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作为舞台艺术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对舞台艺术的呈现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将灯光与艺术思想完美结合、如何发挥灯光烘托舞台氛围的作用都是相关行业工作人员需要重要探索的课题。精湛的舞台灯光艺术极具感染力与表现力,通过灯光,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节目的艺术内涵,仿佛享受着美妙的视觉盛宴。
照明是灯光最基础的作用,所以过去不少灯光设计者会将舞台灯光成为舞台照明,随着舞台艺术的发展,灯光的作用被扩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艺术再创造,因为没有灯光的加持,舞台表演会黯然失色。在当前的舞台表演中,灯光的照明作用逐渐被淡化,灯光师用丰富的灯光形式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艺术整体效果。观众与灯光是可以产生共鸣的,它能唤起观众的回忆、激发其联想,透过表验者,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情节的内涵。同时,不同的灯光形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气氛,相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投射位置、角度、色彩、方向就会产生色调、明暗、浓淡,或温暖热情,或冰冷无情,或平静如水,通过灯光,将背景、音乐、服装以及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完美融合,巧妙赋予虚拟的舞台空间以无限的生命力。
利用舞台灯光进行角色表现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在舞台剧《王羲之》第四幕中,阿杜最终沦为黑暗势力,并且不择手段打压王羲之的举荐,并且勾结群臣一同奚落和嘲笑王羲之,这部分除了使用黑色深底加上暗黄色的刺绣边服装对阿杜的人物性格做修饰,还借助了深灰色至黑色的天幕和黑色的侧幕,舞台上不留亮光,所有的灯光和布景都是以阿杜这一人物为核心,在灯光和服装的烘托下,阿杜邪恶的眼神和手臂野蛮的张力被无限放大,再比如《白鹿原》这部话剧,其每段故事情节的过渡部分,舞台台口都会聚集一群爱嚼舌根的左邻右舍,他们站在白鹿原的村口,东家长李家短地讨论着某某入共产党了或者鹿家的的谁谁谁喜欢黑娃的妻子田小娥了,这部分的灯光运用也是隐隐约约的黑色气氛,不使用任何亮丽的颜色,以此来反应邻里们闲而无事闲聊的气氛;其次是通过角度的变换突出人物角色,一部优秀的舞台作品,必须要强烈突出角色,这就需要避免单一的灯光角度照射和过度使用平面灯光,因为不同的照射角度投射出来的效果有所差异,正前上方投光会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前斜上方投光具有立体感,正侧上方投光能形成对比,要突出角色,要求演员左右两边用光的角度要有所区分,舞台的上侧光、下侧光、前区光和后区光都不可以是同一角度,有了明暗对比,人物的角色才会更加鲜明,在《白鹿原》中,田小娥为了救黑娃。不得不听信鹿子霖的话去色诱白孝文,并且趁白孝文看戏的时候不注意将其拉到自己的窑子里,这时候舞台左边的黑色灯光下是田小娥和白孝文见不得人的丑事,舞台的中场则暗喻了他们的丑事是一场好戏,这一明一暗,巧妙揭示了田小娥一生的悲惨命运却又无能为力的苍白感。
舞台灯光还能发挥表现时空的作用,在灯光师的实际工作中,常常要利用灯光在舞台场景和布局上的作用,特别是要抓住色彩和暗影变化来体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有效加强了舞台的立体感。一般来说,在冬季场景中,灯光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冷色调来让观众产生寒冷萧瑟的感觉,春天给人的感觉更加舒适宜人,这时候灯光设计就可以通过绿色灯光和柔光的交替使用来表现春天的温暖。
中国戏剧是非常讲究意境的,在想象的基础上,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站在唯美主义的角度讲主题情境以及客观的异响完美融合。同时,在打造舞台的时空方面,中国戏剧更加具有灵动性,意境发挥主导作用,在主观思维的影响下,借助声音和色彩来展现事物的本质以及文学的构思,让人产生闪回或者其他特定的感觉,这更好地帮助文学构思和电影艺术融入戏剧舞台,给人以梦幻感,并通过割裂舞台时空来打破传统。随着剧情的深入,灯光设计可以利用舞台灯光的变换以及舞台色彩的转换冲破时空的局限,以此来表现曲折多变的清洁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舞台场景布局、舞台背景音乐以及演员的表演相结合才能呈现完整的舞台效果,节奏变化、灯光闪烁、颜色安排以及演员等因素都能表现剧情变化,舞台灯光对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以及性格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灯光闪烁或者灯光快速移动能够营造一种紧张忙碌的氛围,让观众的内心也跟着紧张起来,如果灯光锁定在了某一表演者身上,可以聚焦观众的目光,同时也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思想,保持故事的连贯性以及起承转合。在数字化的灯光技术支持下,光反射规律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反射功能的光源设备和具有漫反射功能的布景材料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孔子》中的场景就是经过顶光处理和反射背景设置之后形成的对称式舞台空间,可以很好地烘托故事气氛。
综上所述,伴随着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舞台灯光艺术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变化,因为灯光是舞台表演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对舞台效果的呈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灯光设计师要坚持学习,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灯光使用的经验,在发现自身不足之后,不断改进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舞台艺术表演服务,使灯光的价值最大化,创造出更多精彩的舞台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