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巍朱珊瑚
(1.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的高等学府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数量也随之愈加增多,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深入研究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三大关键问题,分析三大问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十分必要。
我国从2006年起开始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介入比较少[1]。在实践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各个层次的教育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其中主流的认识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有许多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部门的教育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单一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改革相等同,一些高等学校的领导在理解改革全局的基础上把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当作是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
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认知目前理论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理论界主要认知观点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系统培养观,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稳定理论模型与培养操作方式下结合社会需求与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研究生进行的指导操作;另一种是培养方式观,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特定指导下以完成培养目标为目的的运行方式。除此之外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人员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研究来理解、认识培养研究生模式。由此可见实践界与教育界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认知上有很大不同,实践界在工作中没有借鉴引用理论界的认知,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是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一部分。
与前两个问题不同,实践界与理论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呈现出多元化的认知观点,主要观点方向有体系组成的研究、相关主体的研究以及管理体制的研究,在多元化认知观点的相互作用下,对研究生教育外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关注超过了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关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三大问题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只能通过对三大问题的认知探讨、分析三大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观念。
第一,研究生教育实践界的过程观。大多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三大问题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三个问题是培养研究生中的不同环节,研究生机制的改革体现在学校招生环节中;培养模式体现在培养过程中;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体现在对研究生学位的管理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线性结构。
第二,研究生教育理论界的互相独立观。研究生教育理论界学者认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三大关键问题有着全然不同的概念,也都有自己独立的含义。其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属于教育宏观层面,其关注点是教育整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研究生机制的改革属于教育微观层面,其关注点是培养与招生两个研究生教育中的具体过程,因此研究者教育理论界认为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包含了培养模式创新与培养机制改革。
想要研究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关键问题间关系需要从改革的本质、改革的举措以及改革的目标入手结合参与教育改革的主体进行探讨。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本质是整合研究生教学资源进行多远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其改革目标是构建研究生约束机制系统、运行机制系统及动力机制系统;培养模式的创新本质是将研究生教育以外的主体引导到研究生教育中,目标是整合、汇集研究生教育的相关资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本质是定义与区分研究生教育中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利益,并进行制度性的合理设计[2]。
以上表明,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关键问题的内部相互关系是建构起一套从参与主体架构,责任、权利、利益定到参与主体之间互动体制及互相关系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统,从而形成了能够有效汇集、整合研究生教育相关资源,设计出呈现多元化主体职责的管理体制制度,参与的多元化主体间能够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关键问题逻辑顺序的关系是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再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界与理论界对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关键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知,其中实践界在看待三大关键问题上体现出研究生教育过程观念,理论界在看待三大关键问题上体现出互相独立观念。基于此背景,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关键问题逻辑顺序的关系是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再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其内部相互关系是建构起一套从参与主体架构,责任、权利、利益定到参与主体之间互动体制及互相关系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