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8-07-12 12:14朱清河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治国理政

朱清河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领域拓展与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治国理政;习近平新闻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可先从习近平思想研究开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现状,再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研究。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路径

(一)近年来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成果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提供间接参考资料

尽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的,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思想却几年前就已经展现端倪。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公开发表的研究习近平思想的论文就有6000余篇,其中期刊论文就有3600余篇。广西师范学院的谢霄男在2012年第四期《唐山财经学院学报》上发表4800字的《习近平“人民外交”的和谐哲学思想》一文,拉开了有关习近平思想研究的序幕,从那时候起到现在,习近平思想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重大转变与根本飞跃。

习近平思想研究的中国期刊网论文数量一览表

年度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论文数 8篇 89篇 264篇 591篇 1075篇 1682篇

迄今为止,根据已经出版的著述与中国知网的基本统计,有关习近平思想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其 “治国理政”(主要包括廉政、法治、生态文明建设、外交、中国梦等)与“传统文化观”两方面的探讨为最多,这些研究成果皆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献史料辅佐。

(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提供直接参考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闻与传播学领域也拉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进程中摸索出来的。当前,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研究集中于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的历史缘起、理论范畴与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主要以郑保卫、尹韵公、童兵、丁柏铨、刘建明、林枫、柳斌杰等相关学者的成果呈现较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起源,一般学者都认为源自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思想、列宁无产阶级党报思想与毛泽东新闻思想。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张首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和主要内容》①、林枫的《继承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②。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源颇早,但真正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0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新闻界倡导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新闻战线积极响应。这方面的研究者大多为新闻界的名人大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陈力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和李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以及郑保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等。

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袖的新闻思想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和《江泽民新闻宣传思想研究》等相关学术专著均出版于2002年。2005年,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展史的专著《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问世。中共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了重要講话,这一讲话内容引起了社会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宣传要坚持“以人为本”作了深入的分析。

(三)有关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提供直接借鉴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从战略角度、全局高度,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先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与新闻宣传有关的全国性会议,视察了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接见了新闻界代表,在上述场合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学者们研究习近平新闻思想也主要围绕以上几次重要讲话而进行,最集中的研究热点与成果如下: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涉及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宗旨任务、职责使命、基本方针、重要原则、策略方法,以及党的领导、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内涵十分丰富,是两篇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文献,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成型与成熟。尹韵公认为“8. 19”讲话标志着“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已然形成和成熟,而解读和掌握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的精义要道现今已成为新闻传媒从业者的迫切需要”③;陈力丹则把“8.19”讲话精神理解为“重提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原则”④,并断言,习近平在本次会议上的讲话为中国新闻传播业提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传播体系”⑤。

习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学界公认,这次讲话标志着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完全成型。讲话发表以来,新闻传播学界许多学者都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对这次讲话精神的研究上来。

童兵认为,“2.19”讲话既“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又倡导新闻报道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⑥

郑保卫把习近平讲话总结为“四个创新”:1.对新闻宣传工作地位认识的创新,强调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2.对全国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布局与宏观思考的创新;3.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发展的认识、要求的创新;4.“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的创新。⑦

尤彦荣把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与习近平“2.19”讲话做了对比研究,认为“两次讲话都是针对当时媒体尤其是党媒存在的问题展开,体现了党的领袖对媒体这一工具与利器的重视”,两次讲话“变的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不变的是马克思新闻理论之精髓”。⑧

(四)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可作为“他山之石”

国外相关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兴起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百姓生活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俄罗斯、日本、欧美等国的学术界开始把对中国研究的重点转向邓小平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首先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而深入。比如,日本刚部达味和毛里和子的《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宇野重昭、小林弘二的《当代中国的历史(1949-1985)》,清水德苟成的《邓小平式社会主义之方法》,高桥满的《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其理论探索》,以及美国苏珊·奥戈登的《中国未解决的问题》《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在中国意味着什么》,马若德、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玛克的《中国政治》等。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各国的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新阶段。国外学者开始从对邓小平及其思想的一般性介绍和解释转向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围绕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来源、基本属性、历史地位、中国改革经验、中苏改革比较等重大问题展开积极的学术讨论。这一时期,研究成果的数量、选题范围和研究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前几个阶段,呈现出了客观、积极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俄罗斯波尔加科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卡尔波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斗争(1984-1989)》、美国麦斯纳的《邓小平时代》、格力特·龚的《中国的第四次革命》、斯蒂文·罗斯基的《中国经验的透析》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也反映出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深化。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理查德·路易斯·埃德蒙的《50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2)关于邓小平的民主法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俄罗斯季塔连科的《中国的文明与改革》、美国摩尔·戈德曼、马若德的《后毛泽东时代改革中的矛盾》等。

(3)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俄罗斯阿斯拉诺夫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三种模式及其未来》、美国哈里·沃特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奥斯曼·苏里曼的《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等。

2.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体系不断深化

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逐步引起了國外媒体和当代中国研究者、观察者、分析家的兴趣与关注,他们立足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内容、目的、实质及其对中国未来的影响进行评论并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背景的研究。如俄罗斯阿斯拉诺夫的《“三个代表”思想:中国通向社会和平之路?》、日本藤野彰的《由中国共产党的新指导思想看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之变化——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等。

(2)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目的和实质。国外学者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角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创办的刊物《中国领导观察》2001-2003年就连续刊载了一系列分析、论述或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比如傅士卓的《学习“三个代表”》、梅瀚澜的《法制、中共、思想运动:“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法治和中国现代立宪主义》等。

(3)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影响。成果主要有:美国梅瀚澜的《通向十六大之路》、俄罗斯斯米尔诺夫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国家意识形态演进的新阶段》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其他思想的比较研究。成果主要有:日本藤野彰的《由中国共产党的新指导思想看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之变化——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渡边立夫和小岛朋之等合编的《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等。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学者对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给予了密切关注。由于观察视角独特,其中一些观点颇有新意,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目的、过程。如日本武吉次郎的《科学发展观》、美国约瑟夫·史密斯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等。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如美国傅士卓的《科学发展观研究》等。

(3)关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日本关志雄的《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政治改革是关键》、美国爱丽丝·莱曼·米勒的《在经济压力形势下领导推进全党团结》等。

3.中共十八大以来有关习近平思想研究的快速进展

国外对习近平思想的研究,始于十八大之后,且呈逐渐增多之势。对此可从三个角度加以观察:

(1)从宏观上研究习近平的内政外交思想。Gordon G. Chang在2014 年《世界事务》上发表的《中国和俄罗斯》一文,关注到了习近平的外交工作,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认为,俄罗斯的经济状况造成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寻求与中国结盟⑨;Gordon G. Chang 2014 年在 《世界事务》发表的《中国的第三个时代》,分析了中国几代领导人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特点,关注了中国面临的严峻经济和政治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认为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经验和智慧,中国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库恩·罗伯特·劳伦斯 2013 年在《新观察季刊》发表的《唯有民族主义者方能推进中国改革》一文中,认为习近平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才能实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奋斗目标。⑩

(2)关注习近平的反腐和改革思想。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习近平“相信绘有锤子和镰刀的红色党旗对中国命运是有益的,衷心希望改善自己人民的生活,不能容忍腐败行为寄生在其肌体里,这使习近平下决心从打大‘老虎’开始行动”;日本《外交学者》杂志认为,“在反腐败斗争中,习近平不顾各方重压,敢于对高层‘开刀’,在充分准备并掌握确凿证据后,作出最后决定,将腐敗分子拉下马”;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称:“从其规模、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落马官员的级别来看,习近平向公众表明,在清理贪腐问题上,他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Samson Yuen在2014 年《中国视角》发表的《从严治党:习近平的反腐败运动》对习近平在加强党的纪律、反腐倡廉方面的举措给予了深度关注;门迪·帕特里克在《哈佛国际评论》上发表的《一个太平洋的世界秩序的诞生》一文中,认为习近平坚决反对“四风”问题,重塑中共形象,将影响整个亚洲乃至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3)侧重对习近平成长、个人性格与思想关系的研究。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薄智跃的《习近平地方履历:理念与特点》一文,简要梳理了习近平的地方履职经历,认为“作为地方领导,习近平的个人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他特别善于团结人;另一方面是,他注重全国一盘棋,配合中央的领导”。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网开辟的专栏里,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治国理政予以了高度关注,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评论及研究文章关注中国反腐败斗争,如《中国反腐败运动揭示什么?》《反腐败与中国第二次政治革命》《中国反腐败运动如何深化》,对中共中央开展的反腐行动展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和思考。此外,《中共可以重拾人民的信心和信任吗?》《“十八大”两周年再评价》《反思中国多边主义外交》三篇文章,从宏观上对十八大以来中共治国理政实践进行了反思和评价。

二、对既往研究的评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可拓展的空间

若暂且抛开研究数量与规模的角度,仅从研究成果质量,来观察现有的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科研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尚待改进之处与可拓新的空间。

(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亟待增加人力、物力投放,提高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了许多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及对其进行学习研究的著作。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撰写的《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入的理论思考,在基层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结合历史起点上的新问题阐述其执政理念、执政思路和治国方略。赵付科和季正聚发表的《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论纲》、李培林的《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论》、厉以宁的《读懂中国改革》、张文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上、中、下)》、秦书生和胡楠撰写的《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思想及其重要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研究方向——或改革、或党建、或文化、或生态。

从中国期刊网收录的研究论文看,最近5年直接探讨习近平思想的论文已达数千篇,硕博论文合计约300篇。这些论文内容涉及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文化自信、党建思想、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此现状仅从如下被引次数最多的前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就可窥一斑:《习近平“中国梦”思想研究》(蔡碧,河南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吕阳,郑州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习近平廉政思想研究》(徐绯璐,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研究》(李国泉,山东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欧晓彦,南昌大学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关于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的专著却并不很多。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2016年5月编辑、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只有88页,《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书26页,内容由《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等几篇报刊评论组成。2016年3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一书,汇集了《人民日报》刊发的有关习近平新闻思想的重要报道、评论文章、理论文章等,全书147页,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具有一定研究水准的文章汇编。

被引用与下载次数一般被认为乃是衡量一篇文章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文章被引用与下载次数的角度加以考量,排在前面的研究习近平思想的5篇文章分别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唐任伍,《人民论坛》2015年第10期)、《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蒯正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思想探析》(张远新,《探索》2014年第4期)、《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在逻辑》(黄小军、 朱勇,《学术探索》2015年第3期)、《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论析》(许耀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等),均为习近平其他领域思想的研究成果,而排名最靠前的有关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的文章(尹韵公2014年11月发表在《新闻与写作》杂志的《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的精义要道》),只排在第97位。

以上研究现状足以说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无论从数量或质量来看,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是个需要新闻传播界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加以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亟须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

总体上看,对习近平新闻思想进行研究的论文达到一定学术水准的不多。

在研究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期刊文章中,真正称得上具有学术研究论文水准的大概只有区区数十篇,主要以陈力丹的《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郑保卫的《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创新》、孟威的《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童兵的《从范畴认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对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网络传播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话提出的十对范畴的思考》、尹韵公的《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的精义要道》、吴信训的《为人民讲话 让人民讲话 讲人民的话——习近平新闻思想的人民观》、陈富清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學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张志君的《习近平早期新闻传播实践及新闻传播思想初探》为代表。其余80%以上都是会议报道与评述,或学习心得体会。

真正像《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的精义要道》《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创新》《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从范畴认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对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网络传播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话提出的十对范畴的思考》《习近平早期新闻传播实践及新闻传播思想初探》等论文那样试图多样化、宽领域、深层次探讨与研究习近平新闻思想的论文仍属少之又少。

甚至至今没有见到一篇专门研究习近平新闻价值观的学术文章,只有区区不到几篇少量涉及这一话题,如陈力丹的《宣传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读习近平总书记8.19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与《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丁柏铨的《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论习近平新闻宣传观的发展》、李宝善的《挺起我们的精神脊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建明的《提升党媒理论的中国特色与新闻学原理的国际影响力——兼论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精辟论断》。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写入党章,有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方面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却显得相对薄弱。从所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部分都停留在对相关讲话、报告的平面性的政策解读水平(这方面例证,已经在前文既往文献述评中有过较多介绍与分析,此处不再赘述),鲜有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从文化背景、制度实践、价值反思等全方位、多维度地对习近平新闻思想进行深度研究。这样显然无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所蕴含的更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出富有时代高度的诠释和呈现。

因此,习近平新闻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选题研究亟待广大新闻传播学理论工作者投入热情与精力,去不断突破既往的研究视野,挖掘新史料,拓展新领域。

正是因为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治国理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