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戏曲史分析古典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涵

2018-07-12 15:31斯日古林闫鹏飞杭锦旗乌兰牧骑0174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剧作家封建礼教岳飞

斯日古林 闫鹏飞 (杭锦旗乌兰牧骑 017400 )

戏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独创的戏剧文化。说到戏曲我们就想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形态: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迄今为止,中国戏曲还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古典戏曲是我国封建社会里的一种样式,绝大多数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打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利用戏曲为自己的阶级歌功颂德,宣扬正义之气。例如“公案戏”不同程度的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颠倒残酷,歌颂了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但有一些剧目染上了“人治”社会的色彩,希望老天爷能做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婚恋戏,对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门当户对作出了猛烈的对抗,绝大多数的戏曲接受了中状元、奉成婚的套路,有的还选择让抛弃的媳妇接受丈夫的行为。

戏曲艺术是封建社会平民化的产物,大多数戏曲作家的身份低下,贫穷卑微。戏曲的观众也是一些没有文化的劳动人民。统治阶级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也组建过许多宫廷戏班,每逢过寿、办事以及节假日进行演出。总的来说,戏曲与上流社会联系还是不够密切。戏曲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绝大多数的统治者还是歧视戏曲,对戏曲进行破坏。通过对封建社会戏曲的研究发现,戏曲不是少数人的爱好,而是让劳动人民抒发情感、欣赏戏曲的内涵精神。古典戏曲虽然与古典诗词出现在同一时期,但它又与那些高雅的贵族艺术精神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一、 古典戏曲传递正能量、对民族气节的赞扬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传统和重节操的伟大精神,认为一个人的节操比生命还重要。在古典戏曲中,虽然有一些剧目是宣扬一些封建迷信、不良思想的,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戏曲还是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所畏惧等伟大的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民族历来对周边地区的相处原则,就拿修筑长城来说,我们修长城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御。在古代会的战争里,我们也会有一些英雄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祖国,不怕牺牲自己。戏曲编剧们对他们的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塑造,如穆挂英、岳飞、花木兰的许多高大的英雄形象。

从安史之乱到满清贵族的侵入,我们的封建社会在也从顶峰到了低谷,救国的思想深深的刺激了广大人民,拯救民族已成为当时的主题,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也在人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曲艺术者们同样要通过戏曲的形式把这些英雄人物展现在大家脑海里,传递他们所表现的正能量,激发更多的爱国志士。例如《精忠旗》作者在一开场就写出了主人公岳飞的危险处境,岳飞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计较个人利益,而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岳飞虽然是被迫撤军,但他已经和卖国投降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剧本里,剧作家使他的精神更加的突出!木兰替父从军表面上是在尽孝,但我们深刻的分析一下,就知道木兰是担忧国家的存亡,男扮女装,行走边疆,表现了她崇高的爱国情感。

说完了正面人物我们简单地谈一下反面人物,千古罪人秦桧作为叛徒,残害英雄和人们,达到了敌人所达不到的目的。他们的行为同样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剧作家们通过对这些反面人物的描写,从另外一个角度赞扬了民族的节气。

剧作家除了塑造一些武将之外,还塑造了一批文人志士,如苏轼、王昭君、李香君等。这些人物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们同样富有崇高的节气。这些剧目对弘扬民族正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元杂剧《汉宫秋》歌颂了王昭君为国而死的爱国精神。主人公王昭君为了国家大大业,主动要求和番,行到番汉交界处,她用一杯酒向南浇奠,痛别祖国,最后跳入江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节气。

在古典戏曲史上,有很多歌颂著名的民族英雄或者忠臣良将,如“岳家军戏”、“杨家将戏”、“包公戏”等等,剧作者想通过这些作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并且要激发我们对古代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二、 古典戏曲对民间道德的作用

有人把戏剧舞台称为“道德法庭”,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的辨别美、丑、善、恶。我也可以说古典戏曲舞台主要是以民间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和社会。古典戏曲的大多数观众是贫穷的人民,而戏曲的艺人大多数是民间流落的妓女。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且有严格的限制,嫁夫从夫,夫死从子。在女性中,妓女和侍女的地位最低。前者是男人的性工具,后者是男人的干活工具。戏剧家们对女性的塑造同样具有极大的热情,对她们的悲惨处境给予同情和怜悯,对她们的品行进行歌颂。例如《桃花扇》里的妓女李香君虽然是妓女,却令人佩服。只有28岁的李香君得知身上的穿戴都是来源于阮大铖之手,又听了侯方域这番是非不辨,认敌为友,她十分生气,脱掉身上所有的穿戴。这也说明妓女们具有崇高的节气。

妓女们具有如此高的节操,那么广大的贫女们就更不用说了,《窦娥冤》中的窦娥,宁肯自己受罪,也不愿意连累婆婆;《张协状元》里的王姑娘,即使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苦,却十分同情书生张协。在古典戏曲的舞台上,剧作家们把一些小人物描写的聪敏机智,足智多谋。让他们的形象与封建统治者、地主形成鲜明的对比,《西厢记》中的红娘、《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望江亭》中的谭记儿等,他们的聪明过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样剧作家们也塑造了一些穷书生进举得官后立即抛弃原来的妻子,娶有权有势加的姑娘,背叛自己贫穷的家庭,甚至有的忘恩负义,不认爹娘。有的甚至将自己的前妻杀害铲除拦路虎。《张协状元》中的张协就是背信弃义的“流氓”,王姑娘为了他能够去京赶考,变卖了自己的秀发,张协考中状元之后,竟然去暗算王姑娘。

戏曲艺术家们对我国封建社会的认识非常的清楚,还对善恶做出了裁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思想能够表达劳动人民的最高愿望,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剧作家一般不给观众留下任何遗憾,而是让观众在戏曲中满足愿望,让人们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精忠旗》中的秦桧夫妇、爪牙张俊等小人,弄权误国,残害百姓,岳飞一家全部被害,而秦桧一伙却“怡然自得”,然而岳飞等忠诚的冤魂化成厉鬼,揭发真相。岳飞则由玉帝封为天曹真官,他在地府亲自审判了秦桧。戏曲舞台上的清官是经过剧作家们改塑的形象,他们是人民群众的父母官,是社会的良心。例如包公的形象,在现存包公的戏里,只有少数作品是包公断偷盗案、奸淫案,大多数是与大贵族、大地主进行斗争。在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必然会把惩恶扬善寄托在清官的身上,剧作家们通过描写清官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三、 古典戏曲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封建礼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命脉,它不但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而且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没有封建礼教也就没有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对人们的婚姻束缚突出的最为明显。剧作家们也在这一领域作了很多的作品。古典戏曲对闺门之礼作了猛烈地抨击。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男女之间不能随便的交往。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对封建社会的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杜丽娘不是死于封建礼教对爱情的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渴望,是灭绝人的自然天性的闺门之礼使其爱情成为一种不道德的现象,这种现象只能在梦境里实现愿望,所以梦境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丽娘的极度亢奋说明了封建礼教的冷酷,正是这冷酷夺走了丽娘的青春和爱情。

封建统治者们把婚姻看作是一桩买卖,来扩大自己的家族势力。广大劳动人民对这种低微的观念十分的反感,要求打破这种不合理的限制,丢弃这种腐朽的思想。古典戏曲家大多数处于社会的底层阶段,其大多数作品都与人民的思想息息相连。在我国古典戏曲剧目中有大量的作品对这一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总之,古典戏曲不仅有形式上的美学价值,还可以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之情,首先是古典戏曲所反映的内容情节和所塑造的人物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典戏曲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封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善、忠、义、孝,教人追求美好的爱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余从,周育德等.《中国戏曲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 杨恩寰,梅宝树.《戏曲艺术》.人民出版社,1999.

[3] 何立.《百科辞典》.学苑出版社.

[4]刘彦君,廖奔.《中外戏剧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剧作家封建礼教岳飞
剧作家王辉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SCENE CHANGE
岳飞,我想对你说
岳飞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