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琼 李海英
油松是是我国北方古典园林宫苑、古刹寺观中经常使用的绿化树种。它具有喜光、抗风、耐寒等特征,主侧根系均发达,属阳性、深根性树种,因此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黄土壤上生长良好。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的高速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意识提高,园林绿化项目逐年增加,油松移植栽植面积逐渐扩大,尤其是特别重视大树移植。大树移植可以起到更好、更快的园林绿化效果。
秋季油松枝叶生长减缓,蒸腾作用降低,移栽后根系有1个月恢复生长时间,可以长出部分新根,油松大树的最佳移植时间为秋季。早春、夏季也可以移植大树。
2.1 选择树木
应选择能适应栽植地点环境条件,并且树干直立、树冠开展、树姿优美、观赏价值高、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青壮龄大树。一般来说树种选择15~20年生。
2.2 大树预掘方法
目前多数采用预先段根法。在移栽前1~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首先用铁铲划一个圆,圆的半径约为树的胸径3倍,然后围绕圆向外挖宽40cm左右,深60cm左右,但不能切断大根,树兜相对稳固,可以不加支柱。
2.3 树体的处理
一是油松大树移植前的进行修剪,尽量减少修剪量,剪去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枯死枝即可,保持树木原有树形。修剪时剪口必须平滑,截面尽量缩小,修剪较粗的枝条,剪口应涂抹防腐剂。定植后可剪去移植过程中的折断枝或过密、下垂、徒长枝、病虫枝等。二是包裹树干。从根茎至分枝点处采用麻包片、草绳围绕,减少蒸发,避免大树移植过程中机械损伤等。
2.4 大树移植前的喷药
一是大树移植前1~2天,用50ppm的赤霉素、萘乙酸对根系浇灌。二是用70%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树冠,起到防虫作用。
目前,我国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不多。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两者是否存在相互促进关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3.1 树木的挖掘
树木的挖掘时先取表土,遇大较大的侧根,用锋利的手锯或枝剪切断削平,切口用0.2~0.5%的高锰酸钾均匀涂抹,便于根系伤口的快速愈合,防止绝部腐烂。根系掘出后喷保湿剂或沾泥浆,用湿草包裹,保持根部湿润。挖掘较大的树木前应采取措施,支稳树木,确保安全。
3.2 土球处理。土球大小根据树体的大小决定,一般土球的直径为树根部直径的8~10倍,土球的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用铣将土球修成“苹果型”,土球腰部用浸好水的草绳缠绕紧,随绕随拍打勒紧。然后用麻袋片等包装物将土球包严,打包后将树木按预定方向推倒。
3.3 运输
运输时间最好在阴天或夜间进行。装车时要树木倾斜放置,做好支架,要保护好土球,减少树皮和枝条损伤。装车后要以草帘或蓬布遮荫。
3.4 栽植
栽植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随浇。栽植穴的直径要比土球大1.2倍即40~50cm,栽植深度比原来深3cm,栽植穴的上、下直径要一致。栽时要将树冠最丰满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考虑树木原生长地的朝向,栽植后土球表层与地表齐平为标准。树木入穴后,用竹、木杆支撑树木,使之稳定直立,然后包扎材料,最后填土,每填10~20cm深踏实一次。栽植完毕后,在树穴外缘围一土围进行浇水,用小水慢浇,使土下沉,树根与土壤充分接触。
4.1 树干支撑和包扎
树干支撑,一般采用三柱支撑固定法,将树木牢固支撑,架与树干接触处要用草绳缠绑好,确保大树的稳固,防止因刮风晃动摩擦损伤树干。
树干包扎,用草绳将树干部包扎起来。每天早晚对树冠喷水一次,喷水时只要叶片和草绳湿润即可。
4.2 浇水:栽后一般要进行2次浇水,栽后3天内浇1遍水,栽后7天内再浇1遍水,每次水量要充足,每次浇水后要注意整堰,填土堵漏。以后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浇水,提高大树的成活率。
4.3 施肥:油松大树移植当年,根系受损伤较大,吸收能力较差,第一年不能施肥,次年根据生长情况适量施用肥料。
4.4 化学处理
一是生长素处理。可结合浇水加入200mg/T的萘乙酸或ABT生根粉,促进根系提早快速发育。二是病虫害防治。搞好病虫预测预报,发现病虫害后,生长季要及时组织人员用药防治。冬季树干涂白或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及蛹,减少虫口基数。
4.5 地面处理
大树移植后经常疏松树下土壤,及时除草。大风、暴雨的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及时检查地表裂缝,人工扶踩,确保大树成活。
4.6 看管围护
新栽的大树应加强管理,采取围栏等防护措施,实行专人看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为伤害,提高大树的成活率,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