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发政
(甘肃省高台县合黎镇中心小学,甘肃高台734300)
小学属于数学教学初始阶段,教师最主要的是做好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上的教学。俗话说:“从小看老”,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秉性如何,从他在小学教学中的一些习惯、学习上的表现结果就能看出他以后的学习发展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从教学的角度上理解这句话:在小学中,教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积极的影响能够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甚至是持续一生。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这种特有的独立性代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这种程度随着学生的思维成长,知识、方法积累,程度会逐渐增加,那时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成熟的学习方式,可以自主掌控学习。学生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他们和学习的关系是松散的,学习依旧是属于“别人”的学习,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对话教学以一种理解、尊重、平等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紧密关系,并逐渐在教学中形成对话意识,将数学中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上。
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对教师的对话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很多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在为学生讲解数学题时,却常常不知所措,思路逻辑不清。这类教师不是缺乏数学专业能力,而是缺乏简明扼要的语言技能和清楚的表达能力。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学会突破信息传递中的主要障碍,努力与学生站在同一个信息交流的平面。由于小学生年龄、认知、学习经验技能有限,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该深入浅出。然而,很多教师适得其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书本化。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语言技能的表现。
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做到拥有基本的语言技能,在教学时,做到口齿清楚,吐字准确,注意自身语言的速度、音量、语调和节奏,这类浅显的技能能够让课堂生动,并使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印象。然而,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忽略这种浅显的语言技能。思想表现于言行,条理清楚的语言能极大地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其次,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包括在课堂上的提问、总结性的语言、作业的评语、对学生的批评鼓励等。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学会设置悬念,懂得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总结性的语言,教师应该要有严密的逻辑思路,能够广泛联系知识点,并且将知识进行对比、联系、归纳。对于作业评语,教师应该做到规范,简明,直击要害。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言语,尽量以幽默婉转的语言批评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话教学因为大部分时间在做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所以严格的纪律是一堂课高效进行下去的最低保证,严谨的教学秩序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底线。而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能力,思想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这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拦路虎”。
在课前组织对话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打好基础,首先压住学生,避免学生吵吵闹闹。其次,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积极地应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矫正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是一个班级良好班风的重要塑造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一定的威信,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和深厚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模仿者,优秀的教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技能是科学与艺术的重要表现,它需要教师在实践经验中,不断学习积累,总结提炼,深化自身的组织技能。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大多都是以独立学习的模式为主,课前与文本对话大多指学生的课前预习。小学正是一个充满童趣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与课本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与数学课本成为朋友。学习在课前与课本对话时,要仔细观看课本内容,学生对新知识的出现感觉就像是一个刚认识的陌生人,要想与它熟稔起来,那么先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有对话条件。当了解过后,就是与知识亲近的过程。在学生逐渐对新知识预习了解加深后,会建立一些自己对知识存在困惑的问题。当教师对新知识讲解的时候,就是学生与数学知识的第二次相遇。
在讲课中,教师依旧不能放松学生对课本的对话,因为只有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与课本的对话中去,才能够在教师教学的引领下,解决掉课前与课本对话中产生的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与数学新知识关系更进一步的关键,在教师和教学的双重作用下,学生的自我理解与知识教学产生共鸣,知识认识逐渐深入。
课后与文本对话,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过后,学生必须要进行课后知识梳理,才能真正将数学知识点奠定。这个过程,学生主要进行学习反思,一是梳理整个知识点思考路径;二是让学生对比发现各个阶段不同的学习感悟、它们之间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各个过程中主要做了什么工作,通过反思不断改正自己在学习时的问题,主动提升学习质量。
总之,对话教学并不是简单理解的用对话促进教学,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随意的对话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那些看似随意的对话开展,实际上都是教师的精心安排。对话教学有不同的形式,用途也很多样化,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以外,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课本的对话、学生与课堂的对话,每种对话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