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惠 李 燕* 贾存玮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近年来随着核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放射性核素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儿童行核医学检查者日益增多。核医学检查儿童患者的护理与成人的护理差别较大,儿童患者因对医院的恐惧心理、语言的理解力、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导致配合度低。本研究对患儿在核素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进行了观察,效果显著。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行核素检查的儿童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0.9~10岁,平均(4.6±1.1)岁;观察组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0.4~11岁,平均(4.3±0.8)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过程:了解患儿核医学检查类型,核对放射性核素使用剂量及种类,检查前与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相应显像剂进行注射,然后上机进行检查。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此之外,对患儿及家长增加沟通技巧,具体实施如下。
1.3.1.1 专业技术沟通:用通俗的语言向患儿家长介绍检查的原理、过程、目的及必要性,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性、给药途径、注意事项及放射防护等,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取得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另外,家长获取到更多护理及放射防护知识,对检查的认可度提高,也会带动患儿对检查的认可,从而积极配合检查。
1.3.1.2 情感沟通:医护人员向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性格特点及心理需求,对患儿的临床症状、生理状况及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并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多关心、安慰患儿,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更多耐心对待患儿,帮助患儿减轻恐惧及抵触心理,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
1.3.1.3 语言及非语言沟通:①多使用称赞、鼓励性语言,避免恐吓及消极言论:大多数儿童喜欢受到夸奖,多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儿,可以改善儿童的消极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容易配合检查。可以经常使用如“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的表现太棒了”等语言[1]。患儿哭闹时,不要强行操作,给患儿适应的时间,家长恐吓患儿或消极的语言只会适得其反,引起患儿的抵触心理与反抗情绪。另外,医护人员对孩子的适当赞美通常会赢得家长好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②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患儿:把对希望患儿达到的目标逐步传达给患儿,比如“你的同学中谁最勇敢,为什么,你勇不勇敢,那你告诉阿姨怎样才算是勇敢的小孩”、“妈妈都没有你勇敢”等,经过多次暗示,患儿一般会接受注射的护理操作,甚至会主动配合[2]。③非语言沟通:检查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形体语言,如使用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同患儿进行交流。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沟通中运用手势、指物、面部表情等也会有所帮助。游戏是全世界儿童的通用语言,作为一项重要的沟通方式,是与患儿进行沟通的有效方式,护理人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观察患儿的状况及情绪[3]。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依据配合度分为良:基本配合护理操作及检查;可:经诱导、安慰可配合护理操作及检查;差:经诱导、安慰无效,需强制进行检查。患儿依从性良好率=(良+可)/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护理工作是现代核医学检查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护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核医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宣教和检查配合。随着儿童患者的增多,又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要树立以患儿及家长为中心的医护工作理念,重视家长尤其是患儿的主观感受,为患儿创造安全、舒适的检查环境,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就诊氛围。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患儿的心理需求进行护理,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运用沟通技巧,根据患儿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认可,依赖,进一步达到配合检查的目的。本研究中有1例患儿在检查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应用沟通技巧后,配合程度大大提高,自愿配合静脉穿刺及检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沟通技巧,患儿的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这表明重视患儿及家长的主观感受,针对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同时运用沟通技巧对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证检查顺利进行,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