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思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 合肥 230011)
心力衰竭是指因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情况[1]。慢性心力衰竭则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患者发病后可稳定、恶化或失代偿,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并且死亡率较高[2]。本研究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1~79岁,平均(62.854.19)岁,患者病程2~15年,平均(7.911.5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12例。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62.744.28)岁,患者病程3~14年,平均(7.861.6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22例,Ⅳ级15例。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得到及时治疗。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中存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和肿瘤的情况;并排除患者中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情况。
对照组以常规疗法完成对患者的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胆固醇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体液潴留进行纠正等。
以常规疗法联合他汀类药物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让患者口服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本研究中主要使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的用药方法为20 mg/次,1次/d,瑞舒伐他汀的用药标准为5 mg//次,1次/d,药物均于患者睡前顿服,连续治疗6个月时间。
对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形态及心功能指标,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对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和住院次数进行统计。左室形态及心功能指标主要是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在温度适宜且空气流通的环境中,由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完成,主要是让患者连续步行6 min时间,然后对其步行的距离进行测定,住院次数是指患者治疗后再次住院的次数。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检验用t检验完成,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统计数据可知,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形态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2.7409,2.3382,2.6111,P=0.0134,0.0311,0.0177)。见表1。
表1 治疗后左室形态及心功能指标(±s)
表1 治疗后左室形态及心功能指标(±s)
组别 LVEDD(mm) LVESD(mm) LVEF(%)实验组 50.08±3.72 65.14±3.80 49.53±4.16对照组 54.93±4.18 68.97± 44.07±5.14 t 2.7409 2.3382 2.6111 P 0.0134 0.0311 0.0177
试验组治疗后血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2.8760,2.5632,13.2584,P=0.0101,0.0196,0.0000)。
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7.1318,5.6364,P=0.0000,0.0000)。
临床上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较多,其中冠心病、高血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后会因为运动耐力下降而呼吸困难和乏力,因体液潴留而出现局部水肿,并且会有各种基础疾病的相应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
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主要以利尿、强心、扩血管等为主,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但对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效果较差,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4]。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让患者的左室形态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脑钠肽等的水平,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5]。
根据他汀类药物的药理学研究,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让心肌细胞受到的影响减弱,从而促使心肌细胞功能的提升;同时,其能有效促使骨髓血管干细胞的活力提升,让心肌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得到促进,从而提升患者的左室射血能力;另外,其能通过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含量的调节,让患者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得到改善,促使患者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提升;最后,其还能对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6]。
本研究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形态和心功能、血浆相关指标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和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