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8-07-11 01:19刘祥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刘祥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既往临床常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等西药治疗,尽管可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但停药后病情易复发,致使病情迁延,且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胃阴不足是萎缩性胃炎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故此临床常予以益胃养阴法治疗,且研究证实中医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有显著的抑杀作用[1]。2014年5月—2016年5月,笔者观察了常规三联疗法基础上辅以一贯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上述时期诊治的17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西医诊断均符合《内科学》[2]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的诊断标准,且辨证分型为胃阴不足,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胃内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便秘,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或数;经胃镜检查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胃腺体萎缩,黏膜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临床表现为具有反复发作的慢性上腹部疼痛,且疼痛呈周期性、节律性;年龄20~74岁;可配合本研究治疗,无中途退出;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胃溃疡手术史者,伴有急性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症者,恶性肿瘤者,近期或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皮质激素者,用药期间接受其他疗法治疗者,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用药前1个月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抗生素等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者,具有药物过敏史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87例,男46例,女41例;年龄22~73(42.5±2.7)岁;病程1~8(4.3±1.5)年;病变程度:轻度萎缩(固有腺体数减少低于原有腺体的1/3)35例,中度萎缩(固有腺体数减少在原有腺体的1/3~2/3)30例,重度萎缩(固有腺体数减少大于2/3)22例。对照组87例,男47例,女40例;年龄21~74(43.6±2.7)岁;病程1~9(4.9±1.2)年;病变程度:轻度萎缩39例,中度萎缩35例,重度萎缩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51,规格:0.25 g/粒)口服,0.5 g/次,3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41,规格:0.5 g/片)口服,0.5 g/次,2次/d;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规格:40 mg/粒)口服,40 mg/次,1次/d,每日早晨餐前服,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一贯煎治疗,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各9 g,生地黄18 g,川楝子4.5 g。随证加减:肝胃气滞者加柴胡、郁金各10 g;脾胃虚寒者加党参、黄芪各10 g;胃热亢盛者加知母、石膏各10 g;胁胀痛、按之硬者加鳖甲5 g;腹痛甚者加五灵脂10 g;呕恶重者加旋覆花10 g;阴亏过甚者加石斛8 g;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10 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用药30 d。

1.3观察指标①治疗14 d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和胃镜检测、胃黏膜病理等相关检查结果制定评定标准。显效:上腹部疼痛等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胃镜检查可见萎缩病灶逆转为浅表性胃炎,腺体萎缩、肠化生等病变消失;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胃镜检查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腺体萎缩范围减少>50%,肠化生减轻;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无明显变化。显效+有效为总有效。②记录2组治疗30 d后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分别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内镜下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2项检查均为阴性为幽门螺杆菌根除。③记录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④随访12个月,统计2组治疗有效者病情复发情况。以临床治疗总有效者再次出现萎缩性胃炎典型症状,且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萎缩,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为复发。⑤记录2组治疗前及随访12个月生存质量。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LGC-PRO量表)》[5]评定生存质量,共设有5个帷幕30个条目,分别为胃脘局部感受、消化不良症状、全身整体情况、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每个条目评分0~3分,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3.1%(81/87),对照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71.3%(62/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64,P<0.05)。

2.3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7/87),分别为头晕3例,乏力2例,胃肠道反应2例;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21/87),分别为头晕5例,皮疹3例,乏力6例,胃肠道反应7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24,P<0.05)。上述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均于停药后自行消失。

2.42组病情复发情况比较2组治疗有效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7.2%(6/83),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为23.5%(16/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69,P<0.05)。

2.52组生存质量比较2组随访12个月的PLGC-PRO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PLGC-PRO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及随访12个月PLGC-PRO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则被公认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越发备受临床医师的重视。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认为[6-7],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因素等多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通过植附在胃黏膜上,引起胃黏膜组织环氧合酶-2(COX-2)水平增高,COX-2可产生大量炎性递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影响胃黏液分泌功能,而胃黏膜在反复炎症刺激下,会引起黏膜细胞变性坏死,并逐渐发展至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病理生理改变。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主要以消除萎缩性胃炎病因、对症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但西医对因对症治疗往往仅能在治疗期间缓解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停药后病情反复发作,且不能明确逆转胃黏膜腺体萎缩和肠腺上皮化生,此外,长期抗生素治疗易使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难度,从而影响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8-9]。因此,积极寻找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医师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胃阴不足、胃络瘀阻是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的重要病机,其发病多与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外邪入侵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邪气”范畴,因患者胃阴亏虚、失其润降、纳运失常而犯胃,随着病情发展,邪气与正气相搏,并耗伤正气,使胃失濡养,可形成虚实夹杂、中虚气滞等表现,加之病程日久,失治误治,往往会进一步损耗胃阴,使邪气入络,胃络瘀阻,可兼见气滞血瘀之象,脉络受损,胃黏膜失养而形成充血、水肿、萎缩、变性等症[10-11]。对此,临床应以宜胃养阴为主,并佐以行气活血。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常用于治疗消化类疾病,其中生地黄为君药,可滋养肝肾之阴,兼有凉血之效,具有抗溃疡、抗炎、抑菌的效果,且可清除幽门螺杆菌,加速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可防止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12];臣以枸杞子、当归,可养血补血、补肝肾,缓解胃肠平滑肌紧张,增加胃黏膜血液循环,有助于营养胃黏膜上皮细胞,促进胃黏膜修复,且当归还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且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药物耐药性[13];佐以北沙参、麦冬、川楝子,可滋养心、肺、胃之阴,以发挥水火相济,佐金平木、培土抑木之效,且可行气止痛,控制胃黏膜腺体萎缩[14]。全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共奏酸甘养阴、调和肝胃、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且该方可滋阴养血而不遏制气机,疏肝理气而不耗伤阴血。相关研究显示,一贯煎治疗萎缩性胃炎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可逆转腺体萎缩,并可获得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逆转的治疗效果[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而PLGC-PRO量表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辅以一贯煎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此外,中西药联合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病情复发率,对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常规三联疗法联合一贯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并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