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阳
师生互动的最终目标都应该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过程要“回归生活”,“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由此可见,只有那些能够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的师生互动策略和做法,才能真正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师生互动的基础
这一策略要求老师认真、细致地思考自己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真正做到“回归生活”。例如对于课前五分钟的预习朗读,我分析我校作为一间普通中学,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基本不能做到课前预习的实际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课前的预习朗读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才能为接下来开展的学习交流提供信息。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科代表指导同学们读思考材料,读正文内容,读小标题等,让学生从事例入手,引起思考,激发求知欲。
如在期末复习中,我针对学生“课本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情况,与学生一起把书本各课的知识整理成主题。然后将每个主题内容分派给同学们收集材料,让他们根据主题内容收集有代表性的图片、文字材料,然后在课堂上互动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分享交流,大家既加深了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二、师生互动的课程资源
如何利用课堂情境或根据创设的情境设计课堂提问与讨论,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积极价值取向的重要一环。
比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第一框题《男生女生》的导入环节,笔者说道“大家与自己的同桌相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请大家伸出手来与自己的同桌握个手吧”。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相互握手。我根据学生的活动引导出“老师发现,如果同桌是同性话大家很容易握手,异性却不好意思握手,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意识的增强,男生女生之间的差异明显。那么男生女生有哪些差异?该怎样正确对待男生女生之间的差异,让我们一起走进《男生女生》。”这样的导入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又融洽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
三、师生互动的能力培养
知识重要,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因为一方面,學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和创造。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再多,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那么他们即使走出校门、离开教师的指导,也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将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求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有自学课文、发现问题、联系问题、提出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授之以“鱼”,而更要授之以“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能力。
如何解决以上一系列的问题?在评卷的过程中,师生利用试卷,来一次考试的情境模拟,通过这样的模拟,让学生的思想回到考场上,面对试题,跟着老师的评卷过程,反思自己当时的答题过程,并自主地与老师的模拟过程作比较,从而归纳、总结自己的优点和存在问题,为以后的开卷答题形成思路和方法示范。具体操作是:把评卷课分为两节,以中慢的课堂速度进行讲评。在课前准备时,把试题和学生的典型答案做成课件,并把课件的整个流程以PPT幻灯片的流程印发给学生,并打印了每人一份自我总结表。于是,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学流程幻灯片,跟着老师的流程,在中慢速的演示和分析讲评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答题和笔记,整节课表面上的平静下是学生大量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课堂的评卷,明了自己的欠缺,并写下了深刻的总结。
四、师生互动的价值取向
有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表明:通过读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1%,通过听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20%,通过看获得的知识保持率为30%,通过看和听获得的知识保持率为50%,通过交谈获得的知识保持率为70%,通过做获得的知识保持率为90%。由此可见,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最高。这也充分说明“做”对学生的重要性。
因此,在课堂互动设计中,在完成新课的学习之后,笔者都会在课堂留下至少十五分钟给学生“做”的机会。比如我会使用学案,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整理成课堂训练题,以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呈现出来,问题的设计和选取以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落实学生的行动为指导。让学生执笔来做,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又进一步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实践的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