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笑
一、案例:我上《假文盲》作前指导
在作前指导课上,我出示课件《假文盲》漫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1. 从图画人物的衣着看,天气怎样?除了这,你还会想到什么呢? 2. 四位男子怎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他们当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3. 那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四位男子又是如何回答?4. 周围的旅客看到此景,可能会议论些什么?四位男子听到议论会怎么想?怎么做?5. 四位男子最后是在“母子上车处”上车的吗……随后,让学生充分交流后进行写作。
二、细节分析:由《假文盲》想到“印刻效应”
这样的一节《假文盲》作前指导课后,我发现习作困难户也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有条理地写好习作,可喜!可评改习作时,发现学生习作千篇一律。我陷入了困境,可悲!花上一节课引导学生从材料选择到内容安排,从作文详写到略写,从开头到结尾,不厌其烦地为学生“铺路”。然而,换来的却是克隆作文,这不就是德国习性学家洛伦茨所说的“印刻效应”吗?
三、思考透视:怎样上“作后讲评”
“讲评”课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抓好分层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作文也需要预习
作文教学也提倡学生预习,让学生在作文前学会观察和用心体验,鼓励学生课前画好导图写作,借助导图打开思潮的闸门,在可视的导图中直接筛选和组织写作材料,丰富自己写作的内容。当然,这样的文章又成为我们讲评课上欣赏环节的“宠儿”。
(二)讲评课上抓好“三件事”
“作前指导”为核心的“讲评”,靠的是教师现场快速的反应,老师机智的点评,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是作后讲评,教师可以轻松很多。因为预先将孩子的作文琢磨透了。当然,我也会组织A组(优生)参与这项工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 欣赏——让作者快乐起来。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欣赏,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事。学生的写作热情来自教师的真诚回应。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量地欣赏学生的作文,大家一起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这一读,就读出了小作者的自信,点燃作者写作的热情与渴求。此外,我们在“欣赏”环节还要“评”,我和A组成员共同“评”出精彩在哪里,让学生知道,这不是廉价的表扬,它有实实在在的依据。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里B组的炜俊同学描写与爸爸对弈的细节:
姜还是老的辣,爸爸一下就占了上风。好家伙,敢“单刀直入”。看我“调兵遣将”,立马把“车”移过去,但看到“小丁点”都有“头子”罩着。不妙,上当了!急忙把“车”调来,“小丁点”终于被干了,可我的“象”成了“炮灰儿”。
A组陈璐点评:“单刀直入”“调兵遣将”,这两个词语具有浓浓的棋味儿,作者走棋描写清楚,扣人心弦,这才是真会下棋!这样写作,就能让读者闻其声、观其行。
在欣赏环节里,我们除了集体欣赏外,也尝试在小组内欣赏。让每组A级的学生带领组员进行欣赏,从不同的体会中,感知、顿悟一些自己从前不清楚的或者不曾有过的东西。
2. 挑刺与润色——让文章灵动起来。
作为老师不仅寻找精彩的句段,还要寻找学生的习作毛病。当然,对于班级讲评课上,我们面对的是全体,要在課前找出共性的问题,下狠药。
第一,借助思维导图丰富语言。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把细节写具体,如人物的动作描写,由于人的动作发生很快,很容易忽略。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细节描写呢?如,浩然的《第一次开卡丁车》的描写:
开车了,我坐在车上又兴奋又紧张,管理员打开开关,我踩住油门,车子在跑道上飞快地跑着。开了一会儿,我觉得开卡丁车很容易。于是我就开得越开越快,突然,前面出现大转弯,我连忙刹车,我们几辆车子差点撞到。幸好有惊无险。
B组睿轩大胆提出:文章缺乏细节描写,开卡丁车过程简单带过。建议作者对照思维导图,从细节入手,浏览各级分支的内容,把忽略的地方进行“小题大做”。
这样的方式,使浩然的这个片段丰满生动起来。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尽可能地让写作的思维导图丰满些,把场景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按一定的层次具体展示,或是关键词、拟用的修辞手法,或是直接把精彩的句子写下来。学生在直观的导图提示下,就能把“慢镜头”用文字描写出来。
第二,切实地挑出文章中的语病。语言啰嗦、口语化、滥用关联词、大话病等都是我班学生写作时的一大通病。此时,我们一定要严把语言关。我班有46人,其中北方孩子占了60%,常因口头语言闹出笑话,如恩祈写的《第一次做蛋散》:
妈妈先把锅的油烧红,然后抓一把蛋散轻轻地放进锅里,蛋散立马炸开花,然后一只只白花花的蛋散舒展开来,全浮在油面上,有趣极了!然后我赶紧用长筷子将每一根蛋散兄弟翻个身,让它充分地享受花生油的高温浸泡。待它们变黄了,然后就可以上锅了。
写作文时,不能直接将口头语言记录下来。口语和书面语不一样,口语随意,书面语要求干净、简洁。
诚然,一次作文中,“病”不止于此,我选择每次重点讲好一两个典型的,孩子们会攻克许多毛病,语言就会更准确、干净。当然,我们还要就典型病例进行“训练”,发现问题就“挑刺”,引导学生“润色”,并加强“训练”。
如果说,“假文盲”是一种病,那我不明事理的帮助,也是一种病。怎样的作前指导,才算是“明事理”?写作最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知道,是自由,是自我。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就给予什么帮助,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