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这就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利用课程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及初中的思想品德课,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接的课程。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品德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以上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小学一二年级由原来的每周一节课调整为每周两节课,足以看出教育部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现在有些德育教师认为自己教的不是主课,所以不会备课,在课堂上领着学生把课本读一遍就结束了,这是不负责的教学思想,也是不正确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做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德育课程的直接传授者,一定要明确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要围绕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内涵。现在的课本内容很少,给教师留足了拓展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准备并设计教学内容,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从而使学生通过德育课堂能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也不相同,但每个学科的课程特点是不变的,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我们在教材中读到了董存瑞、黄继光的英雄故事,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千千万万和军需处长一样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用生命铸就的丰碑,知道了要以孔融为榜样,也懂得了陶罐和铁罐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这些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好的文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隐性课程育人无声
目前很多地方最好的建筑都是学校,不仅宽敞明亮、环境优美,而且还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和书香气息。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门校本课程,它不是直接的,而是隐性的,但对学生的德育却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很多学生不知道它的具体内容,于是我们就在学校的中厅内放置了图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天天能见,还愁学生不知道吗?我们在教室里张贴了名人画像和名言,还充分利用班级板报、走廊、橱窗等展示学生的作品,如书法园地、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从中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我们还在楼梯的台阶贴上了地理历史知识,让学生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许多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设计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仅仅要传承,更要发扬这些文化和美德。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在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上給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说教往往容易起反效果,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习俗也都不同,如:春节的合家欢聚、元宵节的赏花灯、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和粽子。在每个传统节日里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如:在儿童节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幸福感;在教师节开展活动,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辛苦与付出,从而增加对教师的尊重;在党的生日、国庆节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伟大情操;利用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此外,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各类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增强了德育的效果。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学生的成长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它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家庭。一个从温馨和睦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心里一定装满了爱,在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心里必定是满满的正能量。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在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基于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确定了家长接待日,定期家访,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家校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