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 张宇
问:您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华科大新闻学院”)当了12年院长,做得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张昆:我在华科大新闻学院做了近12年的院长,有三件事情比较满意:第一,建设了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第二,建立了一个在国内不错的学科平台;第三,达成了拥有学院自己的大楼的目标。
我刚来华科大新闻学院时,学院只有28位教师,其中55岁以上的教授有5位,55岁以下的教授只有一位,教师队伍是一个哑铃型结构,两头大中间小,人才严重“断层”。这12年来,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花了很多功夫,通过引进人才、自我培养、激活机制、活跃氛围,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合作竞争机制。教师队伍在保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增加到了目前的40人,队伍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橄榄球型结构。目前,学院绝大多数教授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下,13位教授里只有两人是5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特别优秀,30岁左右的副教授非常有实力,学院让富有学术潜力的副教授担任博导,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有出头的机会。
我已经56岁了,在学院里算是比较老的了。新上任的行政管理班子三位“70后”都是教授,院长张明新是1978年生人,目前国内的重点高校新闻院系中,他是最年轻的“掌门人”。还有一位“80后”副院长是副教授,也具备教授实力。他们都非常厉害,都有拿国家重大课题和当领军人物的能力。学院人才济济,还有不少有才干、有实力的人没有担任行政职务,这些人完全能够再办一个新闻学院。
问:您给自己当院长这些年打多少分?有哪些遗憾?
张昆:85分吧,也就是良好。遗憾的是当初来华科大时立下的四个宏愿还有一个没能实现。除了建设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和拥有学院自己的大楼,还想建设一个新闻传播博物馆。虽然没有对外说,但我一直在努力。现在看来,短期内学院还很难做到,但如果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应该要有一个新闻传播博物馆的。再就是受发展的阶段性制约,学院在国际化方面做得不够,国际认知度和认可度还有待提升。
问:在建设教师队伍方面,您做了哪些工作?
张昆:主要是在引进人才、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利益分配上,向中青年教师倾斜,鼓励他们早点冒头,只要有能力、有贡献,学院就会充分地肯定他们,并且在薪酬激励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教师考核定级方面,我们允许老师跨档升级,干得好的可以大踏步往前走。副教授的教学科研成果只要达到了教授的标准,就可以拿教授标准的职务津贴,优秀的讲师也可以拿副教授标准的津贴。在现有的教师十三级(档)中,有些老师可以一次直接跨三级(档)。同时,对老教师也有保护措施,在职务津贴方面实行保底,以维护他们的个体尊严和物质利益。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成就感、自豪感;另一方面,又维持了学院的稳定,大家比较和谐。
此外,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还可以破格,不受现有规则的限制。我很认同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仁教授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中材立规矩,为天才留空间。”天才是很难得的,一旦发现了天才,就要大胆地给他们空间、给他们舞台。
问:越来越多的新闻学院从业界引进教师,并设立“双师制”,华科大新闻学院的“双师制”做得如何?
张昆:师资队伍的结构应该多元化,对于新闻学院而言,应当以学术型教师与实务型教师两种基本类型为主。华科大新闻学院的“双师制”做得还算比较好,真正实行了分类管理,把老师按照特长和教学任务分为不同岗位。
不同岗位的老师会对应不同的考核方式。第一类是科研岗,要求有全面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考核时对科研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学院目前有一两位老师属于这类;第二类是教学岗,主要是教授新闻传播业务和艺术类课程,要求他们在学生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教学任务比较重,还要指导学生创新团队。因此,适当地降低了对他们在科研方面的要求,这类老师大约10人;第三类是教学科研并重,既要达到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他们是教师队伍的主体部分,有近30人。
从传媒业界来的老师一般放在教学岗,主要教授新闻传播业务和艺术类课程,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给他们上升的空间。要帮助他们适应从业界到学界的转型。师傅决定徒弟,我们要培养一流的学生,教师队伍中必须要有顶尖的业务高手。只要他们能达到教授水平,我们就要优先考虑晋升教授。
问:您曾倡导实行“冠名教授”制度,效果如何?
张昆:“冠名教授”是在现有薪酬制度外单独设置的一种制度,初衷是稳定优秀师资队伍,激发教师潜能。当年实施“冠名教授”制度时,我们学院一共才34位老师,设立了10个“冠名教授”席位,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或5万元的津贴,这对老师们的激励很大。除了经济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鼓励,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对于出资方而言,纯粹是一种公益事业;对于老师而言,获此荣誉是对前期工作成果的一种认定和酬赏。虽然每位“冠名教授”不需要承担其他的义务,但是其能产生的正能量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谁能获得“冠名教授”席位?理论上这些席位应该对社会开放,学院的在职教师和校外的教师都有申请的资格。但是考虑到学院资源有限,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激励作用,所以决定采取先内后外的原则。首先是解决校内问题,华科大位于中部地区,工资水平不高,对于高水平的教授缺乏吸引力,也难以稳定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稳定院内的高水平教授和有实力的青年学术骨干,让老师们有获得感、自豪感;况且一年总共才70万元,资金有限,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因此“冠名教授”开始主要是面向院内老师,等以后条件更好了,“冠名教授”会考虑从外界引入杰出的教师。
问:您曾说学院文化建设是新闻教育最大的短板,华科大新闻学院的文化是怎样的?
张昆:高校竞争既有硬实力的較量,也有软实力的较量。没有基本硬实力,如队伍、硬件设施、学科平台等,学科就支撑不起来,但硬实力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当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条件能够满足基本需要后,决定胜负的就是软实力了,包括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院文化是学院(学科)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华科大新闻学院学科评估的成绩不错,我认为软实力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院训、院歌和院碑等只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文化精神已经渗入到师生的灵魂深处,大家对专业和学院比较认同,对传媒行业心存敬畏,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也增强了学院的稳定感。
新闻传播专业属于文科,文科老师一向是做个体生产的,很多人互不往来。但在信息化时代,在传播行业系统化、巨大化的情况下,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华科大新闻学院是很能够打团体战的,学院的“家”文化氛围很强,老师们的团队协同意识非常强,大家都愿意当配角。老师们把学院当成一个家,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教师团队相当稳定,我来这里12年,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一个都没有调走。当然,内部也不是没有矛盾,但是在可控范围内,是非对抗性的,老的爱护少的,少的尊重老的,氛围十分温馨。
学院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比较强,充满理想情怀,真心热爱这个专业和学院。我们有红树林团队、V-fun团队、Loading团队、评论学社等创新团队,大家都有强烈的专业精神、责任意识和职业自豪感,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好了准备。
问:您当院长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张昆:最大的困难主要是人才和硬件问题。人才嘛,急不来,要有韧劲。引进人才非常困难,我们没有地缘优势,经济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引进的成功率比较低。但是必须做,这是一场硬仗。要壮大自己的队伍,主要还是要立足于自己培养。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努力,坚持了十多年,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于物质条件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和空间拓展。学院最初每年的运行费只有40来万,只能够勉强维持开门,许多必要的投入没有着落,空间上尤其逼仄。这次学院装修后,空间问题全部解决了。我们的办公室、实验室、资料室全面改观,另外还建立了50间教师工作室,让每一个老师都有一个独立办公的地方。
学院大楼是分两步解决的。第一步先解决了演播厅的建设问题;第二步,把东六楼(华科大新闻学院与另外一个单位联合办公的地方)全部拿下。学院大楼问题解决以后,短期内能够满足华科大新闻学院在空间方面的发展要求,也能增强老师对学院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装修好后,一楼加上附属楼一层整个是资料(档案)馆,包括书库、报库、档案库等,面积约800平方米;二楼主要用于建设实验室;三楼主要是行政办公用房;四楼和五楼全是教师工作室;六楼是会议室和院史陈列馆。就我了解的情况,与国内同行比较,在空间方面华科大新闻学院应该属于中上之列。
问:任职院长期间,您如何处理学院的行政工作和自己的科研兴趣之间的关系?
张昆:院长就像一个生产队长,学院教职工五六十人,学生千余人,不出事已经很难了,还要在不出事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压力自然非常大,而且不能很好地休息。当院长确实影响到了我自己的研究兴趣,因为学院的运转随时都会打断你,无论做什么,只要学院的事务来了,就必须停下来,赶紧处理学院事务。
虽然我的国家传播战略研究课题没有及时推进,但在教育方面的探索也没有白费,算是有些心得。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有技术含量,也有思考的空间,有很多值得探究的课题。我做院长时,对教育问题也有所研究,发表了一些关于新闻教育思考的文章,先后出版了两本小书——《新闻教育改革论》和《三思新闻教育》,同行还算比较认可。
问:您觉得一个好的新闻学院院长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张昆: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韧的意志。新闻教育要向媒体输送合格的传媒人才,同时要满足社会各界對于信息人才的需求。新闻学院能否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人才,以承担历史记录者、环境守望者、文化传承者、公平正义捍卫者的职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所以,新闻学院院长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这个位置聚集了太多的社会期待,要有 “舍我其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使命感。院长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面对上、下,又要接触里、外,服务老师和学生,兼顾教学和科研,所以要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质,坚韧不拔、迎难而上。
其次,要有人格魅力、牺牲精神和大爱情怀。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范敬宜院长就非常有人格魅力,深受师生敬爱。这种人格魅力要靠长期积淀,短期内学不来,也是装不来的。当院长时要把学院工作放在第一位,其他的放在第二位,所以要牺牲小我,为了工作暂时搁置自己的学术追求。离开院长的岗位以后,就可以全身心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了。大爱情怀也很重要,院长应该尊重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倾听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允许学生身上“长些刺”。 院长的爱有多深厚、胸襟有多宽广,学院的发展空间、师生的成长舞台就有多大。
最后,要有突出的管理协调能力、广泛的人际交往和敏锐的学术嗅觉。院长的职务涉及学院上下、学校内外、老师学生,不仅要做好学院的事情,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要有出色的统筹协调能力。由于院长是学院的代表,要跟学校各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保持密切联系,自然就有了“社会活动家”的特征,所以必须拥有广泛的人脉才行,这样才能从学校、社会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补充学院所需。由于新闻学院是一个学术单位,院长必须有敏锐的学术嗅觉。即便不是顶尖学者,也应该了解学术发展的前沿和学术生产的规律,为学院的学术发展做出正确决策。
问:华科大新闻传播的学科评估成绩逐年上升,第一次排位在前40%,第二次在前20%,第三次在前10%,第四次上升到了前5%,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如何看待外界对于华科大新闻传播学科排位的质疑?
张昆:华科大是一所工科大学,校名“华中科技大学”也不是高大上的名字。排在华科大后面的很多学校,品牌都比华科大厉害。华科大本来就是一个弱势品牌,不为人所知很正常,外界不大了解华科大的情况。华科大的学校总体排位是在国内高校前10左右,加上工科的标记,一些人很自然地会认为它的新闻学科也不怎么样。如果是同样位次的综合性大学,其新闻学科取得超常成绩,人们很容易接受。这是人之常情,很正常。
但是真正懂行的人,真正了解新闻教育的人,就会知道华科大新闻学院不是浪得虚名。前不久到上海交大开会,复旦大学的刘海贵教授对我说,我们看到了华科大这么多年的成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华科大在权威新闻刊物上发的文章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况且他们还有自己的刊物,所以华科大的排名是实至名归。
看到这次评估结果后,我们自己也分析了原因,认为学科评估越来越科学了。第四次评估时(截至2015年年底)华科大的教师队伍只有34人,有些学校的教师数量是华科大的两倍,总量比较高,成果自然也多。但这次评估既算总量又算人均,越来越公平了。华科大新闻学院就是怕不公平,越公平对我们越有利,因为华科大没有任何行政资源可以依仗。但是我们的整体实力比较强,人均论文、著作和科研项目数都排在前面。
过去的学科评估,比较重视平台和“帽子”,顶着“帽子”不干活也算成果。这次是以成果论英雄,把实际贡献的方面突出了,所以名气不大的学校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还有一点,华科大新闻学院50岁以下的师资队伍力量很好,虽然单个拎出来可能难以和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相比,但是如果每个学校拿出一个20人的学术团队,我们的整体实力绝对是不弱的。这次评估,我们的队伍得分比较高。大多数老师都有国家基金课题,都有A类期刊论文,都有经费支持。总量或许不是最大,但整体实力很强、后劲很足,办学不就是看人嘛!
问:学科评估比较侧重学术成果等方面的量化比较,如何看待华科大新闻学院目前的排名?
张昆: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一个指南,因此要重视,但也不能太看重了。华科大新闻学科被评了A,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跟复旦一样了,或是就跟“A+”的人大、中传只差个“+”了。这次学科评估有很多东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比如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等,一些老牌学校难免会有些吃亏。
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比如,国际化建设。华科大的新闻传播要想成为一流学科,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需要加强已有优势,并补上短板。想要真正和排位相符,还得花很长时间扎扎实实打基础。
问:作为在工科院校中成长起来的文科学院,华科大新闻学院是否有自己的独特模式?
张昆:华科大的新闻教育很有特色,但是否可以提升到模式的层面,还不好说。作为一个比较资深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我确实感到整个教育界同仁大多认可华科大的经验和特色。我认为,华科大新闻学院的特色或模式,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学者治院,开放办学。华科大新闻学院从学科建设开始至今,都是在学者的主导下运作的。学院党委当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凡是涉及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是由有学者背景的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作最终的决定。由于学院院长的任期都比较长,35年的历史共经历了4任院长,所以华科大新闻学院的发展战略相对稳定,其行进的步伐也相当稳健。
另外,就是开放办学,华科大新闻学院一直面向业界、政府和国际开放,不断与社会以及行业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所以办学资源源源不断,确保了学院的加速发展。
第二,以人为本,教学相长。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指两个“人”。一个“人”指老师,华科大新闻学院一直致力于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这里的强大不是指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要建设学有专长,且有热情、有能力、有理想的教师团队,学院要为教师作好服务,让他们有获得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另一个“人”指学生,因为学生是学院最基本的产品,也是学院的安身立命之本。新闻学院是由人组织起来的,老师和学生就像“人”字的一撇一捺,支撐着学院的发展。
过去强调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青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编者注)在新闻教育中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的泛媒介化,新闻学院的学生能够快速运用媒介获取知识。课堂上已经不再只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可以边学边“教”,把自己从各种媒介上收集到的信息分享给老师,和老师交流观点,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日常的新闻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文工交叉,应用见长。华科大是一所工科背景的学校,办新闻教育跟文科院校不太一样。正如土壤与气候决定植物的生长,不同性质的大学在办新闻传播教育时,其路径选择必然会有所差异。文科院校可以从历史、中文、哲学等专业调动教师资源,可以利用人文社科专业的相关基础和专业课程,但华科大创办新闻专业时,是学校的第一个文科专业。后来虽然办了不少文科专业,但是在规模与水平上面跟工科专业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文工交叉是一种必然选择。通过文工交叉,利用工科的优势扬长避短,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实行错位竞争。在这方面,华科大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工科背景的高校情况差不多。工科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必须走这条路。
老牌新闻院校的人文氛围非常浓厚,理论基础也非常扎实,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些高校的新闻学院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实力十分雄厚。工科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更偏向应用,虽然理论领域也不错,但应用研究尤为突出。华科大目前的学科建设有三个支点——新闻史论、战略传播和新媒体研究,后两个都是偏向应用领域的。
问:目前传播格局已经发生巨变,媒体纷纷寻求转型,媒介融合如火如荼,新闻传播教育却显得停滞不前,学科专业仍按照媒介进行细分,课程设置也落后于业界发展,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昆:新闻教育确实和行业有相当程度的脱节,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术发展太快,新闻传播教育跟不上。
第二,不仅是新闻传播学科落后了,实际上整个教育系统都落后了。不仅教育系统落后了,其他系统也落后了。金融、管理等行业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实体银行、实体商业受不受影响?在整个社会大解构又重构的状态下,所有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第三,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尾大不掉”,几十年的问题积累下来,使得原来的优势变成劣势,原来的长处变成短处。比如,20世纪80年代高校新闻院系讲究专业对口,招老师时一定要招专业对口的老师,要求是新闻学硕士、博士。经过几十年累积到现在,新闻学院的师资可能大都是新闻学的博士了,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背景的很少,更不用说工科背景的了。原来教师单一的专业结构使得我们现在想改也改不了。知识结构单一,加上人的惰性,教师本身有可能成为新闻教育改革中拖后腿的力量。
问题是时间积累下来的,想要一下子解决很难,只能慢慢来,但是缓不救急,所以目前新闻教育的问题还是要严肃地面对。
问:最近几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对传媒行业的认同感下降,毕业生越来越少进入传媒行业,成为新闻记者的更是寥寥,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昆: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上大学,理想就业是专业对口,我那时候已经算是不对口了,学历史的跑到了新闻系。信息传播在社会运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社会进行了解构和重构,时间和空间都被大大压缩。新闻传播学科的就业方向也从传媒转向泛传媒。
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种是比较悲观的态度,传统媒体可容纳的人才越来越少,我们培养的人才没有去做媒体,专业不大对口。但从乐观的角度看,我们的毕业生都过得挺好的,适应空间在增大。而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要不断改革,要顺应时代需求。
国内新闻院校的毕业生里,真正进入传媒行业的人,最多占20%,大部分人都到企业、党政机关或是创业去了。学生毕业后虽然没到媒体行业,但做的工作跟新闻技能、媒介素养依旧相关。这倒并不是专业不对口,而是说明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更强了,比如做公关、新媒体、秘书、宣传干事等。
对一般公民而言,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没有媒介素养就没办法生存和工作。实际上,新闻传播的就业门路更广了,空间舞台更大了,选择性更多了。另外,传统媒体的生存状况其实已经很艰难了,干嘛非得扎到传统媒体去呢?能到企业拿100万年薪的,干嘛还要到传统媒体拿10万年薪呢?没这个必要嘛。
问: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提升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
张昆:第一,要加强专业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不仅要掌握专业能力,还要有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学院要真正把人才培养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老师们要思考,如果这些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只要能做到这一步,所有事情都好办,而且资源配置、精力投入、教育方法等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许多高校的师生关系出了问题,华科大新闻学院目前相对比较稳定。学院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经常提醒老师们。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不惜代价,比如为所有学生解决找实习、实践单位的问题,专门成立实习运作小组,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补贴等。绝大多数学生都真心喜爱这个专业。近年来,学生自愿转专业的统计数据表明,新闻学院自己的学生比较稳定,而其他院系的学生要求转进新闻学院的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对专业、对学科、对学院的认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
问:您理想中的新闻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张昆:新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的报道者。在报道事实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新闻人要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既不屈服于外在的所谓权威,也不依附于不合理的权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是独立发现的保证,在这個变化迅速、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演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理性的声音对人们进行引领,只有理性观察、独立思考,才能提供正确的资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公正的评价,给人们提出可资选择的参考意见。如果没有了独立的人格特质,凡事都人云亦云,社会通过媒介看到的就只有划一的镜像,没有选择,没有鉴别,这种镜像、声音、意见即便是正确的,其存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独立人格需要批判性思维作为保证。我们需要尊重权威,但不能绝对服从权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条件地匍匐在权威脚下,不能对权威提出半点质疑,甚至当权威的观点破绽百出时依然无条件服从,那这个社会将是没有希望的社会。
当然,批判不等于破坏,媒体的批判是为了社会机体更加健康。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包容媒体的批判,也应该有赞许富有批判精神报道者的雅量。当前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转型期,虽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各种矛盾聚集,这时尤其需要批评的力量。传媒工作者是社会的哨兵,要引领社会前进必须具备批判思维,诊疗社会疾患,清除社会垃圾,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前行的理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