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2018-07-12 01:22侯晓楠
中国商论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侯晓楠

摘 要:随着北京市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新常态状况,国民经济运行面临“调结构、促改革”的步伐,给企业的运营和风险控制带来新的考验。财务风险有着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财务风险,大部份企业不能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危害性,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不得当,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各项危机,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必然成为企业风险防范里的重点,深化和改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规避疏导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此看来,企业应对财务风险保持警惕性,尽可能避免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因此,企业领导层和财务部门要认真了解本企业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应采取减损补救措施,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要分析风险产生原因,以防此类财务风险再度出现。以此来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与企业的良性发展休戚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因素,提出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几点措施和对策,以期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降低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4(c)-127-02

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快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经济环境继续优化,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复杂。财务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经济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在财务管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在这种背景下要获得稳定发展,就需要强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规避和防范。本文就当前企业在经营活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分析,并从企业制度、风险意识、人员结构等方面对改进完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合理有效的措施将会使企业稳步良性发展。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的特点及其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

企业因所涉及商户较多,各个商户的情形也差别较大,不少商户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因此企业难以对众多商户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而且企业在自身管理上也存在着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财务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等种种问题。需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摸索解决各种问题的可行性,从各个环节尽量避免,降低各项财务风险。

2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業内部缺少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2.1.1 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在经营运行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方面风险,这些风险如不加以控制,都可能会转化为财务风险。企业如能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制定一些约定俗成的,员工容易普遍接受认可的群体规则和价值准则,将对风险控制起到积极作用。这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虽然没有对职工进行硬性要求,但会在无形中对职工的思维方式起到约束作用,更容易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朝着降低企业风险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无法有效地培养职工风险意识,企业整体缺乏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2.1.2 企业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中的司令部门,如果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财务风险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控制措施,企业就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控制,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大部门企业管理者只有在风险发生时才会引起关注进行控制,风险缓解后就不再监控,这样的方式对控制财务风险没有有效作用,反而可能会酝酿新的风险出现。

2.1.3 企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员工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但是企业并没有因此引起重视而对员工加强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没有把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的财务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风险培训。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经营业务活动中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造成损失。

2.2 企业财务人员缺乏与经营部门的沟通配合

2.2.1 经营部门

在企业中经营部门属于一线的创收部门,往往更得领导的重视,经营部门员工的绩效更多的同其个人业绩和销售收入相挂钩,虽然有利于调动经营人员创收积极性,但这种有缺陷的考核机制,往往使经营人员忽视应收账款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导致坏账增加,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2 财务部门

在企业中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质仍需不断完善,财务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就无法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中进行风险把控。财务人员对公司经营业务缺乏了解,就不能从相关会计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汇报,无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和通过预警机制来实施利用。

2.3 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对现金流、应收账款等重要环节没有相应的严格监管和风险预警,而这两个环节容易相互影响,大额应收账款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使生产经营活动陷入无法运行的处境。

3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因素分析

3.1 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

企业管理层水平不高,眼界有限,更多的关注利润和经营业绩,忽略了经营思想的提升和对企业管理文化的培养。公司领导缺乏使企业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带动力,导致在经营决策过程中风险意识不足,缺乏对风险的警惕性。

3.2 企业财务风险多样化、复杂化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发展方向都会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随着北京市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运行面临“调结构、促改革”的大步推进,对首都企业在经营财务活动上产生更加多样的变化。

3.3 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监控

企业对财务风险缺乏跟踪分析,不能使风险及时得以控制。而且财务风险是动态的,最直观的就是现金流入少于现金流出,从而导致现金流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经营业务的需要,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等环节的监控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企业没有应收账款统计分析制度且不能做到跟踪管理,将可能造成资金链出现较大问题,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4 企业经营风险向财务风险转化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招商不力,销售不畅,资金流动延迟甚至停滞,以至于经营性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还有服务质量、技术安全、商业纠纷等问题,若不能及时妥善控制在本业务范围之内进行处置,也会造成向财务风险的转移。

4 强化企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4.1 培养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管理层正视风险的客观性与防范的重要性

(1)需要培养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把财务风险意识植入到每位员工的头脑里。在企业范围内进行财务风险培训讲座,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考虑到财务风险。

(2)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进行与其工作密切联系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公司的风险文化建设应起到带动作用。让企业财务风险文化在每一个經营环节与部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3)管理者应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把控好财务风险的动态变化。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对可控风险制定出操作性强,处置效率高的风险控制策略和预案,确保把风险强度降到最低。

4.2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增进财务与经营部门的协作

4.2.1 建立健全内控体制,加强各岗位的职能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制,加强各个岗位的控制管理,关键岗位设专人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强、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安置到重要岗位,以便发挥他们的特长,把控工作中的各项风险。

4.2.2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尽量使各项工作流程有章可循,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

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运营中任何失误甚至其他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转化为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危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地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4.2.3 增进财务与经营部门的配合协作

财务部门在对经营部门的监管过程中也应与其沟通配合,积极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主要业务,经营部门也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财务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在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工作配合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运营过程中发现和避免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3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4.3.1 加强企业现金流量分析,建立健全现金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盈利能力,而更在于其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可以支付各项费用。资金周转顺畅,企业才能具有活力。应重视编制现金预算并严格执行,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事先对现金收支、应收账款、资本支出的变动趋势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把握,预计大额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预先提防消除一些潜在危机,并拟定可选择的风险应对方案。

4.3.2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预警机制

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定相关制度,防患于未然。一是加强应收账款事前管理,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对于信誉不良的客户应尽量避免合作或者及时终止合作。二是加强应收账款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针对专户进行追缴,根据商户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追收方式。三是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对于风险金额较大的欠收款项,要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会议上进行分析并跟踪处理。

4.4 防范外部财务风险传导和非财务经营风险向财务风险的转移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以及企业之间,财务风险都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而企业内部非财务环节的经营风险向财务风险的转移也非常普遍。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活动中不仅要提高风险意识,做好相应的风险分析,还要在企业中建立全面的财务内控制度,作为工作行为流程规定下来。对达到一定资金额度的,规模较大的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应实行集体联签决策制度,最大可能的防范财务风险。

5 结语

总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调结构、促改革”的新常态下,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不容忽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确实是一种考验,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敏锐的把控以及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配合关系,根据各种情况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对策,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应变能力。并且还要从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做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规范企业的各项业务行为,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使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晓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研究[J].会计师,2017(11).

[2] 徐淑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对策[J].管理观察,2017(30).

[3] 岳永强.浅谈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知识经济, 2017(3).

[4] 韩冬梅.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财会通讯,2017(14).

[5] 金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6(21).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