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750000)
对于一场舞蹈表演来说,精湛的表演技巧是其前提要素,浓厚的情感内涵则是舞蹈表演不可或缺的灵魂。
演员的工作是表演,是在舞台上创作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演员则是以自己具体的舞台行动把作品想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当众展示出来从而完成整个舞蹈作品。当一名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技艺出众时,台下的观众将会为其表演活动所牢牢吸引,并且其所进行的舞蹈表演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舞蹈表演者在舞台表演过程之中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将让观众念念不忘。因此,舞蹈表演者要注重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舞蹈修养,让自身的舞蹈造型更为优美、身体更为舒展以及动作更为娴熟,以便在舞蹈作品当中呈现出更完美的表现。
从舞蹈表演的艺术性角度来看,其不但是舞蹈表演者通过自身优美的舞姿和动作带给台下观众以美的享受,同时亦能够通过其舞蹈表演活动为观众营造出优美的艺术情境。有鉴于此,舞蹈表演者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舞蹈动作的标准、到位和规范,如若仅仅满足于此,则其表演过程堪称是机械的以及毫无美感可言的。舞蹈表演者的表演应当立足于诠释角色的内心情感,而不是单纯地向观众炫技。有鉴于此,每一个舞蹈表演者都应当确保自身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之中能够将充沛的情感融入于自身的舞台表演之中。
第一,从内涵的角度来看,舞蹈情感主要是指舞蹈表演者在充分领悟角色情感的基础之上,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于其所表演和诠释的角色之中,进而以此带给观众美的体验。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其将主体所具有的情感界分为三种形式,这三种情感形式分别是理智。道德以及美感。情感的表现是指将内部情感通过某种形式呈现于外部,以影响和作用于他人。情感表现方式不仅由一种发泄本能转变为一种表现手段,而且不断地分化和丰富,变得更加微妙和精巧。艺术中的情感表现有区别。它是在生活中的情感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种种艺术形式的加工改造变得更加美好,不仅达到了情感表现与交流的目的,而且还给人一种美得享受。
为了能够以最为理想的方式实现对情感的展示,这便要求每一个舞蹈表演者应当把握好理性同感性之间的关系,唯有这样,方才可以确保自己的表演活动能够更具艺术感染力。具体而言,(1)在那些对舞蹈技巧要求相对不高且角色情绪较为平稳的作品之中,情绪同律动会多次重复出现,因此,在表演这样的作品时,无需舞蹈表演者过多地展示角色的内心变化,同时在舞蹈技术要求方面对表演者也要求不高。在演绎这些作品时,舞蹈表演者要确保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以便能够将自己完全代入到所演绎的角色之中去。(2)在那些律动较强、对舞蹈技术要求较高且角色情绪变化较大的作品之中,舞蹈表演者应当把握好技术要点。因此,对于这类舞蹈演员应在控制好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强情感的表现,在表演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到舞蹈角色中,尽量展现舞蹈的情感内容。
当主体的情绪发生变化时,这种内心情绪的波动将通过其面部表情的变化而直接作用于外。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其应当在平日的训练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面部表情练习,如若舞蹈表演者对此不加注意,只是埋下头来苦练自己的舞蹈技艺,则即便去拥有着高超的舞蹈技艺,也会因为面部表情的空洞,而无法让其表演活动得到观众的认可。有鉴于此,舞蹈表演者要在重视自己舞蹈技艺练习的同时,加强对自身面部表情的练习,并注重实现技艺同表情的统一。在舞蹈表演者对自己的面部表情进行训练时,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在练习中要配合自己的舞蹈动作进行面部表情训练,如此才能够让自己的表演栩栩如生。 同时,表演技巧与内心情感和谐统一中的面部训练还要有针对性。要让舞者学会用头、用嘴巴、用眼睛演绎不同的面部表情。比如舞蹈人物愤怒时,不但肢体动作要硬,要有力度,舞蹈演员也要做出相应的或瞪圆眼睛或凶神恶煞的表情。而如果要表达惊吓的表情,舞蹈演员要适时张开嘴巴或者用手遮住眼睛。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之中,如若舞蹈表演者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灵动的双眼,则其表演将大获成功。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变化主要靠眼睛来彰显出来。 坚持表现技巧动作和眼神训练的和谐统一讲究的是舞蹈演员感受、身体、眼和气的协调,这是舞蹈的精髓所在。通过眼神发出信息,能够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舞蹈角色的内心情绪,同时,它能够让观众与舞蹈演员之间形成一种无声的交流。既要保持动作的干净,也要直接用眼神传递感情。
作为舞蹈表演这种艺术活动而言,表演者不但应当掌握娴熟、高超的舞蹈技艺,同时亦应当将角色情感完美地诠释和展现给台下的每一个观众。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则意味着舞蹈表演者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之中既要重视自身的舞蹈技艺的不断提高,同时亦要加强对自身的面部表情持续训练,并确保自身在表演过程之中能够实现面部表情变化同舞蹈技巧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自身所进行的舞蹈表演活动能够给台下的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