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网络部工程师
郭 宝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网络部高级工程师
张 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高级工程师
4G网络已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校园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的地方,牵引着移动互联应用的重要方向。高校场景用户密集且用户数据业务消费意愿强,是典型的流量高地。伴随流量资费进一步降低,尤其是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高校场景迎来了一波流量高峰,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用户行为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改变,长期以来固化的大、中、小包的业务占比被打破,用户感知需求提升,网络压力进一步增加。
为了匹配高校用户业务发展,急需分析当前的高校业务模型变化,研究合理有效的网络负荷评估方法和扩容方案,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对于网络容量的提升和用户感知的改善,保障高校口碑场景的用户感知。
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后,高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增长对网络的冲击越来越明显,网络容量负担过大、系统干扰抬升、用户体验速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如何确保高校网络体验,面临着独有的巨大挑战。
高校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发展了更多的4G用户。校园是4G用户超密集场景,宿舍区域一个小区下会有上千用户。在晚间,大量学生同时使用,网络负荷巨大,校园用户数激增,进一步加重了高校网络负担。
高校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创造了更大的容量需求。学生群体对数据业务的接受较快,对资费政策敏感。在数据业务资费调整,尤其是不限流量套餐推出的影响下,校园区域数据业务增长极快。校园中学生的DOU往往是网络平均值的3~5倍,在巨大的用户基数上,高校网络面临着更大的容量挑战。
LTE系统采用独特的OFDMA接入方式,利用频率之间的正交性作为区分用户的方式,本小区内的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而对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则受到来自于其他小区比较强的干扰。因此,LTE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而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干扰来自小区间干扰。由于OFDM技术没有小区间的干扰抑制机制,当系统使用的频率复用因子越接近1,小区间干扰就越严重。小区的用户数越多,负荷越大,对邻小区造成的干扰也就越大。
随着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一方面,高校用户数增多,负荷加重,导致小区间自干扰越来越强,进一步抬升了系统整体底噪;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移动数据流量增长以及用户体验速率提升的需求,高校小区部署密度不断增加,小区间隔离度愈加不足,导致重叠覆盖度过高,同频干扰严重,信号质量恶化明显,严重影响用户感知。
高校用户和网络流量呈现集中趋势,承载的网络流量往往是其他区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多。随着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一方面,高校用户数和流量激增,网络拥塞加剧,用户感知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共享系统带宽,较多用户的涌入导致单用户速率下降,进一步降低了重载网络的用户使用感知,影响用户体验。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业务能给用户带来直接的视觉冲击和愉悦感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校园是移动视频业务比例最高的地方,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视频业务的发展,高校视频业务占比直线上升,已经成为高校场景流量最大的业务。由于视频业务对网络用户体验要求的要远高于普通的上网、通讯、购物等业务诉求,这对网络用户体验速率尤其是边缘用户体验速率提出了更高标准。
随着大流量套餐甚至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高校用户业务模型和习惯发生重要变化,手机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业务快速发展,移动视频业务逐步发展为移动数据业务的中坚力量,在移动视频业务的带动下移动数据总业务量近年来年复合增长率达100%~200%。
从用户行为习惯变化角度看,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后,高校单用户话务模型明显变化,用户使用时长变长,单用户日均视频流量翻倍增长。从流量变化角度看,高校各项业务流量大幅增长,出现新的发展高潮,其中视频流媒体增长幅度最大。流媒体类业务量占比直线上升(见图1),由25%增长至37%,已经成为高校场景流量最大的业务。从业务类型变化角度来看,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后,高校用户图片、视频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以流媒体为代表的大包业务占比明显上升,客户需求的感知速率不断提高,对高校网络容量与网络质量均造成冲击。
图1 高校分业务流量占比变化图
按流量分析,不限流量套餐投入市场后,同样的激活用户数带来更高的下行流量。相对于套餐投入前,激活用户数的增加使流量增长更快遇到瓶颈。高校TDD 10M小区流量上限在4G左右,最大激活用户在40个左右会出现瓶颈,20M小区流量上限在9G左右,最大激活用户在70个左右会出现瓶颈。
按PRB利用率分析,不限流量套餐投入市场后,同样的激活用户数带来更高的资源占用。相对于套餐投入前,激活用户数的增加使PRB利用率更快达到高负荷的情况。高校区域主要为TDD 20M小区,激活用户数用大于40个时,下行PRB利用率出现明显的增加,激活用户数大于70时,上行PRB利用率明显增加。
为保证不限量套餐的用户体验,首先通过“两阶四步法”做好网络现状评估及发展预期。
陈桥驿先生埋首书海写成的《水经注地名汇编》是一个开创性的浩大工程,他说“衷心希望以这样一个初步的开端抛砖引玉,促使《水经注》地名研究的发展。”[4]
第一阶段为网络容量评估,分为两步。首先确定校园整体区域及单站两个评估维度,基于用户数和体验速率进行信息输入;第二步是完成整体区域容量评估,明确不限量套餐的可用容量,做好25%~30%安全空间预留。
第二阶段为用户和流量预测,分为两步。第一,基于用户体验确定KPI、KQI体验标准,进行用户预测;第二是GAP分析,预测网络容量及可消耗的流量时长。
随着市场不限流量套餐营销推广,高校业务模型发生重大变化,流量出现大幅增长,预测及预警能力不足。常规扩容从系统的接入角度考虑,采用基于有效RRC用户数、PRB利用率及流量不同门限的扩容准则。当PRB利用率及系统吞吐量不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而增长时,认为用户感知开始下降。然而,未考虑在用户数不断增长情况下,用户可以获取的速率是否可以满足当前业务需求。为此,在新业务分布下,应以用户感知为中心,建立基于用户感知速率需求的新扩容模型,指导扩容建设,满足当前用户业务需求。
以大数据统计为基础,通过不同业务类型的聚合,总结出高校用户在线视频、网页浏览、即时通信三大类典型行为。基于感知测试验证,确定进行3类典型业务时获得良好感知所需要的速率。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占比,采用加权算法得出用户良好感知的保障速率。如图2所示,高校业务模型变化后综合感知速率需求为1437kbit/s。
根据计算出的综合感知速率需求,进一步计算出小区支持的用户数量,从而为满足高校容量所需小区数量提供指导,实现按需动态容量扩展(见图3)。
图2 用户综合感知速率计算公式图
图3 基于用户感知的容量需求
基于分区错频的精准覆盖方案基本思路是通过空间隔离科学分区、多频分层交错组网,制定精细化的覆盖方案,实现小区覆盖的有效隔离,避免同频干扰,从而降低校园区域整体小区间自干扰水平,提升用户感知。
根据高校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及话务分布特点,在宏基站广覆盖基础上,形成“一体化微站道路补盲”、“容灾系统热点增强”、“新型室分深度覆盖”和“楼间对打高层赋形”四大高校场景覆盖方案。对于广覆盖不足的校园道路采用一体化微站进行道路补盲;对于教学楼、宿舍楼等校园热点区域,引入容灾系统加强覆盖;对于单层覆盖用户多、或传统室分天线无法进房间安装的场景采用新型室分加强深度覆盖;对于进驻室分困难的高层区域,进行楼间对打,使用射灯天线或其他楼顶定向赋形天线进行精准覆盖。
数据业务分层策略旨在利用各频点覆盖特性,通过参数设置将高校站点覆盖进行分层。室内由E频段覆盖,楼宇近处由D频段覆盖,D频段覆盖不足时由F1频段覆盖,F2频点尽量少的承载数据业务,预留资源给语音业务。
语音业务分层策略即通过基于语音业务的分层功能,使得语音业务全部迁移至F2小区,并且新增测量组,将F2小区的异频起测门限单独设置为-95dBm,防止过早回切,并配合其他相关参数使得F2尽量不承载数据业务。
在语数分层异频组网的前提下,采用载波聚合、动态负荷均衡、场景化参数设置等方案,保证保障高校区域内的各频点之间负荷均衡,切换、重选顺畅。
通过载波聚合和动态负荷均衡最优化配置无线资源;同时,将载波聚合与负荷均衡巧妙结合,在不发生UE切换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调度的方式,达到负荷均衡的目的,避免传统负荷均衡频繁切换造成的系统性能流失。
根据各小区负荷情况灵活调整重选门限和切换门限,实现空闲态和连接态的负荷均衡,同时建议高校区域及周边站点打开站内和站间的负荷均衡算法开关,通过系统负荷均衡,各小区实现负荷分担,降低高用户数对小区的冲击。
高校不限流量套餐应对策略试点于济南卫校,通过对济南卫校业务模型变化的分析,应用了基于用户感知扩容和分区错频精准覆盖方案,有效应对了不限流量套餐带来的挑战。
基于用户感知的扩容方案应用于济南卫校,根据不同业务的用户速率需求,确立基于用户感知的扩容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容。如图4所示,扩容后校园区域整体流量提升40%,有效应对了不限流量套餐带来的冲击,保障了用户体验。
图4 扩容前后总流量对比
分区错频精准覆盖方案应用于济南卫校,在进行覆盖方案设计时,对校园区域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考虑到多小区之间的隔离、小区分布情况,根据校园建筑分布特点,合理划分了覆盖区域,降低小区间的重叠覆盖干扰。同时,宏站、3DM IMO、室分、微站等异频组网,交错覆盖,避免同频干扰的同时保障系统容量。
通过分区错频精准覆盖方案的实施,济南卫校搭建了“设备形态多样化、覆盖方案差异化、多频段组网”的分区立体覆盖网络,高干扰小区占比明显下降,用户体验满意度显著提高。
随着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后高校用户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高清视频、大型游戏等需求,校园用户的保障速率还将继续提升。本文从高校场景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后的业务模型变化出发,通过网络容量评估预测、基于用户感知扩容、分区错频精准覆盖、语数分层及多频点协同优化,建立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方案,可有效保障高校口碑场景的用户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