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滨
当我用手触摸到大铁牛的身躯时,内心无比激动。我何曾想到,这是要穿越到开元年间,与1293年前的大铁牛和铸造铁牛的工匠对话。那一刻,我仿佛感受着犹存的体温,触摸着大唐的脉搏。
倘若回到大唐,那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滚滚的黄河岸边定然有一日锣鼓喧天——蒲津桥建成了。自此,蒲津桥告别了战国以来“过河就拆桥”的历史。
这是一座耗费国用的桥。唐玄宗李隆基倾全国之力,用800吨铁打造的地锚,用来牢固蒲津浮桥,耗用了当时年产铁量的80%(一说25%)。
从开元九年至十二年(721~724),燕国公张说频繁往来于长安和蒲州之间。作为帝国的重臣,张说曾经陪同唐玄宗通过蒲津桥,巡视晋阳、上党等地,并到紧邻蒲州的汾阴祭祀后土。
如果早生1296年,会不会和张说不期而遇?
我们的旅途终点是西安,此前领略了壶口瀑布的滔滔黄河水和运城盐湖,而蒲津渡才是我神往的目的地。虽然此地黄河已经改道,空余黄沙满城,但是经历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自然觉得架桥黄河之上的不易。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永济县古蒲州城西门外,是黄河东岸著名的古渡口。《左传》文公三年(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即取道于此。它是万里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一边是都城长安,一边是六大雄城之一的蒲州,自然成了连接晋陕两省的要冲。蒲津渡历汉、唐至元、明,凡秦晋间兵事,往往济自蒲津,是战守必经之地。
蒲津桥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之间黄河上。战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初,作“河桥”于蒲津,其后西魏、隋、唐,都在此连舟为浮梁,一直称之为“河桥”。唐时才称为蒲津桥。《唐六典》里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可见地位之高。可惜,随着国运日衰,北宋时蒲津桥已然时好时坏。
唐開元十二年(724),蒲津桥改浮桥笮索为铁链,改木桩为铁牛、铁人。金元之际,蒲津桥毁于战火,后来随着黄河东移,沉入水中,一度踪迹全无。
我们的车队一路疾驰,抵达永济。没想到,蒲津渡遗址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邻,不远处则是重建的四大名楼之鹳雀楼。在蒲津渡遗址,解说员提醒说:我们即将看到的铁人、铁牛,比原来抬高了12米。毫无疑问,这是从地里面挖掘出来的。
挖牛的人是永济市博物馆原馆长樊旺林。
【铁牛,从屹立到消失】
1988年初,黄河东岸边上总会出现一个身影,樊旺林在滩涂上不停地探查,寻找传说中的黄河浮桥和铁牛。次年春,县政府决定组成勘探小组。那时,据说有上百名工人在黄河东岸、蒲州西门外,手持探杆打孔寻找。樊旺林担心疏漏,以每平方米4个探孔的高密度寻找,在半年内打了4000多个孔。
1989年7月31日中午,第一尊铁人从泥沙中逐渐显露出来,盛唐的肥硕身躯重见天日。随后,四尊铁牛、四尊铁人发掘出土。铁人和铁牛神态各异,但盛唐的体貌已经锈迹斑斑。铁器群总计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一组七星柱。考古团队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槛向东,疑为管理渡口用房。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蒲津渡浮桥铁器群,铁人、铁牛都坐东向西,铁人站立,铁牛伏卧。西北方位是牯牛,体重最轻。东北方位的黄毛黑唇牛,或为母牛。西南方位是犍牛。东南方位虽是牛犊,却最重。所有的牛都膘肥体实,肌肉隆起,仿佛要扛起浮桥一般。每牛尾后有一根横铁轴,用来拴铁索,四牛拴住八根铁索。两座铁山,分布在四尊铁牛中间,峭拔的山峰露出地面一米多。
铁人手掌虚握,当时系船的铁索应该也要从其间通过。据测量,驭牛的铁人,高在1.85~2.03米之间,脚下各连接一根铁柱。一些人认为,西北方向外侧的铁人,头戴小帽,身着衣袍,是维吾尔人;东北方向铁人头戴束帽,是蒙古人;西南方向铁人梳辫盘头,是藏人;东南方向铁人头戴幞头,腰间系带,身着半臂襴袍头,是汉人,完全是一副唐代文官的模样。
当我在蒲津渡遗址看到铁牛、铁人的时候,他们依然牢牢地盘踞在地面,刚劲有力。
铁牛的右后方,遗址东北部还清理出铁柱,作北斗七星状排列。牛为地,柱则代表天,天地在此合一。据樊旺林考证,铁柱是缠绕备用铁锁链的,一旦铁链断了,马上可以更换。
铁牛、铁人、铁山、铁柱,伫立于古代蒲津的渡口边,形成了一道独具意涵的风景。
而考古学家看到的这些铁器群,当时坐落在一块石板地上,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沿着当时的黄河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灌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黏合缝隙。黄河河床变化无常,修筑石堤能抵挡河涌水刷,还可以固定河道。樊旺林认为,石堤北起现在永济七里渡村,从西边绕过了蒲州半个城,一直修到蒲州城城南,总长近20华里。
既然有四尊大铁牛耸立在东岸,在黄河西岸也应该有,据说河西的四尊应该在距东岸铁牛360米左右的地下。具体在何处,不得而知。河对面的四只大铁牛,在等待露面的时机。
【李隆基,桥上的旅人】
我站在蒲津渡遗址,恍然是蒲津桥上的过客。而唐时的政要、商贾、僧侣、士人们,一定曾是这座桥上的旅人。
并非因为渡口,而是因为蒲州,因为河东,因为长安。
在开元八年,蒲、定、陕、郑、汴、绛并称六大雄城。唐代仿效前朝继续在战略要地设立陪都,形成拱卫长安辐射远地的控制能力。唐王朝在河东道曾设立了两个陪都,即北都太原、中都蒲州。
蒲州,南临黄河,东接泽潞,北通幽并,位居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与北都太原之间,当三都交会联络之枢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河东与长安的交通,数条驿路都要经过蒲津关:
长安至太原驿道:长安→同州→蒲津关→蒲州→绛州→晋州→太原府
长安至泽潞驿道:长安→同州→蒲津关→蒲州→绛州→晋州→潞州→泽州
与蒲津关一样,蒲州的地位显耀还是在盛唐,蒲州几乎成为都城副中心。在开元九年(721),蒲州是中都所在地,也是河中府所在地。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一样,是车马喧嚣的繁华之地,蒲津桥也是达官贵人东出长安的必经之地。
李隆基就是这座桥上的旅人。唐中宗景龙元年(707),李隆基以临淄王、卫尉少卿的身份兼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任职四年。景龙四年(710),李隆基从潞州回到京师长安。开元十一年(723)、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都需经过蒲津渡。
开元十一年春正月,李隆基从长安出发,经洛阳、潞州到并州;返程则从并州出发,经晋州、蒲州到长安。在蒲津关,李隆基作诗一首《早渡蒲津关》:“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戌楼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道常泰,非复候繻同。”
李隆基遇見的蒲津关,守关将士钟鼓不乱,彻夜井然,险关森严。在戌楼上,时闻更鼓之声,在破晓的夜色中眺望山野,四际空旷,地险关雄。恰逢蒲津关春日,关津两岸,树荫连片;月落戌楼,空寂无人。李隆基一行已然策马而来,近前一看,戌卒依然平静如常,或许龙颜微怒的李隆基感叹还好国运安泰,这里有无须把守之日。
玄宗一行,鸣銮飞旆,查俗时清,蒲津桥畅通无碍,天下无事,蒲津关仿佛空留虚名。 这也是万里大唐,在玄宗十年的治理下,天下粗安,连其本人都感慨于关山无用。
在蒲津渡,并非所有的帝王都有这种悠然的时刻。即便是李隆基本人,也未尝料到关山千万重,兴废帝王事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兴废,桥上的蒲津渡】
古时,浮桥也称舟桥,因为用船舟代替桥墩,用绳子把船串联起来,两岸用地锚固定,船上架木板。串联船只的绳子易断,木船易烂。因此,浮桥是临时桥梁,多用于军事,所以浮桥还被称为“战桥”。从蒲津渡搭浮桥进逼马超,曹操就此架桥。昭襄王东征赵魏,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北齐神武帝高欢进攻西魏,隋文帝巡幸河东,也都曾在此过境。
西魏大统四年(538),蒲津渡浮桥形成建制,大统九年(543)政府曾派兵把守,不再是临时桥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率军自陕西洛交南下,挥军攻下蒲津关,夺取蒲津桥,智战安邑城,收复了河东郡。
从公元前541年到公元1911年,蒲津渡浮桥几度兴衰,绵延2500余年。
最为壮观的修桥场面是在唐朝。
当时的黄河岸边,上千人铸造铁牛。茅以升认为:“铸千万斤的铁件,多半在现场,铸铁和铸铜的方法相同。”正如《天工开物·冶铸》表述的工艺流程:“凡大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使。四面筑炉,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一齐如水洪流,从槽道中视注而下,铜鼎成矣。凡万钧铁……其法皆同。”据说,黄河岸边同时筑起了90个大铁炉,一起开工。
今天,如果仔细查看,铁牛脊梁上的铁水流入缺口清晰可见。开元铁牛是在原地铸就,确信无疑。
蒲津渡浮桥建成后,帝国派兵把守,收取通行费,还有造船厂专职替换损坏的船。在春汛时,还要把尖底船换成平底船,以减少对河水的阻力。
在桥东岸东北150米处,有一个300余人的“铁牛村”,以杨、李两姓居多,他们不种田不纳粮,是蒲津桥的守护人。这座村庄在明隆庆四年(1570),被河水淹没。
蒲津桥靠人镇水。一般来说,牛是镇水之物,山西临汾也叫卧牛城,城墙里就埋有一尊镇水铁牛;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卧着一只青铜牛;四川都江堰也刻有三头牛,为的都是“石犀镇水”。而蒲津桥的铁牛是干活的,不只是《易经》所言的“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
元初,金人将蒲津渡浮桥烧毁,迁都蒲州拒敌,战败的蒲州在热衷于屠城的蒙古铁蹄蹂躏下废弛。元末桥毁,此后舛讹为“镇河铁牛”,人们渐渐忘记了“纤夫铁牛”。
若干年后的明初,大将徐达率十万大军取陕西,最后一次草草修复了蒲津桥。再之后,这座在《春秋》《左传》《史记》《全唐诗》《资治通鉴》中频频闪现身影的蒲津桥,在典籍里再难觅踪迹。清时,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
为什么一定要在蒲州反复修一座桥?
山西高原像一个巨大的楔子,楔入关中与河北之间。起于关中,图并河北,统一天下,必须出关中。东出之路须经蒲津、潼关和武关。潼关易于固守,而蒲津关平夷无险,东西方对峙,往往胶着于潼关,此时,东部的势力便可从蒲津关找到突破口。从蒲津渡河,已出潼关之后,从而使潼关处于无用之地。昔年,蒲津桥、蒲津关与两侧的同州和蒲州一起,构成了一组战略意义极为重大的要地,为天下枢纽之一。
除了蒲州的地理位置之外,还与地形有关。蒲坂,也就是山西永济西蒲州,正好处于黄河弯曲处,黄河自北向南而来,“几字形”在这里拐弯向东。与上游壶口的激流险滩相比,蒲津渡附近的水势平缓,唐以前河道狭窄,开辟渡口和架设浮桥非此莫属。所以,山河表里潼关路,芮城的风陵渡、孟津渡、河津的龙门渡等,都选择在临近地区。
蒲津渡连接着玄宗之路,也维系盐业之需。因为蒲州东连河东的运城盐湖,蒲津渡是食盐西进京城的跨河要道,河中府盐经过蒲津渡运往长安,运向广袤的关中地区。有统计认为,河东盐税占到帝国财政收入的1/8,有“唐之富庶,盐税之半”之说。《隋书·食货志》载:“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蒲津渡口往东大约70公里,就是河东盐池。
蒲津桥的兴衰,是战火,是水患,是黄河的改道,最终逃不过渡绝桥废的命运,昔日的辉煌也随之沉没。
如今,考古学家和桥梁专家只能通过出土铁牛的位置来推测古代蒲津桥的位置,从牛的间距和布局,推测出桥的宽度为10.3~10.4米。王之涣登的那个鹳雀楼,据说毁于金元交战中的大火,故基在何处已经难以确认。今天的鹳雀楼只是模拟的景点,如果登上去试图重温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未免给人想入非非之惑。
蒲津渡遗址上已经建成了一座博物馆,烈日之下,3米高台之上,铁牛、铁人、铁器群寂寞无语。尽管游人可以伸手抚弄,可以致以惊叹,除了触摸、包浆、防锈之外,并不能给予它们更多。
它们告别了守卫的桥,也告别了拱卫的帝国,而我们没有找到对岸的铁牛群,也没能找到通往盛唐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