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玲,王洪梅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脑出血是神经科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高致残及致死率。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脑出血患者年龄均偏高且出血部位深,行常规开颅手术或者予以颅骨钻孔手术等患者难以承受,手术效果不佳,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1]。随着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已经广泛应用到脑出血的治疗中,脑出血微创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治疗效果佳,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方法,其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师的认可[2]。但术后仍存在诸多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术后死亡情况等,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干预对于脑出血患者是十分必要的[3]。当前传统基础护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采取了整体综合干预,旨在探讨该护理方案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及参考,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入组标准:①均符合《全国脑出血疾病学术会议》[4]中制定的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一般资料全;③出血量为29~62 mL。排除标准:①发病次数大于2次者;②发病5个月内出现其他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疾病;③发病直至接受治疗时间超过3 d者。入选的患者或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核实批准实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46~78(61.52±5.44)岁;出血量(34.81±8.58)mL;体质量指数(23.44±5.31)kg/m2;其中头晕24例,呕吐33例,头痛2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42~78(59.88±5.15)岁;出血量(36.12±8.17)mL;体质量指数(24.19±4.86)kg/m2;其中伴头晕28例,呕吐32例,头痛2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出血量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数据均衡性高,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包括:术前耐心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脑出血疾病方面的知识,告知手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后果,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等,充分做好引流护理工作,保证引流管周围的清洁与干燥,严密监测引流液的情况,掌握其性质、数量。积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干预组在基础护理措施上给予整体综合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在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予以低流量吸氧,减少对患者的搬动,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患者的血压、意识以及瞳孔等指标变化要每间隔30 min监测1次,若患者出现昏迷,需要予以CT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可以使用硝酸甘油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患者的颅内压。②通过静脉输注甘露醇,尽量减轻患者的肾脏负荷,尽量少用抗生素并保证患者的酸碱平衡,对于患者1 d内进水量、尿量、输液量、呕吐量、引流量等液体的出入量做好详细记录监测,观察尿液的颜色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若发现蛋白尿、血尿等肾功能受损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患者入院初期给予患者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③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可能影响患者的咳痰功能,因此要严防患者的肺部感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吸痰处理,防止过多的痰液积累影响呼吸道或者肺部功能,吸痰情况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次数,可使用振动排痰机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对于痰液较为黏稠的患者可以通过雾化吸入方法予以干预,对患者的痰液给予定期培养分析,送实验室进行病菌药敏试验,及时给予干预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可以将冰块置于患者的腋窝下或者颈部下,也可以采取物理冰毯为患者降温。仔细观察患者的呕吐物质或者消化道的反应情况,并及时将呕吐物送检,随时可以了解患者的大便情况,积极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评估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对于高风险者要尽早给予抗利尿激素治疗,每隔2 h帮助患者翻身,每日为患者擦洗身体,并检查皮肤受损情况,对于瘫痪患者要建立合理的舒适体位,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④术后给予患者脂肪乳降颅压、抗炎以及补液等处理,保证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注意膳食营养的搭配,例如食用鸡肉、奶粉、鱼汤、蔬菜等,注意清理患者的口腔,保证口腔的湿润,密切关注术后器官切口的变化情况,每日要注意加强会阴部的护理干预,保证导尿管的操作规范,严格依照无菌操作流程,尿袋的更换要及时。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褥疮、多脏器功能不全、中枢性高热以及应激性溃疡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标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评分标准为0~3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差。分数低则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干预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除压疮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例(%)
临床研究证实,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发病急,病程进展迅猛[5]。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或者干预,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行动不便、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诸多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患者自身痛苦,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6-7]。
表3 2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对于脑出血患者,在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整体综合干预是一种系统化、整体化且完善化的护理方案[8-9]。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耐心,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能够耐心采取打手势、书写方式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诸多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安抚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每间隔2 h帮助患者翻身1次,定时为患者擦洗身体等,在饮食干预方面,重视饮食的营养搭配,整体综合干预能够全方面地为患者服务,这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10-11]。
本研究对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等诸多特点,尤其是对于患者脑组织的损伤较小,也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在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患者血肿的排出量,这些优势使得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脑出血的治疗中。但由于多数脑出血患者为高龄患者,自身状态差,出血部位深,诸多因素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降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整体综合干预的实施成为了脑出血治疗中的不可或缺部分[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综合干预后,除了压疮外,其他如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整体综合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微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既往研究证实在早期予以积极有效的干预能够预防脑出血的并发症,本研究与该观点基本一致[14-15],这是因为整体综合干预方案是根据术后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所开展的护理措施,针对性较强,且较为全面,并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评估,从而在具体护理中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干预,例如在对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评估中,对高风险患者予以抗利尿激素干预,从而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对患者采取整体综合干预后,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整体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这是因为整体综合干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降低了其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例如肺部感染等。此外整体综合干预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还进行了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这些措施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而并发症的减少及功能的恢复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整体综合干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效果良好,该护理措施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