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摘要:研学旅行导师是研学旅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新型职业。本文分析了研学导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体梳理,找出症结并为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研学导师;问题;策略探索
一、研学旅行导师现状
研学旅行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学校、旅行社、教育机构等都在大力倡导研学旅行。根据市场需求,国家旅游局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首次提出了研学导师这一概念,“导”者,方向,出路。“师”者,言行效仿之榜样。在研学旅行的整个环节中,除了课程的研发,优秀的研学旅行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而言,具有以上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成为了限制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研学导师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内涵不明确
通过相关资料的了解,目前对研学导师的定义众说纷纭,有的说“研学导师的‘导指的就是导游”,“研学导师有点像老师加导游的一个组合,是教育与旅游的结合”。也有人说“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还有人觉得“研学导师这个称谓太大太吓人”,导师是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的人。不能够在一个新兴行业,或者新兴领域里,马上就弄一个这么“导师”级的东西来。虽然现在对研学导师的内涵有了不少释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答案。
(二)培训机构不合理
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多,研学旅行导师人才供不应求,部分机构因此看中这一商机,设立各种培训班,开展研学导师培训。目前市场上的研学导师证来自于服务机构自体培训、有权威性的资格认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頒发提供。另外还有一些机构是由旅游部颁发的这个证书,但旅游部门并不具备颁发导师证件资质的权力,大部分研学导师培训机构只是用旅游部门颁发的证书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由于没有相关权威对这一新型现象加以管理,研学导师资格证的颁发没有统一标准,出现了诸多乱象。
(三)缺乏权威论断
国家注重研学旅行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各省市的关注,研学旅行在首批试点市州的实施效果较好,但在其他市州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较多,包括研学导师内涵的不确定、哪些机构属于正规的培训点等,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牵头的权威部门来做这件事,而是多部门协同管理,这样难免出现意见不统一以及害怕承担因实施不当而担责不愿意尽心去做的情况出现。
三、改进策略探索
(一)确定研学导师培训机构
国家在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的同时,也在考虑给该项目一个优质的安全保障体系,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需求,研学导师是国家层面的,未来对导师的要求会更高,会要求导师必须有专业部门提供的导师证书,持证上岗,而现在机构主要为盈利,承办各种研学培训班。因此,确定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的研学导师,并给予“研学旅行导师”岗位能力证书是势在必行。
(二)精确研学导师培训内容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研学导师需负责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研学导师是一个综合体、全能型的职业,导师必须具备导游的应变能力,拓展培训老师的控场能力,老师授课能力,产品设计做成课程化的能力,课程的体系化就要求导师必须有较强的硬件能力等。另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就要求做研学者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研学导师需要有教育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有较强组织能力、有创新能力、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特点、身体素质好等必要素养。因此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需全面考虑。
(三)落实研学导师培训对象
促进研学旅行专业化,培养研学人才是重点,研学旅行导师除了应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外,也应该具备相关的导游技巧。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研学导师,选择培训对象很关键。目前市场上呼声较高的两类职业,一种是教师,教师是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说,普遍职专教育水平的导游更难胜任研学导师,从教师队伍选拔成本更低。但由于研学旅行除了要“游”之外,更重要的是“学”,这就要求教师有广阔的知识面、专业化的知识作为基础。另一种是导游,导游有基本的团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但是对教育这方面有所缺乏,但就职业便利方面来说,导游的时间更自由,能够适应研学旅行的长时间外出特点。
对于研学旅行导师这一职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尚有很多。对此,我们需要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地躬亲实践,使其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指导者,让研学旅行成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动力。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光伟、宋彦涛.课外研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模式的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6.
[2]解读《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研学旅行的通知》.政策新闻查看,2018.
[3]九九柒七.研学导师未来市场如何?哪些导师证具有权威性·新浪看点,2018.
[4]研学导师丨导游pk教师,开展研学哪家强?. 研学旅行内参,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