕士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都很不重视,甚至觉得硕士阶段的教育不需要实践教学基地,因此,往往造成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缺失。许多地方高校,没有把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放在日程表之中,没有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前没有实践或自己任意找一家单位进行实习,这样高校对学生便缺乏监管,也无法对实习单位提出要求。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要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而培养应用型的毕业生就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来看,地方高校由于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和基层实践经历、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等原因,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和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着手,把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就业单位满意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