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210000)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内蒙民歌,由内蒙人美丽其格作词、作曲创作于1951年。美丽其格于1950年国庆节期间,曾随内蒙古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演出,这一次的演出使得这位青年感受到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的热情与亲切,他深深地感触到新中国的伟大以及国家领袖对各族人民的爱戴,所有的感受汇成其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平等感。因这种深埋的情感,1951年,美丽其格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凭着《歌曲作法》课程结业要求之契机,创作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作品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介绍了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淳朴,歌颂新时代的发展。
这首歌的歌词可以分为四段,每一段都有特定的内容。第一段描述美丽的草原风貌;第二段表明内心的骄傲感;第三段讲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最后一段歌颂新时代、歌唱党和国家领袖,最终升华到不落的太阳的主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 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热爱家乡,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唱共产党。
毛主席啊共产党,抚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这首民歌的调式是民族五声羽调式,整首曲子是一首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个乐句主要是级进的旋律音走向,其中有个别四度音的跳进,形成波浪形的音,结尾处的音呈现上扬音,最后落在高音6上面并延长音的时值,这样的表现形式让歌声清澈飘扬,展现了宽阔无边的草原景象。第二个乐句仍是第一个乐句的基本材料,与第一个乐句形成对称,其中的旋律音出现了全曲最高的音即高音6和最低的音即中音3,这两个音在一段旋律里面遥相呼应,使得歌曲的情绪充满激情,高亢激昂。
表演歌曲首先需要从理论认知上对其进行分析,其次需要艺术化地处理和舞台实践。对于歌唱者来说,学习一首歌的准备工作就是自主了解作品,通过各种知网、百度百科、维基便可、读秀等多种渠道搜索作品的相关资料进行浏览,使得歌唱者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目的及意义要了然于胸,这样做的目的是站在前人的成果上借鉴、学习前人的经验,以便于歌唱者掌握歌唱时该有的情绪。
艺术化地处理需要歌唱者花费心思研究作品,具体可体现在声、字、情三个表现方面。首先,歌唱需要气息,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要始终保持气息的连贯,气息的保持要用到腹部的力量顶住,上身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力量下沉,气息也下沉。在气息连贯的基础上保证字音的圆润,用自然换气的方法偷偷的调整气息,每唱一句歌词使用一口气,保持歌唱的状态。其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词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词是“江河”辙,所以在咬字发音时需要注意横字数咬、宽韵母窄唱、穿鼻归韵的唱法。最后,声与字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传情。演唱者作为创作者与观众的媒介,需要理解创作者的想法并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传递给观众。整首歌的歌词总共有四段,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内容,所以其中包含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演唱者要分析其需要表现的情绪,譬如第一段赞美草原美丽风景的歌词,演唱者的眼中和心中都要有一片草原,想象草原风光,声音饱满而有力的唱出赞美之情;第二段是演唱者需要表现的自豪的心境,如何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听众,演唱者则要在声音的张力上下一番功夫,利用声音的强、弱,圆、坚等有对比性的因素渲染氛围,把自我的骄傲传送给听者。第三段的歌词表现的是各族民族人民的友好和勤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面貌,也是美丽其格喜悦的内心看到的值得歌唱的现象,作曲家把这个现象描述在作品中,既是期待演唱者能传唱朴素的人民,也希望把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出来。最后一段升华到整首歌的主题之中,赞美伟大领袖毛主席,歌唱党的伟大,伟人与党同不落的太阳共存。歌唱者需要给足气息,铿锵有力地唱出最后一句,把最后一个音饱满有力地唱结束。
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完成声、字、情三者的融合,只有再此基础上,演唱者才能真正完成表演,把音乐最大的感染力传递给观众。
演唱者在把握一首歌的演唱过程中,既要关注作品本身,也要及时地注重自我对作品的挖掘。基本的层次是作品内包含的音高、节奏不能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完整地完成了歌曲的演唱;更进一步,演唱者在掌握基本的音乐要素之后,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有深层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升华到内心形成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表演是可以感人的;最优秀的表演是演唱者自身就与所唱歌曲融合在一起,歌声中传递着创作者所想,同时也有演唱者二度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有内涵的东西。通过具有张力的表演形式把有内涵的东西成功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受到感染,这样的音乐表演就是最成功的舞台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