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忠
(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企业业务形式的转变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看作以技术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变革,但其实质内容和影响范围远远不止管理技术的改变。企业应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对财务管理作出本质性改革。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31亿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17年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万亿元,同步增长41.2%。网络零售额超过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企业经营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1]。
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会计信息化时代,其财务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
重构,逐渐形成信息化技术与会计业务深度融合的新型会计体系;二是逐渐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决策型会计进行转变,为企业财务管理乃至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实现信息实施处理和智能化决策;三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时空局限性被进一步打破,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性越来越强,基于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再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使管理成本得到明显下降[2]。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说,在“互联网+”理念的总体引导下,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涌现,包括以美国NORDSTROM为代表的末端化管理理念、以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为代表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社会化管理理念等。而对于一些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的企业而言,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细化管理尚未实现。
在“互联网+”时代下,这种管理理念的差距将会越来越明显。但其根本原因还要回归企业主观层面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管理创新意识,再加上缺乏改革的魄力和资金支持,使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长期得不到有效创新[3]。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要素的地位毋庸置疑。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新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首要工作。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新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此方面,会计专业教育已经做出了本质性改革,“2+1”模式、学徒制模式的推行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则较为落后,对相关人才培养活动参与度较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下,企业会计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在财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ERP、PDM、CRM等专业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QQ、微信平台等社交工具的应用,都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但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仍停留在这一层次,对“互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缺乏关注,导致实际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4]。
针对上述企业财务管理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下表现出来的多方面问题,必须加快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提高企业内部竞争力。首先要进行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与重塑,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风险理财观念和信息理财观念,通过财务管理的高效开展,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总体指导,关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快速变化的企业内外生存环境下,找准企业的立足之地和发展方向。苹果公司之所以强大,不仅是由于其出色的硬件设计能力和独特的IOS操作系统,更是由于其拥有超过50万的应用程序以及与各种媒体行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新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具备合作共赢意识,积极寻求合作,开展供应链价值管理,通过高效的财务分析、决策,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新型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宝贵的发展资源和企业间争抢的稀缺资源。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更加强调有计划的系统化培养,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储备人才资源,并实现人力资源、智慧资源向企业经营成果的转化。在财政部引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会计信息化高端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为解决企业信息化人才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应积极参与到相关人才培养活动中,并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借鉴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创新内部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于现有人力资源的成长和发展。
在继续加强会计核算软件、EPR软件等基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关注于会计理论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创新培训课程内容体系,满足新型会计人才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实现智慧成果向企业经营成果的转换,必须注重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通过构建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营造轻松、积极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真正实现核算会计向决策会计的转变。
会计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导下,各行各业已经在“互联网+”新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工业互联网紧密结合,协同发展。这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与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提高财务管理的响应效率。因此,企业应积极构建“互联网+”财务管理新模式,从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法等全面着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工作模式创新,进而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关注于无形资产管理,利用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创造价值。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是加大企业财务看会计信息化投入力度,尽快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比如在管理软件方面,企业目前主要适用用友财务、金蝶K/3系列、SAPR/3系列等。这些较为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较为丰富,在“互联网+”财务管理平台构建时,应注重系统二次开发,实现与已有系统的有效衔接,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二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沟通交流,包括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共同交流,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开展核算和计算工作,并对其过程进行记录,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为企业财务安全提供保障;三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进行调整,在关注无形资本管理的同时,做好无形资本风险规避工作,避免因开放的信息环境,使企业无形资本出现流失。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发展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正在进行一场本质性的变革,在此过程中,积极分析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到有针对性的整改方向。并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促进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帮助企业创造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