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650500)
世界建筑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二战后国际环境的和平稳定,给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条件,但是二战战后国际主义风格几乎垄断了整个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世界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渐消退,以往具有人情味的建筑日渐消失,而眼下中国的建筑是受其影响最为深刻的国家之一,中国建筑要么是照搬国际主义的西方风格,要么说要做一些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结果却又照搬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我认为这两个方向都是错误的,太过于片面,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和时代发展的洗礼,我认为我们最终要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仅为了表现建筑师的能力,更是优秀建筑产生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以后的设计创新中,必须以人为根本,还要重视建筑设计理论创新,它包括建筑的功能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形态创新以及建筑的理念穿心,将建筑设计融合到城市设计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设计创新与发展。
18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部分的国家仍旧处于比较落后的农业经济阶段,各国大都沿袭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传统,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存在两种不同的建筑:第一种是权贵的建筑;第二种是百姓的建筑,二者之间相差悬殊,不仅是建筑本身的不同,也代表着但是阶层的固化以及地位的悬殊。其中由于法国的古典主义的复兴,英国的新哥特主义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折衷主义三个流派均具有鲜明的 代表性。
19世纪下半夜的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发起了,并且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工艺美术”的最主要代表人和奠基人是英国的设计家——威廉-莫里斯代表作品是红房子,并且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由艺术家领导的设计事务所。这两种运动风格的背景却表现的惊人的像是第一:都反对工业化风格和维多利亚风格。都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中吸收创造的营养,特别是植物和动物的纹样是他们创造的主要形式动机,都反对机械化生产,反对直线,主张有机的曲线。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建筑运动爆发了,它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发生,是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20世纪开始时期,西方各国都进入资本主义成熟发展阶段,西方大部分国家完成了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城市成为大部分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形成一种新的生活结构。主要特点包括功能主义、形式上提倡标准化原则、反装饰原则、注重空间考虑以及设计对象的成本。
“国际主义”运动是“现代主义”通过美国在全球的传播和变化,国际主义风格时期的建筑,以史密斯的“少则是多”的原则为主。推崇极简主义。
今天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以下世界建筑史的的一个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去看待这一发展,为今后的建筑创新打下基础。
从建筑历史的发展来看,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如今的发展可以看出,建筑风格由简至繁,又繁到简,最终回归到人类最真实的意愿和诉求,设计是以人的需求而产生,自然其最根本的精神也便是“以人为本”,这才是建筑创新设计的灵魂所在。在建筑的设计中,我们不仅要继承,也需要创新,创新才是时代进步的最大的动力,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模仿抄袭古代建筑的外在形式以及特征,而应该深入的去理解先辈门对建筑的所赋予的意义,去运用其中的道理以及更深层的文化意义,把古代建筑中优秀的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帮助我们更加努力地为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从当地的环境出发,要以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为设计基础,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与自然共存,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自身的艺术特点,以及对历史文化、文化传承、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认同以及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密度也逐步增加,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人力资源向城市涌入,导致城市的发展以及负担也越来越重,从而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而自然资源的不可再造性质决定了人类必要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极大的行业,更应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建筑设计应当重视环保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创新,重视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开发,同时应当注重环保材料合理化,最大化利用。其次,建筑设计应当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可以提高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最后,在技术上,可以不断的加快建筑技术的创新,如开发出低价高质的材料,这样就有效的节约了建筑成本又达到了建筑高质量的要求。
建筑设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归根结底,建筑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好的设计就应该是住进人们的心里,而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因此坚持创新,以人为本才是设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