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明
(甘肃省秦安县叶堡镇中心小学,甘肃秦安741607)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较大阻碍,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陈旧、单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现实中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棘手,学起来很吃力。归根到底还是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之感,长此往复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本文主要论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以期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数学是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很多方面的经验不是非常充足。而数学就是一门开发学生心智,锻炼学生思维的课程。通过学习数学,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逐渐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其今后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之中,并且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假如没有了数学,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便失去了动力。小学是学生的思想启蒙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其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数学学起来难度大,很多小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枯燥无味,公式推导难,概念难理解,题型千变万化,教师讲的听不懂。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诸多:首先,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中往往以成绩为最终评价标准,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而忽略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爱玩是其最大的天性,然而很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这就容易造成课堂氛围过于拘谨;最后,数学本身就是由一些数字与符号构成,内容相对枯燥,小学生对于数学本身的意义也不是非常理解,进而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高涨。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将数学中枯燥的数字与符号用生动的图案进行表示,或者是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授课等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试想,如果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由衷地感兴趣,其可能会预习教师未讲的内容,在自学过程中经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解决问题”这四个步骤。因此,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让教学方法成为促使学生课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紧跟教师思路的有效工具。总的来说,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而良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这种体验长久地持续下去。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宗旨是让不同的小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基于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小学生的数理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各有差别,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小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进度,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小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题目,做到“对人不对题”,从小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出发进行教学。当然,对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可以采取由易到难的办法层层递进,不断提升其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其的主动学习意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需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碰撞。在课堂上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教育改革下,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始终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导向,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力求提升课堂效率。总的来说,注重现代化教育方法、方式的改变,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学科,这是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进取、努力实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