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76001)
《党的女儿》是我国一部民族大型歌剧,创作于1991年,由同名文学剧本改编,由阎肃编剧,由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人作曲,由总政歌舞团担任演出,1991年首演,之后全国各地上演100多场。该歌剧总共分为六场,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和她的同志们平凡而伟大的故事。马家辉是歌剧中的一个亮点,把握好人物的形象与演唱处理是塑造一个反派角色的关键。
第一从外貌上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认人物形象,首先马家辉一出场,叛徒的形象就映入观众的眼帘,留着汉奸独有的中分头,身着一件白色大褂与一条黑色的布裤,笑起来一口大黄牙,从头到尾都是一副阴险狡诈的嘴脸,外貌的独特使得人物的形象在观众心里先入为主,更能有助于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不光是对观众,对演员自身也都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经过装扮的演员能更好的去诠释人物的形象。
第二从神态上来看,总体上来说马家辉是一个叛徒形象,所以一直在剧中就没出现过正直阳刚的那种神态,反而一直是一种狡猾的嘴脸。但是叛徒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反映出的神态也是不同的。歌剧中的马家辉的神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生怕被别人发现自己身份时,例如在田玉梅死里逃生刚到马家辉家里时,这时游击队员小郭也来到,这时候马家辉所表现来的一种神态是一种草木皆兵的感觉,眉头紧锁,面部僵硬,声音没底气,虽然表面上在关心着叛徒是谁,其实内心中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身份。其次是谈到游击队时,每当马家辉想到田玉梅还没死,游击队还未被消灭,自己的县长之位还不能坐稳时就露出一副咬牙切齿,斜眉瞪眼的表情。最后独自一人时的神态,说起这个神态要从歌剧第四场说起,当马家辉觉得消灭游击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时,一个人独自就在家喝起了小酒,幻想自己即将获得的荣华富贵,这是的神态是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再加上喝了一点小酒,摇头晃脑,眼睛微睁,完全沉醉到自己美梦之中。
第三从心理上来分析,马家辉的心理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为他的叛变造成了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所以他的心理面化影响着故事的发展。他的心理在歌剧中主要通过内心的独白来传达给观众,随着一步步的迈向深渊,人也越来越黑暗。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三层,从害怕身份暴露,怕发现他出卖同志这件事情的恐惧心理、觉得游击队会再次被歼灭万事大吉的得意心理和最后身份完全暴露的阴险狡诈,这三种心理状态既是按故事情节依次发展,也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场景展现出不同的心理,心理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天理难容但又在坚持,这三种心理状态组成了马家辉这一个活生生贪生怕死叛徒的形象。
《党的女儿》这部歌剧的音乐风格是以陕西蒲剧音乐的调式、旋法特征和江西民族音调为主要素材。从音乐特性上来看,江西民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曲风委婉流畅、意味深长。蒲剧音乐采用七声音阶,旋法多四、五度以上的跳进,风格上非常刚强有力。正是基于对这两种不同音乐性格的整体把握,将江西民歌的抒情性与蒲剧音乐的戏剧性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座北朝南的音乐风格,使之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韵味,又有较强的戏剧性表现力。
歌曲《马家辉我乐悠悠》出现在第四场,也是马家辉叛徒形象最有表演力的的一首歌,从歌名上来看就知道这首歌要给人呈现的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悠哉画面,歌词为:“游击队就像我盘子里的肉,一筷子就加到嘴里头,明天拂晓东山口,轻飘飘不费力一网全收,田玉梅就像这一粒小蚕豆,硬邦邦榨不出二两油,早晚总要抓到手,只要是共产党一个不留,杜鹃破就像我杯中的酒,再也掀不起大浪头,四乡八镇在我脚下抖,叫一声‘马县长’其乐悠悠”这首歌的故事背景为马家辉与敌军团长密谋在杜鹃破设套准备消灭游击队,未开始行动之前一个人在家里哼着小曲喝着小酒。表现出了马家辉在背叛共产党后小人得志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自己未来升官发财的幻想,完整的表达出了从叛变到幻想荣华富贵的一个过程。
中国戏曲的脚本创作大都来自于民间故事,所以在曲风上与西洋乐曲有着很大的差别,《党的女儿》是我国的民族歌剧,采用了戏曲的板腔体模式,所以在曲风上更适合国人的口味,也很通俗易懂,演员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把握好我们独有的民族风格。这首歌的伴奏也多为戏曲中常见的民族乐器,其中担任重头戏的乐器是善于行韵作腔的三弦,此乐器的音色明亮、有弹性,在此乐器的伴奏下马家辉反派形象的音乐形象也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演员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突出人物滑稽的形象特点。
歌曲是语言的升华,是声乐语言,它是把人们心中所想所悟通过艺术形式完美表达出来的一种载体,它就像朗诵一样,有感情的朗诵文章就能使听众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歌曲是让语言通过旋律来使人们感受到歌曲内容的含义。歌词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形象的塑造,旋律的存在让歌曲变得生动起来。歌词的形象决定着一首歌曲的风格,贯穿着整首歌曲的主导思想,就像人一样,每个人的内心、外表、经历不同,造就的形象也就不同,歌曲也一样,歌曲歌词的不同所营造的形象也就不同。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于所学习的声乐作品的内容大多一目了然,但是想要完美的演绎一首作品不光需要优越的演唱技术,更需要的是对歌词的理解与感悟,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歌曲的写作背景、情感以及歌词形象,每首歌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演唱者要把握歌词的可视性。所谓歌词的可视性通常是通过歌词所描绘的人物、故事、环境所体现的,从而有助于演唱者以及观众对歌曲情感的体会,歌词形象可视性分为内心形象,人我一体与物我通化,通过这些方法把歌词想象成一幅画面,使其成为一种影响,深入角色内心,只有我们通过对歌曲歌词的分析让我们对每首歌的歌词形象在自己心中都有一幅画面,并且能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这样才是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才能有感情的演绎。
因为这首歌是民族歌剧中的选段,所以对于美声唱法的演唱者来说要更改以往的比较正统的西洋式唱法。首先从唱法上来讲多去想民族唱法中位置靠前的感觉及民族曲调,把声音放出来。其次因为歌曲中的主人公是微醉并且得意洋洋的状态,所以在演唱时带上适当的鼻音可使反派形象更加的具体,接着这首歌与以往的民族歌曲不同,演唱者是一名叛徒,歌曲的风格滑稽,节奏时值较短,没有正面角色歌唱时每句歌词尾音的习惯性延长,所以不但不能把西洋的正统带入进来,而且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每句歌词要快速收回并且带上适当的滑音。最后,这首歌也是说唱结合,有些部分是角色的独白,这时基本没有伴奏。所以在歌唱时也要注重表演。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摆上适当的道具,如白酒、花生米等,使演唱者身临其境,更能诠释艺术形象。
正是因为这些歌剧中个性鲜明的反派角色,才突显了正面英雄的光辉形象,才能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对反面角色唱段的学习,并准确的把握人物的风格,提升我们的歌唱能力。我们学习美声唱法最终还是希望能借鉴国外的技术来丰富我们民族的唱法,相信我们的民族歌剧会蓬勃发展,相信我们民族歌剧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1]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阎肃等.《党的女儿:六场民族歌剧》[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5]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6]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唱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