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平易近人”的治国理政隐喻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例

2018-07-12 02:42范振强郭雅欣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平易近人旅程评判

范振强,郭雅欣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隐喻一直是修辞学、语言学、哲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仅是一种语言层面的修辞现象,其功能是为了使语言拥有更强的表达效果。20世纪80年代,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使隐喻研究发生了认知转向(Lakoff & Johnson 1980),隐喻被公认为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根源于人类的身体和身体经验。认知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从人们熟悉的、具体的始源域到陌生、抽象目标域的系统映射,如“人生是旅程”“辩论是战争”(Kövecses 2010:39)。近年来,认知隐喻学开始更多地关注语言使用中的社会因素。其中,对政治语篇的研究成为认知隐喻学的热点问题(Wodak 2006:179),并提出了评判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也译为批评隐喻分析)的理论框架(Charteris-Black 2004)。该框架通过综合运用语料库、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文本中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态度、情感、意图和意识形态等。

国际上,评判隐喻分析在跨学科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Koller(2005)把评判话语分析和认知理论相结合,详细描述了隐喻的话语社会性;Goatly(2007)深入分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隐喻及隐喻承载的意识形态;Carver & Pikalo(2008)探讨了隐喻在科学、社会和国际政治中的运用。

国内学界在评判隐喻分析理论介绍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纪玉华(2007)详细介绍了Charteris-Black的评判隐喻分析理论,指出其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因此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政治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是评判隐喻研究的重要对象,政治语篇的评判隐喻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凤群(2013)对里根、克林顿、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进行了评判隐喻分析,指出不同人的演讲中的隐喻功能各有侧重。朱红英、吴唯(2016)从评判隐喻分析的角度对2005—2014年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概念隐喻所表达的丰富政治涵义进行了分析。王小芳 (2016)通过对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2007—2016)中的隐喻进行了分类研究,分析了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功能。胡仁青、周世清(2017)从评判隐喻分析视角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李克强总理在2016—2017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揭示在当前新战略机遇期国家领导人是如何通过隐喻有效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并由此阐释隐喻对话语功能构建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应用,然而,他们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描述分析阶段,忽视了身体在人类评判中的重要作用,而具身认知(embodied congnition)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因此,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对语篇背后的隐喻认知机理进行深入解释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展现了党在新时期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是政治语篇的最新典型之一,然而,专门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笔者按照评判隐喻分析的三个步骤,对隐喻进行识别、描述和解释:首先,以十九大报告为语料来源,建立小型封闭式语料库(共计31880字),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报告中的隐喻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语料库中重要的隐喻及其语用效果进行描述;最后,引入具身认知机制,尝试对这些隐喻及其语用效果进行深层次解释。本文尝试问答以下问题:1)十九大报告中有哪些隐喻?其分布规律如何?2)隐喻的语用效果有哪些?3)隐喻语用效果的具身认知机理是什么?

二、理论框架:基于具身认知的评判隐喻分析

Charteris-Black的评判隐喻分析理论是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政治语篇的理论范式,它整合了评判语篇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融多种优势于一体:评判语篇分析主要探讨隐喻与社会的关系,以揭示隐喻在特定语境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语用学主要探讨隐喻的作用;认知语言学主要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的系统映射。评判隐喻分析理论在集合诸多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隐喻分析步骤:隐喻识别、隐喻描述以及隐喻解释。具体如下:

第一步,隐喻识别,其包括两个阶段:1)细读文本,辨认候选隐喻,根据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语义张力确定隐喻关键词;2)借助语料库词频统计识别常规隐喻。

第二步,结合文本和语境定性描述分析隐喻语用效果。

第三步,揭示隐喻背后的态度情感和意识形态。

Charteris-Black用于隐喻分析的三个步骤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能够同时从语言、语用和认知三个方面全面描述政治语篇中隐喻的分布规律和认知效果,因而成为了当前评判隐喻分析实证研究的主流(胡仁青、周世清 2017)。然而,该理论在第三步隐喻解释方面还不够深入,忽略了隐喻的具身机制。

概念隐喻 “既不是Lakoff和Johnson最重要的发现,也不是他们最具争议性的发现”(Rohrer 2006)。实际上,认知隐喻理论自提出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构建具身认知这座大厦(范振强 2014)。具身认知认为大多数概念隐喻的始源域都直接来自于人类的身体经验,正是这些源于体验的、具体的、熟悉的、易于感知和理解的始源域为相对抽象、陌生、无形的目标域提供了结构基础。具身认知表现在概念隐喻映射的方向性上,即概念隐喻往往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相对抽象的事物。隐喻的始源域包括身体、身体与物质世界的互动,以及身体与同一文化中他人的互动。经由这些来源所获得的经验(身体经验、物质世界经验和文化经验)构成了隐喻的始源域。认知神经科学也证明了隐喻认知的具身机制,即人类理解抽象概念激活的脑区和理解具体概念的脑区是同一部分脑区,这部分脑区主司人类的感知系统和动觉系统。具身认知是认知科学领域的前沿理论(范振强2014),该理论 “以人为本”,可以帮助评判隐喻分析理论研究者从深层次挖掘和解释政治语篇背后的态度、情感、意图和意识形态,因此在政治语篇分析中应当受到重视。

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

笔者按照评判隐喻分析的操作步骤,对语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文所用的十九大报告语料来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隐喻识别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使用“语料库在线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http://www.aihanyu.org/cncorpus/index.aspx)对自建语料库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接着细读全文,依据隐喻的定义,判断始源域与目标域,找出隐喻表达式,确定候选隐喻。然后在EditPad Pro 7中打开已经分词并标注的处理文本,根据词性与正则表达式搜索隐喻关键词,获得频次、频率等相关数据。第二步,在原文文本中,根据始源域与目标域的跨域映射,甄别并判断这些隐喻关键词在语境中是否具有隐喻意义,据此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关键词。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十九大报告中主要存在8类概念隐喻:旅程隐喻、建筑隐喻、机器隐喻、战争隐喻、身体隐喻、空间方位隐喻、植物隐喻、物品隐喻(见表1)。

表1 十九大报告中概念隐喻的分类

表2 主要概念隐喻类型的使用情况

表2反映了十九大报告中主要概念隐喻类型的共鸣值。在所有概念隐喻类型中,建筑隐喻(31.91%)、旅程隐喻(27.50%)和机器隐喻(15.45%)的使用频率较高,而疾病隐喻、水流隐喻、航行隐喻、动物隐喻、数字图形隐喻等的共鸣值百分比低于1%,故未纳入本文讨论。

图1对主要概念隐喻类型的出现频次进行了更直观的反映。可以明显地看出,8类主要概念隐喻的共鸣值百分比从左至右依次递减,建筑隐喻、旅程隐喻和机器隐喻以绝对数量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建筑隐喻中,隐喻关键词“建设”在语料中出现了163次,约占同类隐喻关键词出现频次总数的62.21%;机器隐喻中,隐喻关键词“推进”在语料中出现了80次,约占同类隐喻关键词出现频次总数的51.61%。

图1 主要概念隐喻类型的共鸣值及共鸣值百分比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十九大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类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旅程和机器隐喻。

1.建筑隐喻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以泥土、石材、玻璃等材料构造出来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十九大报告中,建筑隐喻可以归纳为“社会主义发展是建筑”,如例(1):

(1)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建筑物的建造是一个长期且艰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前提是有稳固坚实的地基,能保证建筑物屹立不倒,而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九大报告中的建筑隐喻将始源域“建筑”投射到目标域“社会主义”中,通过这一具体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来阐释社会主义,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旅程隐喻

旅程是指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一段路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起点、目的地和旅行者)。在旅程中,旅行者要选择正确的道路,以避免走弯路。十九大报告中,旅程隐喻可以归纳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一段旅程”,如例(2):

(2)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旅程隐喻将“路途前进”投射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进”中,把抽象的社会主义事业比作具体的生活中的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坚持不懈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项事业也充满挑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种形象而具体的比喻容易拉近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距离,有助于增强奋斗目标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3.机器隐喻

机器是由各种部件、零件组成的动力装置,是可以代替人力运作的一个整体。其中,每个零部件相互间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所有零部件和谐稳定地运行才能保证整台机器的正常有序运作。十九大报告中,机器隐喻把国家比作一台复杂的精密机器,例如:

(3)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例(3)以亲民、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展示了一个不断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政府形象。

总之,研究结果显示,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概念隐喻大多属于常规隐喻。常规隐喻的使用具有“平易近人”的语用效果,即可以让受众毫不费力地理解说话人的立场观点和意识形态,从而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发展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态度,建构“人际间的同一和同体”(钱毓芳、殷志平2015)。这种隐喻效果可以借助隐喻的具身认知机制加以解释。

近年来,隐喻的分类已经超越了概念隐喻理论刚提出时的分类方式(Lakoff & Johnson 1980)。根据 Kövecses(2010,2015)、张松松(2016)等学者的观点,概念隐喻可分为三个层级:集体层级、个体层级和亚个体层级(见图2)。

图2 隐喻的层级示意图

集体层级隐喻多是人们熟知并日常使用的常规隐喻,用这些接地气的隐喻来讨论抽象问题,容易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常规隐喻为某个集体全体成员所共有,已经成为集体认知的一部分,人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使用,也能毫不费力地理解。这种集体的、常规的无意识隐喻认知方式具体表现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规隐喻话语的使用。十九大报告中各种常规隐喻的使用,正好与人们共享的集体思维模式相互印证,因此,更容易引起共鸣。比如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时,报告指出,“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提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时,报告指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些集体层级隐喻的使用使得习近平同志的话语“如同拉家常,娓娓道来,看似波澜不惊,但群众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质朴的实话一下子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同时充分显示出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的平实、亲和的人民领袖形象”(钱毓芳、殷志平 2015:41)。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等级突显假说(Giora 2003),认知主体在处理话语理解时,意义的突显程度决定了该意义本身是否首先被激活,且意义的突显程度受到常规性、频率、熟悉性或原型性的影响。心理学实验显示,隐喻越常规、熟悉度越高,受众在理解时需要付出的认知消耗越少(Giora 2003;刘正光2005)。那些突显等级较高的隐喻的生成充分考虑受众的认知规律,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能使得话语具有形象生动的沟通效果,十九大报告引起人们的和谐共鸣也部分得益于此,同时,其中的一些经典也最终成为了人们的口头流行语。

个体层级隐喻是对常规概念隐喻的创造和发挥,在话语层面体现了创新性,能使话语生动而不枯燥,体现了平易近人、为受众着想的交际初衷。十九大报告虽然有创新隐喻,但与文学作品中的新奇隐喻不同。这些隐喻是在常规概念隐喻系统基础上的发挥,它们背后的集体层级的常规隐喻仍然在发挥作用,因而能有效唤醒受众的集体认知。习近平总书记“为了表示两个国家之间的密切和友好关系,对于地理上邻近的国家,用‘邻居’作比喻,对于地理上距离较远的国家,则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对于地理上邻近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同时用‘邻居’‘同志’‘伙伴’‘朋友’”(钱毓芳、殷志平 2015:38),这些隐喻表达就是在常规概念隐喻“国家是人”(文秋芳2017:2)的基础上,在话语层面生成的创新性话语隐喻。虽然这些隐喻表达在话语层面上比较新颖,但是人们理解起来毫不费力,而且容易产生认同,其理据依然是它们能唤醒集体认知中的常规概念隐喻。

(4)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牛在农耕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心中形成了独特的牛文化。而在跟牛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关于牛的百科知识,这些人们熟知的知识可以用作隐喻的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形成概念隐喻。如汉语有“孺子牛”“力大如牛”“牛脾气”“初生牛犊不怕虎”“对牛弹琴”等,英语中有“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不畏艰难)、“calf love”(早年初恋)、“wave a red flag in front of a bull”(自找麻烦)、“bull’s eye”(问题的关键)、“as strong as a bull”(力大无穷)等。普通受众凭借熟知的与牛打交道的经验都知道,牛鼻子是控制牛的关键环节,耕牛在幼年时候便被穿鼻上套,为人类服务。用“牛鼻子”来指称事物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层面的常规概念隐喻,但例(4)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比喻为“牛鼻子”,则是一种新颖的用法,其以常规概念隐喻为基础,不但易于理解,而且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亚个体层级隐喻直接源自人们的身体和身体经验:

其一,身体原理。认知神经科学认为,躯体感觉皮质在记录情感时会产生躯体标记(somatic marker),这种标记长期保留在躯体中,负责对情感进行评价(Damasio 1994)。大脑中有两条具有不同神经传递素的情绪通路:多巴胺回路主司快乐、满足等正面情绪;去甲肾上腺素回路主司恐惧、焦虑和愤怒等负面情绪。交会神经通路是靠躯体标记来激活的,躯体标记允许故事中恰当的情绪产生,它们是主司日常经历中情感内容的连接回路。情感内容可与故事连接产生情节剧,即具有情感内容的故事(Lakoff 2008;汪少华 2004: 32)。

(5)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脊梁”是身体的一个部位,人们通常在高兴、清醒、无畏时挺直脊梁,而在萎靡不振、睡觉或怯懦时表现出蜷缩状态。因此,“挺起精神脊梁”承载“感受意”(范振强 2015),能够让受众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共产党人那种面对挑战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气节和风骨。再比如:

(6)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例(6)运用身体隐喻昭示了一种敢于向自己开刀的果敢气概,掷地有声地宣示我们党在反腐问题上的坚强意志。这些直接与身体有关的隐喻的使用能够唤起受众的相应情绪,让受众有切身体会,从而增强了话语的感召力。

其二,身体经验。使用频率较高的建筑、旅程和机器等隐喻的始源域都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具有大致相同的身体构造,而建筑、旅程和机器等都是普遍存在的事物,人们凭借大致相同的身体构造与这些普遍存在的日常事物互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们可以将这些大致相通的经验投射到抽象认知域,所形成的概念隐喻自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共通性,不同文化的受众在理解此类隐喻时都会激活这些相通的体验,因此,不同文化的受众都容易感受到“平易近人”的语用效果。十九大报告中,“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等源于身体经验的亚个体层级隐喻收获了相当高的认同度。再如:

(7)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例(7)把整个国家比喻为一个共同体,即整个国家仿佛是一位站在广袤土地上的巨人,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吸取“文化养分”;中国人多力量大,有“磅礴之力”;大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施展拳脚做事业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基础,前行也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些隐喻的始源域都是人们凭借身体获得的基本经验,其中统括全段的主要是旅程隐喻,旅程隐喻背后的身体机制是“路径意象图式”(PATH image schema)②例(7)还涉及“力图式”(FORCE image schema)等,限于篇幅,此处不赘,参见王寅(2007: 191)。。所谓意象图式指的是人类的身体运动、对物体的操纵和感知互动中反复出现的样式,如果没有这些样式,我们的经验就将变得一团糟,无法理解(Johnson 1987:xix)。意象图式源自身体的感官经验,“本身不需要任何解释,它本身就具有意义,当被激活时,就可与范畴或概念相对应,意象图式结构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王寅2007:178)。人们对于“沿着道路,身体营养充足、充满力量,道路明确、宽广且基础牢靠,动力十足,最后完成目标”这样的旅程概念隐喻耳熟能详,从中很容易推知:特定的建设目标是旅程的“终点”,报告中传达的是达到终点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报告通过隐喻表明当前这些条件都是具备的,因此只要迈开步子,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到达旅程终点——实现目标。这样的隐喻容易形成强烈的情感趋同,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

四、结论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崇尚自由开放的公众形象,而且还塑造了一整套令人耳目一新的话语体系。作为政治语篇的最新典型,十九大报告的语篇特色之一便是大量使用了隐喻。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具身认知的前沿成果,对十九大报告中的隐喻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解释。研究发现:1)报告中的隐喻,有的直接基于常规概念隐喻,通俗易懂;有的是创新隐喻,话语清新,但始终动态呼应受众的常规集体认知;2)这些始终考虑受众心智状态和认知规律的隐喻话语,体现出“平易近人”的认知效果;3)集体认知是集体所有成员基于身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经验积累,领导人讲话时以受众经验和认知方式为基础生成的话语会更接地气。研究同时表明,具身认知是十九大报告中“平易近人”的隐喻背后的深层机理,语篇隐喻分析理论需要重视具身认知机制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运用该机制能够拓展隐喻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深入揭示隐喻语用效果的认知机理。

Carver, T. & J.Pikalo.2008.Political Language and Metaphor:Interpreting and Changing the World[M].London: Routledge.

Charteris-Black, J.2004.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Damasio, A.1994.Descarte’Error:Emotion,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M].London: Vintage.

Goatly,A.2007.Washing the Brain: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M].Amersterdam:John Benjamins.

Giora,R.2003.On Our Mind:Salience,Contex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M.1987.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Koller, V.2005.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ocial cognition: Evidence from business media discourse[J].Discurse & Society16(2) : 199-224.

Kövecses, Z.2010.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övecses, Z.2015.Where Metaphors Come From[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2008.The Political Mind:Why You Can’t Understand 21st Century Politics with an 18th Century Brain[M].New York:Penguin.

Lakoff, G. & 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hrer, T.2006.Three dogmas of embodime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cognitive science[C]//G.Kristiansen & M.Archard(eds.).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25-126.

Wodak, R.2006.Medi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society: Assess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in CDA[J].Discourse Studies8(1): 179-190.

范振强.2014.具身认知视域下转喻的动态构建机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范振强.2015.关联理论视域下隐喻的感受意——兼论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5):8-13.

凤群.2013.隐喻和政治神话的实现:美国总统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从里根到奥巴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 18-22.

胡仁青,周世清.2017.批评隐喻学对中国政治语篇话语功能构建的阐释力[J].经营管理者 (29):382-383.

纪玉华.2007.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刘正光.2005.隐喻理解模式研究述评[J].英语研究 (3):1-8.

钱毓芳,殷志平.2015.习近平话语创新实践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5):36-42.

文秋芳.2017.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J].外语学刊 (3): 1-6.

汪少华.2004.美国政府赖以生存的架构与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 (4):30-34.

王小芳.2016.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2007-2016)[J].英语广场 (3):32-36.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1-18].http://cpc.people.com.cn/.

张松松.2016.关于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1):117-126.

朱红英,吴唯.2016.从批评隐喻分析视角浅析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5): 63-67.

猜你喜欢
平易近人旅程评判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海参崴的旅程
词语聚焦
领导干部讲话怎样“平易近人”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用与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