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转型驱动下的省级电信运营商管理运营变革策略

2018-07-11 02:4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部研究主管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8年6期
关键词:云化运营商架构

陈 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部研究主管

兰祝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部副总经理

华国晖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部室经理

1 引言

全球已经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大量普及和应用,认知计算、深度学习等新概念不断涌现,使得网络的广度和密度空前增长,连接规模和流量吞吐不断井喷。电信运营商作为通信业务及信息基础设施的传统提供者,一方面在业务的创新上面临以互联网/OTT等新兴力量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上又承受着网络规模暴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巨量的投资建设、复杂的运营维护本身已经使得网络成本居高不下,而传统通信业务的封闭性和网络能力的僵化,极大地限制了电信运营商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挑战的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技术体制带来的兼容性开放性差、产业生态封闭等问题,考虑通过网络转型,摆脱软硬一体化垂直架构的诸多限制,解决高成本、封闭性、运维复杂等难题。

SDN/NFV作为未来网络演进的重要方向,成为当前业界日益关注的热点。本文将重点论述网络转型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组织架构的变革要求。

2 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演进路径和生态角色

近年来,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纷纷制定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聚焦网络重构和业务创新,以期在未来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力地位。运营商要实现从通信服务提供商(CSP)到数字化服务提供商(DSP)的转变,有3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数字化业务(DigitalServices)、数字化运营(DigitalizedOperations)、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Network)(见图1)。

图1 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到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运营商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将持续推进技术变革、商业变革、管理及胜任力变革,能力范畴从底层的连接/通信拓展至平台/系统以及应用/服务,战略定位也将从基础业务提供者延伸至平台使能者以及应用/服务创新者(见图2)。

图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运营商战略定位的演进

从网络转型的视角来看,运营商将从虚拟化开始经历3个阶段,最终实现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及能力的云化(见图3)。

图3 运营商推进网络转型的3个阶段

以SDN/NFV为基础的网络转型将彻底打破通信产业链的封闭性,产业价值的中心也将从硬件向软件及服务迁移。原先由单一厂商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方案,将分解成来自不同厂商的组件,传统的设备厂商将与开源组织或IT厂商合作,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另外,由于软硬件解耦及软件功能的独立,软件公司特别是系统集成商将在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总而言之,对运营商而言,产业上下游的参与方增多,竞争更加多元化。

随着网络虚拟化和云化的推进,电信产业原有的标准化体系受到冲击,标准和开源成为产业的基石,开源组织积极介入并呈现多头并行推进的态势,运营商需要明确定位,强化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管理编排域,目前存在3类主导模式:标准化组织、厂商、运营商。运营商主导模式更有利于运营商将网络重构与现有生产环境相结合,基于标准架构结合自身需求增减能力。一方面,运营商需要明确技术主导的产业角色,强化自主研发、集成能力;另一方面,运营商还可以与开源组织积极合作,通过社区凝聚产业生态,加速网络转型的落地,如Open-O、ECOMP以及两者整合下的ONAP。

2 运营商的网络架构及规划建设新模式

运营商的网络重构,本质上是CT借鉴IT架构发展的经验,通过解耦网元、分层架构、云化部署,实现弹性资源供给,开放业务创新。

2.1 解耦网元

基于三层解耦进一步实现网络功能与虚拟资源、硬件设施的分离,实现全网范围的网络功能的随需定义、灵活组合、快速部署。对于硬件设施,通过自主设计与定制生产,实现通用化和白盒化,达到控制成本和降低能耗的目的;对于虚拟资源,实现集中统一调配,平台统一管理,接口统一呈现;对于网络功能,则彻底软件化,定义即所得。

2.2 分层架构

构建由“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层/协同编排层”组成的分层网络。基础设施层大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COTS硬件,基于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组成云化的虚拟资源池;网络功能层大量采取软件的形式与网元实体分离,实现网络能力与服务的快速部署和灵活扩/缩容;协同编排层提供对底层资源、网络功能的生命周期管理、协同以及面向业务的编排,从而保证网络能力的端到端打通和实现,并支持能力化封装和开放化调用。

2.3 云化部署

建设云化数据中心,支持基础设施资源池的集中和分布式部署,并通过SDN和NFV实现跨域协同。网络控制和编排功能集中在少数核心DC,靠近接入点设置边缘DC,实现大流量媒体内容的快速卸载。同时,网络重构还将对运营商的规划、采购和建设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2.4 规划

随着软硬件一体的网元解耦后,运营商的网络规划,从原先纯CT的专业规划模式,向CT和IT的分层次规划模式转变。

以独立网元为单位的规划,转变为以软件(以网元功能为单位)和硬件(以资源池为单位)的规划,资源池的规划通常会先于业务需求的预测。

以网元为中心的组网架构将演进为以资源池为核心的组网架构,因此,组网规划还需要考虑物理网元与虚拟网元的混合组网、NFVO与网管的协同组网等。

网络容量需把软件容量和硬件容量分开估算,利用率需从原有的软硬件合一的利用率修改为针对软件和硬件独立要求的利用率。

2.5 采购

原有一体化的采购部署逐步向软硬分离的模式转变,采购对象、要求和供应商格局发生变化。

重资产投资(Capex)比重下降,软件开发及服务支撑(Opex)比重增加;分层解耦后跨厂商的互通、互操作要求增加,采购标准需更加规范和细化,需求部门需要深度参与到采购标准的制定当中;供应商中会出现新的玩家,运营商除了促进不同厂商间的充分竞争,还要鼓励合作以发挥各家优势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生态共赢。

2.6 建设

从以网元为单位转向以资源池、数据中心为单位。

网元的建设、部署、扩缩容均可通过软件层面的实例化操作完成,物理设施建设的频次和硬件故障处理的时效要求下降。由于通用硬件的集中化部署,资源池的建设在机房选择、操作配置等方面突破了诸多传统限制,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 运营商的业务形态及交付模式

当前,对于运营商而言,由于传统网络及运营的封闭垂直架构,造成了业务的烟囱化,缺乏灵活性和可塑性,不仅极大地影响客户体验,而且使运营商难以快速捕捉市场机会,更难以应对IT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挑战。具体表现在业务上线周期漫长、个性需求难满足、自助服务手段缺失、产品缺少独特性、商业模式单一等。

网络重构将带来虚拟化、云化和软件化的下一代网络,在降低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的同时,还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形成可比肩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效能,其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反映在3个方面。

3.1 业务形态:基于动态切片的网络即服务(Network as a Service)

传统“一刀切”的网络架构适合单一服务型客户网络(如语音、短信、流量等),但这种垂直架构难以扩展电信网络,也很难根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进行调整并满足新型用例的需求。未来的网络将被进一步抽象为网络切片,通过定制软件实现功能定义,这些功能包括地理覆盖区域、持续时间、容量、速度、延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主要优势表现为:新服务开通快、且低成本;灵活服务扩展、按需隔离;按切片价值和体验需求分配资源。

3.2 交付模式:基于微服务和编排操作的网络可编程、业务可定制

微服务可以跨多个不同的网络功能重复使用,使业务的实现、部署和管理更加组件化和可拓展;微服务独立于更大的网络功能开发或由不同的厂商共同开发,以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微服务可快速启动,并能更好地实现故障隔离。编排以数据化、去专业化、场景化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网络功能/微服务模块与基础设施资源的组合,形成面向不同业务需求的定制化服务,赋予创新更大的自由度。

3.3 创新生态:基于API的网络能力开放

网络重构以后,运营商可以将网络能力进行原子化封装,形成网络能力池向第三方提供丰富的网络开放能力,形成下一代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采用多层级组合的开放能力布局模式,面向自有业务、重要伙伴以及第三方开发者,呈现出不同开放层级与权限差异,进一步重塑运营商的经营模式。

4 运营商的运营架构、模式及组织胜任力

一方面,网络的软硬件解耦带来了分层网络以及ICT融合架构,进而产生了分层的SLA需求,从而增加了面向基础设施的运维需求;另一方面,编排的引入使底层资源调度和网络功能跨域组合成为可能,能够面向业务面向场景生成定制化的网络服务,从而面向上层业务的运营需求。

因此,网络运营从分专业、分厂家、分设备的纵向维护,向层次化、跨专业、端到端的横向运营,具体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功能、网络服务和业务四个层面。

基础设施:具有部署网络功能虚拟化的能力的环境中,所有硬件设备与软件组件的统称;网络功能:网络功能模块,具有明确定义的各个外部接口以及明确定义的功能性行为;网络服务:由多个网络功能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组合形成的端到端网络能力;业务:向最终用户提供的可以订购、使用的业务。

在这种分层架构下,基于资源跨层调度和功能跨域协同,网络运营具备明显区别于当前烟囱式运维的3个特点:能力可重用、运行自动化、管理编排化。

能力可重用:实现基础设施和能力应用的标准化和开放化,从而支持资源弹性调度和功能灵活调用。运行自动化:针对各类运维场景,借助工具实现各环节的自动串联和有序执行;管理编排化:编排是整个业务生命周期的起点,面向业务及场景需求,借助资源的跨层调度和功能的跨域调用,创建业务逻辑、预定义策略、设计反馈机制(见图4)。

由此,传统以硬件设备为对象的看护式、托管式的维护体系,将向以软件功能为对象的自编排、自开发的运营体系转变。同时,下一代网络的运营还将DevOps理念纳入其中,促进开发和运维的有效融合,形成快速、频繁、可靠地构建、测试和发布/部署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业务的敏捷交付与精益管理。打造DevOps流水线的3个要素包括:基于开源软件/平台的工具链集成、基于敏捷模式的持续集成交付(CI&CD)、基于微服务组件的业务链编排。

从长远来看,大数据在运营商的网络运营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数据汇聚和反馈闭环,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部署和调度,减少人力投入并降低管理成本,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运营商基于海量的网络数据、不断迭代的算法和日益强大的计算能力,将有可能使网络运营经历3个阶段,实现AI化(见图5)。

图5 网络运营从自动化到全面智能化的3个阶段

网络重构驱动运营架构和模式变化,组织架构和胜任力同样也要与之相适应。

云化资源池基于DC部署,打破原有按行政区的组网架构,形成以DC为中心的组织体系,而业务集中编排、一点部署全网共享的要求也进一步强化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同时,由于的软硬件解耦,网络运营要对应分层运营架构来组建运维团队,各运维团队仅需聚焦所辖业务或平台的运维工作,同时通过跨层的垂直管理实现协同。工作在越底层的团队服务的上层对象越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下一代网络的运营还融合eTOM和ITIL对于服务生命周期的概念,因此在流程环节体现全生命周期和双态运营理念。比如,增加相应的编排(基于需求、策略及数据反馈,运用相关工具,以抽象化的方式完成对业务及网络服务的实现)和数据分析(对业务及网络数据进行提取、清洗、分析、洞察,为设计方案、策略模板的优化以及自动化能力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岗位。

未来,运营商纯CT的职能组织架构将向纯IT以及IT和CT混合的职能组织架构演进。在新架构下,运营部门将遵循ITIL、DevOps的理念,围绕“计划—建设—运行”流程和职能重组其运营模式,摈弃以往将IT和电信业务独立运营的烟囱方式(见图6)。

图6 基于ICT融合的运营组织机构

随着底层硬件通用化以及基础设施运维的集中化、自动化,未来网络运营更多地集中在软件、应用层面,运营商的人才及胜任力结构从正三角结构向IT互联网公司的倒三角结构转型(见图7)。

图7 网络转型后的人才及胜任力结构变化

最后,人才及胜任力结构的转型,离不开公司内部的思维与文化再造。这是除人员知识技能外,网络转型最终落地的关键。

聚焦执行的工程师文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立技术氛围,培养动手能力,让员工保持好奇心和钻研精神。工具导向的软件思维:基于软件模型抽象复杂问题,利用工具快速验证和迭代,数据驱动决策而非直觉,采用流程化、自动化的方式提升运营效率。面向服务的协作意识:层级扁平,打破部门墙和专业壁垒,建立相互服务的协作意识,从被动接任务、划责任转变为主动协作和服务。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内部充分授权,鼓励探索,有效管理风险;外部积极引导、鼓励与第三方的产业合作,建立以能力开放、资源共享为纽带的创新模式。

过去,电信运营商面向数字化转型更多强调业务的转型,针对运营管理转型由于缺乏驱动力,并未深入下去。而随着5G网络逐渐临近,其核心网云化的要求让运营商面向下一代网络的运营管理变革变得迫在眉睫,如果继续沿着以往的管理路径,必然无法满足未来网络能力开放、云化、切片、按需分配等要求,作为省级运营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应尽快推动企业组织转型,以满足应对未来业务和竞争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云化运营商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5G/云化下的VR产业未来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IBM中国企业云化实践中心成立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