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元[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①由此可见,阅读文本的选择对学习写作有着重要影响。写作教育家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语文:我写故我在》一书中说道:“文本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个感性载体形态,是学生认识写作、培养写作素养、言语人格的媒介。”②因此写作教育者如何利用阅读文本来进行写作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赤壁赋》为例,探讨如何将写作训练融入日常阅读之中,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来培养作者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③《文心雕龙·物色》开篇就这样说道。这是在强调文学作品与自然界景物的关系:由外界景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但人的思想感情又并非被动消极的,而是主动地去反映自然景物,使外物“亦与心而徘徊”,服从思想情感的支配。因此,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选取的自然景物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赤壁赋》中,有多个意象出现,如清风、明月、白露、微波、东山、小舟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赤壁月夜江上之景,但贯穿全文的意象,却只有水与月。只要了解了水与月背后的意蕴,就不难知晓本文的行文脉络及蕴含的思想内涵。
第一段讲水与月之景。无论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还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都营造了一幅缥缈朦胧的水月秋景图,为“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做了铺垫。
第二段讲主(苏子)与客眼中的水与月。苏子遥望水面,就着月色,饮酒而歌,心中愉悦畅然。但面对同样的江景和月色,客所和之歌却是“呜呜然”,这一乐一悲的对比,就引发了下文的对话,也引起了苏子的思考。看到这里,大家不禁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主人是“饮酒乐甚”,继而“扣舷而歌”,那么所歌之情必然是欢快明朗的,但为何客在“倚歌而和”时的洞箫之声却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由此可以看出,“乐”不仅是欢快的情绪,还包含着更为复杂的感情。苏子想要在清风明月中羽化登仙,但却仍存缧绁之忧,这种想要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心境,想必他自己也很矛盾。因此他在听到不和谐的箫声时,才会敏感地提出质问,愀然动容。这里看似对客发问,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在解释他的想法时,苏子自己也在思考。
第三段讲水与月之思。客人从眼前的水与月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一生的功业,发出了“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慨叹,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消亡,更何况是“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吾与子”?作为一个普通人,抱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但在常人看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精神寄托罢了,客却说成是“知不可乎骤得”,换句话说,做到羽化飞仙,与月共存,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能一次又一次的得到罢了。这就一下子提升了客的精神境界,使他不再是“沧海一粟”,而是遗世独立的“仙人”了。
第四段讲水与月之悟。客人触景生情,引发了苏子的感慨。这里可以提出问题:客人眼中的水与月和苏子眼中的水与月,是否相同?答案显然是不同的。在客人眼中,水代表着一种广度,月则代表长度,它们都象征着一种永恒。浩瀚的江水、无边的月色,愈发衬托出人类生命的短促与渺小。因此客的心情是悲哀的,消极的。而在苏子看来,江水和明月固然看上去永远不会消失,但却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去看:一方面,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既然如此短暂,就更没有必要空悲叹、徒增烦恼了,而是应该抓紧时间,享用这“无尽藏”的水光月色的好。另一方面,人与万物本来都是生生不息的,人却将自身的“变”拿来与万物的“不变”做比较,这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因此,苏子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旷达的。
到了最后一段,主与客诗意地栖居在自然的“清风明月”之中,物我两忘,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知东方之既白。由此可以看出,水与月贯穿了全文,不仅是作为线索,还因为它们都是洁净、明朗的东西,象征着永恒,这就更使作者“心向往之”。
因此在写作活动中,要选取带有明显指向性的意象来揭示其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如何处理好情感、意象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首先,在进行写作前要保持虚静的心态。虚可妙识事理,静可默察万物。刘勰提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④,具体来说,就是排除一切杂念,使头脑虚空广阔、宁静专一。只有这样,才能心虚气静,从而进入创作的境界。具体到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还要引导学生沉淀内心,远离嘈杂,达到思想上的虚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构思,找到触动情感的线索,从而引发其思考。其次,写作主体应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地观察事物。观察是认识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写作要求我们在观察之后要清晰地发现和把握事物的具体特征,然后再把观察、搜集到的以及想到的写出来,句子要通顺连贯,语言要具体生动。阅读中的先“看”后“思”再“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新知。
“写作行为是针对特定的文体目标而言的”⑤。“在进行写作时,学生需要根据文章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想要抒发的情感来选择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文体,并根据这一文体的风格特点自然形成一种趋势。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认为,要将语言运用于具体语境,通过具体语境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情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来进行语文教学”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先培养其文体感。培养文体意识是让真文体进入写作、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赤壁赋》中主与客可否看作是苏轼一人,历来争议颇多,这是由赋的传统写作手法所决定的。众所周知,《赤壁赋》沿袭汉赋,主客问答是汉赋主要特点之一,是汉赋继承先秦诸子问答体散文而发展来的特点。自西汉枚乘在他的《七发》中确立“主客问答”的模式,后来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二赋中的子虚、乌有先生均为虚构人物。这就给《赤壁赋》中的主与客是否真的存在带来了很大争议。此外,他明明可以像屈原《离骚》和欧阳修《秋声赋》那样直抒胸臆,却为何要采用赋体,还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考察《赤壁赋》创作的时代背景了。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坐牢一百零三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时期有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再加上亲友的极力营救,他才算躲过一劫,被贬黄州。苏轼曾担任陕西凤翔府判官、史馆(国家图书馆)人员、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等官职,所到之处政绩显赫,展现出超凡的政治才能。胸怀“兼济天下”的壮志,又有着一片忠心,现在却因文字获罪被贬,虽然他生性豁达,能随遇而安,但内心深处还是苦闷的。对无端获罪的愤懑,对自身命运安全的担忧,对怀才不遇的感慨,不时仍会涌上心头。因此他写“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孤鸿”和“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的“海棠”来自比,就足以看出他深沉的悲苦与孤寂。但这些作品的情感表达都很含蓄,也很笼统。他不是李白,内敛的性格使他无法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不是屈原,无法直白地“怨君主”“怨小人”,因他才刚刚死里逃生。《赤壁赋》一文写成后,友人傅尧俞来信索文,苏轼手书《赤壁赋》,并在回信中表示了诚惶诚恐的心态:
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由此可见,在这篇赋里暗藏苏轼的隐忧,既要保证人身安全,还要含蓄地抒发情感,于是苏轼便选择了赋这一文体。而利用主客问答的这种传统形式,使记叙、抒情、说理灵动了许多,也给了他安全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带领学生从所读文本中追溯作者的创作过程,做写作运思活动上的还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感知、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的,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行为方式和过程,这对于其写作活动将大有裨益。
此外,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⑦。即要努力学习,丰富学养,由学明理,由理储才,方能理顺思绪,根据情感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文辞。而《赤壁赋》不仅保留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韵律的传统,而且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语言生动而富有美感。如第二段写到“箫声”时,苏轼连用六个比喻,用怨、慕、泣、诉准确传达了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将箫声比作不绝的丝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更容易让读者理解。无独有偶,王褒的《洞箫赋》中云“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如慈父之畜子也”,同样是将箫声具体化,用箫声来比拟心情。
苏轼这一写法,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第一,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体式特点。如叙事性作品,重点在于描述人物形象特征、故事情节或人生哲理。抒情性作品,主要是表现情感特征。议论性作品着重强调的是论点和说理方式。说明性作品,则意在体现事物、事理特征和解说方法的科学性。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写作时,应选用不同的语言。如写议论文,语言就要典雅庄重;写诗歌散文,语言就需精妙新颖;写记叙文,则语言应平实细腻。依不同文体而形成的文章有着不同的体势,但不同的体势之间却可以相互渗透。
第二,要掌握正规的写作原则和技巧。虽说写作要强调创意思维,可一味地追求新奇也容易使学生陷入求新求怪的误区。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将话语顺序颠倒,或用一些流行词汇,就是创新。教师应引导学生有规范地进行创作,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而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则是苏轼驾驭文字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勤加思考,使文章富有深度和哲思;将平日所阅读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巧妙地运用在作文之中,使文章富有文采。
文章体裁的名称和它们的写作原则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写作某一体裁的文章时,可以借鉴参考前人的写作经验,巧妙地模仿化用,并进行创新。细读《赤壁赋》,不难发现其与《庄子》的相似之处。
首先,从行文构思上来说,苏轼深受《庄子》创作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幻化多变、虚实相生的创作风格。《庄子》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深奥玄妙,用普通的言语难以穷尽。故庄子借助想象虚构,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与自然相契合,神游于万物之中,形成了恢诡谲怪、变化万千的创作风格。苏轼在《赤壁赋》中,先是在充满着茫茫雾气的江面上驾一叶扁舟,周围的空旷寂寥让人恍若入无人之境,像是腾空乘风而行。接着又好像脱离了人世,飞升至仙境。这种飘飘然不知其所在,神游幻境的巧思,颇有庄子神人幻化的影子。
其次,在文章的句法方面,苏轼也多有化用《庄子》一文。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句法就与《庄子》中的“自其异者而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而视之,万物皆一也”颇为相似。除此之外,还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对《庄子》既有模仿,又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最后,与《庄子》一样,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着无限永恒的自然意识,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表现出对“雄浑”诗境的追求。庄子的雄浑观念,是由无限永恒大的“雄”与物我为一的“浑”这两方面构成的。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则是将无穷的宇宙所引发的对生命意义的悲剧感融入自然之中,仍旧向往着超越时空,追求永恒和无限,从而达到“忘我”的审美境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表现出“雄浑”的诗境。谢枋得在《文章轨范》卷七中这样评价:“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似。”就是在说苏轼文章化用之巧妙。由此可见,写作不是不能模仿借鉴,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已有文章,而是应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变革。
苏轼对庄子的点化学习启示我们,只有在最初进行大量有意识的摹仿训练,在写作时有目的地效仿和借鉴,才有可能写出具有自己语言风格和个性特色的优秀作品。正如李思民先生在其《写作艺术体操》一书中所说:“拿来优秀作品读诵理解并加以吸收,融化成一种文化积淀,尤其是语言风格的积淀,影响并指导自己的创作,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带有明显的‘遗传’色彩,这是一种高级的、潜意识的效仿。”⑧所以,我们对于写作的学习不应仅限于写作课上,而是应将写作的思维渗透在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中,以思促悟,从中总结写作的方法及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① 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②⑤ 潘新和:《语文:我写故我在》,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页,第127页。
③④⑦ 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54页,第327页,第327页。
⑥ 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⑧ 李思民:《写作艺术体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