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捷
(公安边防部队总医院口腔科,广东 深圳 518029)
慢性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受重视程度较高,与慢性牙周炎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研究也多见,不仅仅牙周指数呈现明显异常的状态,且口腔局部炎性应激也处于显著异常的状态[1],表现为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的异常表达,因此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炎性应激状态的控制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评估方面[2]。本文中我们就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慢性牙周炎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康复新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2~57(42.0±6.3)岁,病程3.0~95.5(14.6±3.2)个月,严重程度:轻中度者39例,重度者21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58(41.8±6.6)岁,病程3.0~97.0(14.9±3.0)个月,严重程度:轻中度者38例,重度者22例。两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慢性牙周炎治疗,主要为清除菌斑、牙石等,进行抗炎治疗,另给予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以康复新液10 mL口含,5.0 min后咽下,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集两组患者的龈沟液标本送检,检测指标为炎性应激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上述四类炎性应激指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对应检测。统计及比较两组上述时间的检测结果。
1.4 评价标准:①疗效评估[3]: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消失,牙周袋深度改善幅度在2.0 mm以上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牙周袋深度改善幅度在1.0~2.0 mm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牙周指数:评估指标为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前三项采用0~3分记分法,分值越高则越为严重;牙周袋深度<3.0 mm为正常,值越高则越为异常[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比较(±s)
组别 时间 牙龈指数(分) 菌斑指数(分) 出血指数(分) 牙周袋深度(mm)对照组(n=60) 治疗前 2.21±0.23 1.80±0.26 1.91±0.30 5.41±0.45治疗后8周 1.18±0.12 0.78±0.12 1.05±0.12 3.97±0.33观察组(n=60) 治疗前 2.23±0.20 1.82±0.23 1.92±0.28 5.45±0.41治疗后8周 0.75±0.12 0.31±0.05 0.45±0.07 3.20±0.26治疗前 t 0.508 0.446 0.189 0.509 P 0.306 0.328 0.425 0.306治疗后8周 t 19.627 28.005 33.454 14.197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IL-1β(pg/mL) IL-6(pg/mL) TNF-α(μg/mL) IFN-γ(ng/L)对照组(n=60) 治疗前 260.54±27.84 12.23±1.68 0.31±0.06 48.98±5.63治疗后8周 193.43±18.75 9.45±1.25 0.13±0.03 33.53±3.46观察组(n=60) 治疗前 260.48±27.69 12.26±1.65 0.32±0.05 49.10±5.59治疗后8周 175.45±18.45 7.84±0.92 0.05±0.01 28.84±3.13治疗前 t 0.012 0.099 0.992 0.117 P 0.495 0.461 0.162 0.453治疗后8周 t 5.294 8.035 19.596 7.786 P 0.000 0.000 0.000 0.000
1.5 统计学检验: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以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百分比,以χ2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慢性牙周炎在临床多见,是口腔科常见高发病,主要由牙龈炎的深部扩展所致,对患者的口腔状态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本病可导致口臭及牙槽骨萎缩,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全身的多系统不良影响,因此对慢性牙周炎进行诊治的需求较高[5]。另外,与本病相关的研究[8-9]显示,本病患者的牙周状态相对较差,表现为牙周指数的显著异常,其中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均显著异于口腔健康者,因此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上述牙周指数均是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另外,本病患者的牙周局部炎性应激状态显著异常,表现为龈沟液中的炎性应激指标表达显著异常,而与本病的炎性应激相关的指标较多,其中IL-1β、IL-6、TNF-α及IFN-γ等炎性应激指标是表现突出的方面[6],因此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上述炎性指标均是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临床中对于慢性牙周炎治疗的研究较多,其中康复新液是疗效较受认可的一类药物,同时康复新液是具有养阴生肌及瘀血阻滞等功效的药物之一,其在抗炎、消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改善作用,因此认为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较好[7],但是关于康复新液对患者的局部炎性应激的细致直观影响作用极为匮乏。
本文中我们就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新液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未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患者,同时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且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IL-1β、IL-6、TNF-α及IFN-γ也显著降低,说明康复新液对于牙周局部健康状态的改善作用较好,且对口腔炎性状态的改善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其应用价值较高,而这与康复新液的生肌与抗炎消肿作用有关[8],同时其在提升机体免疫力方面也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因此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奠定了基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