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效果评价

2018-07-13 02: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霍奇金误诊率淋巴瘤

杜 宁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具有起病无症状、生长缓慢、预后差等特点,随着病情严重化,可逐渐出现鼻腔病变、淋巴结外器官病变、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对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为了及时控制病情,需加强临床诊断工作,从而方便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2]。而本文旨在探索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实施PET/CT诊断的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人员选择110例疑似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在2016年3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收集。平均年龄(48.33±2.45)岁,49例为男性,61例为女性。入选标准:①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且签署协议书;②患者均无严重脏器受损现象;③患者均能够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诊治工作。

1.2 方法。检查方式:检查前测量患者血糖、体质量、升高,且保持4 h空腹状态。本次使用的PET/CT仪选用中国联影公司提供uMI510型号,放化疗>95%,静脉注射18F-FDG(0.1--0.15mCi/Kg体质量)后,叮嘱患者休息60 min,随后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开始CT扫描,各层数调整为:层厚:1.5 mm;矩阵:512×512;管电压:120 kV;250 mA,随后以3 min/床的速度采集股骨上段至颅底的PET显像,并利用3D模式采集,进行衰减校正,分别得到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的CT、PET及PET/CT融合图像[3]。PET/CT图像分析:由两位医师对图像进行阅片,通过半定量和视觉分析,综合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同时当淋巴结部位伴有异常18F-FDG摄取灶时,可将病变部位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2.5时,称之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分析PET/CT对B细胞类型、病变临床分期的诊断正确率。分析PET/CT对疾病判断的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10例疑似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经确诊的有90例,其中20例处于Ⅱ期,38例处于Ⅲ期,32例处于Ⅳ期,PET/CT与病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PET/CT对病变临床分期的诊断正确率[n(%)]

90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22例为套细胞淋巴瘤,20例为滤泡淋巴瘤,4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CT与病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PET/CT对B细胞类型的诊断正确率[n(%)]

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10.00%。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 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占淋巴瘤患者的89%,以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活检病理是定性的金标准,但由于活检属于创伤性操作,不可作为首选方式,再加上部分淋巴结位置过深或过小、结构复杂,无法获取标准的诊断结果[4]。而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B超等,其各存在优劣,属于目前常用手段,随着相关报道的深入,可发现PET/CT能够探测肿瘤代谢变化,且能够对淋巴结治疗后情况进行动态观察[5]。

表3 分析PET/CT诊断价值性

PET/CT属于一项新型诊断技术,结合了CT和PET两种诊断方式,不仅能够对病灶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清晰显示周围解剖结构的特征,还可通过PET反应肿瘤的代谢变化,提高诊断准确率,在疗效评价、淋巴结探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更好做出全面评价[6-7]。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观察组实施PET/CT检查后,对临床分期的诊断正确率为96.67%,对B细胞类型的诊断正确率为96.67%,而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0.00%、3.33%,由此说明,PET/CT能够避免CT单独检查假阴性、假阳性的发生,对病变组织进行准确定位,提高临床特异度和敏感度。

总而言之,PET/CT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等特点,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能够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霍奇金误诊率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1990—2019年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霍奇金:利用X射线解析生化物质结构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霍华德·霍奇金:用颜色打动世界的人走了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