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孜亚·阿布力孜
在当前林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制约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然后论述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和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现阶段,在我国广大基层地区,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地区并不能将病虫害及时有效的上报,并不能掌握辖区范围内林业病虫害发生和发展趋势,往往等到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才能够发现,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防治效果较差。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与林业病虫害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能够及时快速的识别病虫害种类,并针对不同病虫害种类,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条件,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但现阶段,林业病虫害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识别病虫害,特别是重大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存在等、靠、要的被动思想,当林业病虫害发生之后,并不能采用最科学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
在广大基层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对现有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成果推广力度不足,很多地方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依然采用人工模式,防治手段比较落后,防治技术不先进,缺乏必要的先进防空设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林业病虫害不断加重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森防形式,只有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和防治技术,才能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立于不败之地,林业病虫害防治更加具有针对性。
林业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现象十分常见,由于林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配合,林业造林、育苗引种等工作缺乏统一调度和安排,这样不仅不利于林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还会加大病虫害的危害范围。有些地区在进行造林规划过程中,并不能将林业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纳入其中,造林方案规划不合理,造林地选择不恰当,林业树种生存率较低,即便是成活之后,生长态势较弱,给林业病虫害发生传播提供了很多机会,同时在方案中也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
森林植被检疫工作是有效预防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措施,它能够快速发现林木中存在的病虫害现象,并将携带病虫害的林木妥善处理,避免疫病在本地区传播。林业部门应该严把种苗关,对新引进的种苗和木质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对新引进的种苗和木质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疫,要重点监测与当地相关的主要病虫害和次要病虫害。因此,要针对辖区范围内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结构、林业病虫害危害等级,设立固定的检疫点,密切监测辖区范围内病虫害发生动态,重点要加强疫区周围与供电线路沿线松材林的病虫监测,将多种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
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林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作出努力,群众不能全面参与其中,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因此,应该重视提高群众的认识,提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力度。在广大基层地区,应该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宣传,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防治方针,努力提高广大林区林农的安全意识,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要向农民群众进一步宣传林业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预防是第一位的,治理是第二位的。同时还要根据辖区范围内的林种、林分类型、病虫害调查结果、受危害等级,明确主要病虫害和次要病虫害,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总结以往过去行之有效的防治经验,制定科学的防控预案,确保相关预案能够认真实施。同时还要加强林业病虫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评估全年中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和发展动态,制定完善的防治预案,并根据最终的监测结果,适当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尽早做好准备工作。
林业重特大病虫还是处于不断发生变化之中,特别是外来入侵者,由于本地区天敌较少,可变因素较多,防控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探索出全新的防治手段和防治途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根据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林业病虫害,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科学技术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在林业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可以将GIS技术、GPRS技术、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林业病虫害防控中,利用上述技术,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做好疫情防范。
森林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以森林培育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核心,以经营管理,为保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培育健康森林与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能力。无公害病虫害防控措施是借助营林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机械化防治措施等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应该贯穿在育苗、造林、林业抚育管理等全过程,借助病虫害天敌,防除林间虫害,使林业病虫害发生达到一个生态平衡。利用物理机械手段如捕杀、阻隔、高温、诱杀、涂白等方式,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对于传统农药,防止无公害防治技术更加安全有效,成本投入更低,对害虫天敌和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