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与体会

2018-07-12 13:32:56张文莉张建萍陈尚龙巫永华于楠楠
科技视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无机

张文莉 张建萍* 陈尚龙 巫永华 于楠楠

(1.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2.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18)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的课程[1-3],这门课程不仅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近化学专业如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材料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4]。 因此,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5-9]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做到重视基础内容,敢于摒弃、整合旧内容,及时补充新理论知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随着近年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10-12]教学现状如下。首先,该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往有所减少,目前我校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有64学时 (不包括实验)。课时数减少的同时食品专业所需的相关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学难度。其次,我校食品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除了高中时期专门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同学基础稍好,其他同学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再者,该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开设在大学的第一学期,该课程与“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最后,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好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教好和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食品专业新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积累和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本课程的教学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来说,该课程总体教学的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要求,提出教学目标,以此来安排合理的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从几个方面谈谈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教学的体会[13-18]。

1 教学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和实验课为辅。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现总学时 64学时,每周 4学时。课程教学开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相关化学知识学习状况:该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过,但不够系统和深入,除非参加过竞赛的同学。所以说,学生整体化学知识薄弱。鉴于现状,整个课程中无机化学部分比例稍大,占36个学时,分析化学占28个学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课程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其次,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课程中知识的重难点明确掌握,课后作业题独立完成。再者,涉及该课程的具体内容有:让学生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是以 “加强理论基础知识,重视实验操作,联系实际问题,反应科学前沿”作为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大多数知识点,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中又会在更深的层次上重复。那么如何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突出知识体系的主干,不讲或少讲与食品专业后续学习无关的部分,重点讲授基本的、容易混淆的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和系统。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理论与实验和实际的结合。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化学的学习,二是,分析化学侧重于分析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两者都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际生产。通过增加“应用实例”,比如:测定三聚氰胺中蛋白质的含量或麦芽糊精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再次,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反应科学前沿,具有先进性。满足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教学方法

在课程开课之前,通过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新生调查可知,不同地区中学化学课开课情况以及掌握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接触到化学实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地位和用途。该课程是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分支的结合。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还能创造新的物质世界。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将有助于我们对原料的筛选,对工艺流程的控制以及对食品质量的检测。该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后续“食品分析”“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在将 来从事食品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领域、各部门工作时都颇有益处。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突破重难点。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增减。但是,基本知识、反应、公式和实验都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布置成思考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能自导自演,要做到与学生互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及时的进行反馈点评。增加课堂提问和练习的力度。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布置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3)认真的备课,做到有备而去。讲授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讲课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有快有慢,循序渐进。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运用好教材,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知识没必要讲的太细太繁。

(4)理论课的学习一定要与实验课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也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结合实验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比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铁样中总铁的含量,来巩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此外,通过实验也能够训练学生正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大学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相对不多,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该课程。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如概念类、原理类、反应类、方法类、浓度类和计算类等。辅导结束后,学生要继续做题进行巩固,达到真正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4 教学体会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要以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为中心,使学生具有系统完整的化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虽然新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的求知欲强,只要善于引导,教学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把该课程学好,并具备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该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课,新生刚进入大学的象牙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努力学习,这也为教师上好课打下基础。当然,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方面:(1)制定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上课不准迟到,有事必须请假,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及时认真完成。(2)可以定期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为中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也如此,一切教学都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对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价。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及时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薛德平.《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教材的编写体会[J].中国 大 学 教 学,2007(03):94-96.

[3]胡宗球.创新人才培养与无机化学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03):25-27.

[4]薛斌.近化学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大 学 教 学 ,2016(11):88-92.

[5]吴建成,陈平,李志林.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的主线 [J].大 学 教 育,2016(7):17-19.

[6]何金环,连艳鲜,王永芬.应用型本科动物生物化学核心课程建设[J].生命的化学,2015,35(3):438-441.

[7]连艳鲜,何金环,索江华,李祥.提高应用型本科《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J].高 教 学 刊 ,2017(23):131-133.

[8]邓详宜,李婵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体会——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J].生命的化学,2014,34(3):419-422.

[9]张鸣放.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3):1-4.

[10]郑兰荪.我教大一化学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4-5.

[11]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热萨莱提·伊敏,尹学博,木合塔尔·吐尔洪.高校非化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6,37(24):45-49.

[12]刘金库,王书玉,卢怡,张敏.高中课改后工科基础化学教学面临的困惑及应对[J].大学化学,2012,27(04):14-16+19.

[13]张华山,郭小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体会[J].中 国 大 学 教 学 ,2013(10):49-51.

[14]朱亚先,黄荣彬,林丽榕,郑兰荪.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36-37.

[15]熊艳,方申文,邱海燕,朱元强,闫立伟.如何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117-118.

[16]孙丽平,庄永亮.在食品专业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生物无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1):212-217.

[17]李霄云.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53-54.

[18]袁丽,袁铭宇,甘子玉,李琛,高瑞昌.结合教学谈食品专业学生如何学习“生物化学”[J].农产品加工,2017(23):74-75.

猜你喜欢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无机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石材(2020年9期)2021-01-07 09:30:04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2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研究
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定位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浅论《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期)2016-03-11 08:05:48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教育(2016年2期)2016-03-08 00:47:44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