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最早的两次外地调研

2018-07-13 07:32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大坝负责人哈尔滨

战争年代,毛泽东带领全党从深入调查研究入手,有的放矢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确保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毛泽东仍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

访苏归来顺道调研东北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访苏归来,临时决定在哈尔滨、沈阳停留,并专程到哈尔滨车辆厂进行调研。

在哈尔滨住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听取当地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在重点了解了城市建设和生产发展的情况后,毛泽东说:“我们进城了,要学会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新的艰巨任务。”他特别指出,当前城市的中心工作,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得知哈尔滨车辆厂是当地最大的工厂,并且还是苏联方面派员管理的时候,他立即提出“我要去看看”。

当天下午4点左右,毛泽东一行来到车辆厂。在锻冶分厂观察五吨气锤工作时,工厂负责人汇报说,这个气锤是东北最大的,但是很陈旧了。毛泽东说:“设备陈旧也很重要,也是我们的宝贝,要好好利用,好好保护它,要管好这个工厂。”接着勉励工厂负责人:“哈尔滨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这个厂又是全市最大的厂子,所以应给全国做出好样子。”

当时工厂的厂长是苏联方面派驻的,中方负责人刚调来不久,还不大懂业务。毛泽东鼓励他:“不懂就学习。我们都得学习。”得知该厂老工人很多时,他说:“老工人多好,我们不懂就靠老工人来管工厂嘛!”毛泽东还提出要注意培养新工人和多种渠道培养技术人才。

毛泽东视察哈尔滨车辆厂,既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到外地调研,也是第一次到大工厂调研。

休假中调研治理黄河

1952年10月25日,毛泽东利用中共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时间离开北京。这次他乘专列前往山东、河南等地调研,主要目的之一是想实地考察黄河,与各方人士一道,探索如何治理千百年来的黄河水患。

10月26日下午6时,毛泽东到达山东济南。翌日,毛泽东便赶到黄河泺口大坝进行实地调研。

泺口是济南历史上决口频繁、灾害严重之处。毛泽东站在大坝上,反复叮嘱当地负责人,一定要把大坝修牢。雨季大水时,要发动群众上堤防守,必要时军队要上去坚决死守。他还建议改造堤外的十多万亩盐碱地,设法改种水稻,让常吃地瓜的老百姓能够吃上大米(后来,泺口一带成为生产大米的地区)。

10月29日晚7时,毛泽东一行到达河南兰封(今兰考县西部)。关注普通百姓,特别是走访农户,亲眼看看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是“毛泽东式”调研的一大特色。车停兰封期间,毛泽东进行微服私访。秘书叶子龙曾回忆说:

第二天清晨,我照例早早起来,发现毛主席(住宿在专列上)已经在路基上活动身体。看到我,主席说:“走,我们到那边看看!”说着,大步向远处的一个村子走去。主席边走边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穷地方,陕北也苦,可是有地种,有窑洞住,这里不行,地里不打粮食,黄河如果决口,就什么都没了,苦不堪言啊!解放几年了,不知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

我們看到路边一老一少两个农民正在掀盖在玉米堆上的席片。我上前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位老农民说这个村子叫许贡庄。主席从粮堆上拿起一穗玉米,问:“老乡,打的粮食够吃吗?日子过得好不好?”老农答道:“比解放前强多了,托共产党的福啊!”

之后,毛泽东还到开封去看了“悬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说,黄河底比开封城内高出六到七米,洪水时更高。毛泽东对此十分挂心。当晚在同河南省委负责人交换意见时,强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直到午夜毛泽东还在查阅古籍,了解黄河的泛滥史。第二天离开开封时,他对陪同的河南省委、郑州市委负责人说:“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

此后毛泽东一直牵挂治黄工作的进展,几次在途经河南时听取相关汇报。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根治黄河的决议,将治黄事业推向新的里程。

(摘自《党史博采》2018年第6期 胡新民/文)

猜你喜欢
大坝负责人哈尔滨
中国·哈尔滨第38届国际冰雪节暨第23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静听花开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社区银行管理思维探索与思考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坝利还是弊?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院项目管理负责人
漫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