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

2018-07-12 15:20李兴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账目分摊会计制度

李兴标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产生的背景是由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事业单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很难满足各方面要求,因此,财政部修订颁发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而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市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基建并账的基本原理

新制度下的基建并账的基本原理是:将本期基建并账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各类经济事项和业务所涉及的基建并账本期发生额也需要经过全面的分析,处理方法需满足新制度要求。各类经济业务的基建并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应以《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为参照,至少一个月核算一次,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后,并入新制度相关会计科目。

二、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的特点

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会计核算、项目投资管控、概算工作、项目合同管理等。在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工作中,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往往会进行单独建账,独立于基本的会计并账体系之外。

1.真实性

基建投资的收入核算方法都是通过专户核算,并将相关资料一并保存。这种方法能够更加详细的体现所反映的事实,同时向相关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复杂性

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是一项耗时时间长、包含问题多、繁多琐碎的工作,它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审查核对。同时,基建并账会计核算问题与项目工程是同步进行的,这就更增加了基建并账会计核算问题的难度。

3.相对稳定性

在基建项目核算过程中,在工程竣工或者办理交接手续之前,固定资产不变、不增加也不减少。增设固定资产,一般发生在竣工和交接手续全部完成后。

三、新制度对基建并账的影响

由于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既要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为依据,同时还要以《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依据。以月为单位,即每月都要实行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另外还要将基础建设账目的相关数据存入到事业单位的会计总账中。由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产生的新的基建账目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基建账目游离于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之外的问题,当前基建投资项目决算前形成的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同时也被解决了。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使事业单位整体更好的发展。

四、当前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工作对账难和解决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政性质的事业单位的常态就是上级委任几个下级共同完成项目建设,换句话说,下级代替上级进行项目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基建工程项目立项、资金支付方式的影响。在这种完成工作的方式的影响下,一个项目的基建并账会计核算资料由多方单位经手,且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这过程中,难免有些单位发生财务和管理人员的变更等情况。更有甚者,常出现错记、漏记,重复记录的问题,这更是增加了单位基建并账会计对账难度,不利于对账工作的顺利进行。

面对这一问题,首要工作就是加强会计工作管理。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在任一环节都要对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到具体,端正工作人员态度,在日常记账过程中,按照约定适当的对账周期,进行一周、一月或一年核算,那么在比对基建项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除此之外,若在记账中发现错记、漏记等问题,可以对负责的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处罚。同时,对员工定期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培训,可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其工作效率。

2.“拼盘”项目成本分摊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一般情况下,基建账目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政府拨款,另一方面是事业单位自己筹集的资金,这种基建账目就被称为“拼盘”项目。由于不同的资金来源,造成了这类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的成本分摊更加困难的现象。在原来的会计核算制度中,基建核算往往在前期是将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进而录入不同项目中,在结算时,再进行二次分摊核算。而新的制度则改变了基建项目并账管理方式,常采用双轨式并账管理,而在会计总帐中,基建项目的明细核算混乱,有时候会出现交叉状况,影响了基建项目单独核算的准确性,也不利于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控制成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能明确区分的成本进行明确记录整理,这样进行会计核算时,能够一目了然,有根有据,才能使基建会计核算精细化程度得到提高。在“待摊投资”科目中,就可以比照《待摊投资明细表》,一个一个项目进行核算,再结合项目实际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由项目资金的性质不同,测算最佳均摊标准,这可以解决无法准确计入到建设项目中投资支出的问题。例如,测算建设项目中建筑面积、建设工程量等,以此为标准,找出各个方面所用资金,解决了基建项目中成本分摊困难的问题。

3.核算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基建项目的结束后都会形成一定的固定资产,而对于这些资产的计算问题,在新制度中,提出了“虚提折旧”方式,这主要借鉴了外国先进经验。因此,在计算固定资产时,就是要按照固定资产的全额正式计入支出项目中,这个方法不仅仅使会计工作中的预算管理更加准确,同时还把资产由于时间的损耗考虑在内,充分体现了资产逐年损耗的财务管理。但它也有一定的弊端,当有基建项目的投资时,支出项目无法及时计入大账,项目的收入和支出也很容易打破平衡,资产成本补偿也会受到影响。

若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补偿问题时,可以在会计核算中记录固定资产的在开始建造时的价值和现在价值,兼顾预算和财务管理。同时,对基建项目中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提折旧”处理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另外,还可以将累计折旧摊铺入支出金额与增加的“事业基金”相互抵消。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善了基建并账会计核算体系,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加强管理、核算精细化等解决办法,同时,加大全面有力日常财务管理监督,内外监督、多重监督的力度。这些都是总结了一些实践工作经验得出的,为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工作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1]王群英.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核算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6):48-49.

[2]杨宏菊.论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会计处理[J].财会学习,2017,(13):103-104.

[3]张济新.浅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23-24.

猜你喜欢
账目分摊会计制度
考虑公平性的两阶段系统固定成本分摊DEA模型
算盘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日媒称联合国维和出钱 中国超过日本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共同配送下成本分摊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
中小企业会计账目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