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清宫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2018-07-10 01:10聂小燕张冬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

聂小燕 张冬梅

【摘要】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初次清宫治疗失败产妇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两组产妇均采用初次清宫治疗,其中对照组产妇为初次清宫治疗失败产妇,观察组产妇为初次清宫治疗成功产妇,对比两组产妇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次)、停经天数(d)、孕囊直径(cm)、孕囊距浆膜层距离(mm)、周边血流(RI)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年龄(岁)、孕次(次)与对照组产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预后生活质量精神评分、躯体评分、社会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评分、生理评分、认知评分、总体评分等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初次清宫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产妇孕次、年龄无关。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清宫治疗;治疗失败;危险因素

剖宫产瘢痕妊娠指的是在妊娠过程中,受精卵着床在产妇的子宫上次剖宫产切口处,从现代病理学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主要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1],其中内生型指的是产妇孕囊朝着其宫内的方向生长,而外生型则指的是孕囊朝着产妇宫外的方向生长。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清宫治疗,而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清宫治疗经常出现失败情况,笔者在汇总临床治疗经验基础上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本院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研究时间: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分组方式:两组产妇均采用初次清宫治疗,其中对照组产妇为初次清宫治疗失败产妇,观察组产妇为初次清宫治疗成功产妇,每组30例。基本资料: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37岁,年龄均值为(26.1±0.3)岁;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38岁,年龄均值为(26.2±0.1)岁。两组产妇从一般资料方面分析,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用清宫术进行治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给予产妇常规消毒铺巾,并且将窥视器放置于产妇阴道内,然后采用宫颈钳将产妇宫颈进行钳夹,采用5号小软管进入产妇宫腔,吸尽产妇孕囊以及相关的组织。在手术过程中的吸气压力不能超过400mmHg,避免由于压力过大而造成产妇子宫穿孔。如果产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量流血时间,则需要立即给予产妇阴道填塞、宫腔填塞等治疗方式。

1.3观察标准

1)生活质量(精神评分、躯体评分、社会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评分、生理评分、认知评分、总体评分);2)危险因素(剖宫产次数(次)、停经天数(d)、孕囊直径(cm)、孕囊距浆膜层距离(mm)、周边血流(RI)、年龄(岁)、孕次(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危险因素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停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年龄、孕次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预后生活质量精神评分、躯体评分、社会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评分、生理评分、认知评分、总体评分等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见表2。3讨论

相对于其他妇产科疾病而言,剖宫产瘢痕妊娠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从以往本院的临床治疗经验上看,由于其发病率较低我们对其了解较少,另外还由于该疾病的临床特异性较低,因此一般默认将其与流产与妊娠细胞肿瘤等症状混淆,在临床诊断中经常将其误诊。随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增高,才对其有着更高的重视[2]。该病产妇一般不会出现任何不是,但是在早期调查当中,有部分产妇会出现早期流产以及异位妊娠事件,产妇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流血与腹

根据临床病例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危险因素一般被认为与剖宫产次数、停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年龄、孕次等因素有关,但是根据临床分析发现,该疾病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停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邊血流,而通过对其孕次与年龄分析,发现并无显著联系。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停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

在李英等[3]研究中,将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清宫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产妇为治疗失败产妇,而观察组40例产妇为治疗成功产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停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年龄、孕次无显著差异(P<0.05)。以此证明,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初次清宫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产妇孕次、年龄无关。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初次清宫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经次数、孕囊直径、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周边血流,与产妇孕次、年龄无关。

参考文献

[1] 吉文倩,何娟,刘亚敏,等.甲氨蝶呤两种给药方式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7,28(24):33803383.

[2] 胡乔飞,李长东,陈素文,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趋势[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9):23322335.

[3] 李英,张坤,韩劲松,等.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03):216219.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
急性胸痛恶性事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策略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