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公示语英译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公示语英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如何规范公示语翻译,是本文着力探讨的。
拼写错误是造成公示语英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的原因之一,如某警示牌“注意安全”被译为“Caution dander”,“禁止吸烟”被英译为“No Smorking”;其中,“危险”的英文正确拼写是“danger”而不是“dander”,“吸烟(Smoking)”却被误拼成了“Smorking”。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是难免让人贻笑大方。公示语英译中的语法错误主要体现在词性、词义混淆,语序错误,时态及语态错误等方面。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示语“保管好你的私人物品”被英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rivate parts”,其正确的表达应该是“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译者完全按照汉字的顺序逐字翻译导致公示语英译中语言错误等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如“中小型企业”被逐字英译为“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其正确表达应该是“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在大量的公示语实例中,使用stop来英译“宾客止步”的代表性译文有“Guest go no further”,“Guest stop here”,“Tourists stop the step”。以上几种译文不仅丢失了源语中的信息,而且使译文读者无法正确领会公示语所要传达的信息。有人讲过这么个笑话:参观结束后,翻译迟迟不见外国朋友回到约定的地方,派人去找,结果他们在一块“Passengers,stop here”(其中文为“宾客止步”)的牌前等候,因为外国人认为在公共场合按标记牌行事不会有错。
中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不同,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容易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汉语公示语是一种多带有命令语气的较为严肃的应用文体,而部分西方国家的公示语语气则较为委婉,语言风格幽默。因此,在英译公示语“严禁吸烟”的过程中,译者应避免译为态度生硬的“No Smoking”或“Smoking Strictly Prohibited”,而“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则可以更委婉的表达出该公示语所要表达的功能意义,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要避免公示语英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译者首先要熟知公示语的语言及文体特点,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多使用名词、动名词或名词短语,使译文体现公示语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或强制性等特点。如在英译“售票处(Ticket Office)”和“洗手间(Restroom)”等指示性、提示性的公示语时大量使用名词,而在“严禁停车(NO PARKING)”等这类限制性、强制性的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多用动词或动名词。
语言是文化的积淀,文化和语言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随处可见的公示语“老人优先”被英译成“Old people getting on first”,这很明显忽视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不符合英语中对老年人的委婉称呼。依据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老人优先”应译成“Senior Citizens First”。为了使公示语英译更好的发挥交际功能,译者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必须在掌握汉英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
语言是紧紧依附着在思维这个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与表达式,语言受思维支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实质上是思维载体差异的体现。例如当谈及“西北”时,中国人习惯先说“西”再说“北”,而西方人则相反。因此,“西北”应被英译为“north-west”而不是“west-north”。译者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应加强对英语思维的培养,在准确传递源语中信息的同时从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与思维方式出发,避免因思维差异造成对公示语意义上的误解。
通过对公示语英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差异造成的中式英语现象主要表现为拼写及语法错误、逐字直译的语言错误及语言表达失当。要避免公示语英译中的这些中式英语现象,笔者认为应强化对公示语语言特点的认识、深化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并加强对英语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公示语英译才能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使译文读者能最大程度上理解公示语所传递的信息,公示语英译的交际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