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珍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系列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应,如遇突如其来的提问,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错误的认知等,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评价功能,既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动态生成的独创性
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8、80、800这三个数,加上适当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这时学生一定会感到新奇,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愁眉不展,有的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8元=80角=8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这时,教师再提出如果用同一个单位将上面各式表示出来的问题。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提出:8元=8.0元=8.00元,8米= 8.0米=8.00米等,这种教学方法会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引入“小数的性质”这一教學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弄清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相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有一道题:一个梯形上底1.4米,下底3.5米,高2米,求它的面积。有学生这样解答:1.4+3.5=4.9(平方米),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先不去评判对错,而是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思路独特而奇妙:梯形高2米,求面积时要除以2,乘以2与除以2抵消了,实际就是上底与下底的和。教师进而让学生讨论形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的是上下底的和,不符合题意,正确的列式是:(1.4+3.5)×2÷2,但计算时可采用抵消的方法,比较简便。这样由错误生成讨论,不仅让学生增长了智慧,还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有效引领
教师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可例举这样一道题:1、 2、4、()、()、(),要求学生在后面按规律填数,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第一组学生给出的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两数相减的差依次增加,分别增加1、2、3、4、5。第二组学生又给出答案: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乘以2等于后面的数。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可进行简单的评价,表扬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有自信学好数学。教学资源有时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教师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简便的?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拓展学习思维。
四、人文问题激发课堂动态生成
教师在教学“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后,可以列举一组对比练习:1.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学习能力最旺盛的时期,人到70岁时,脑细胞大约会丢失总数的60%,大约丢失6000亿个,请学生算一算,脑细胞的总数共有多少个?2.青少年时期大约有脑细胞10000亿个,到了70岁时,脑细胞大约丢失总细胞数的60%,请学生们算一算,70岁后大约丢失多少亿个脑细胞?学生在计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了解了人体脑细胞的信息,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脑子越用越聪明;有的学生说,把握现在的学习时间,好好学习;还有的学生说,那老人的脑细胞不是丢失了很多,不是很可怜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延伸出一个问题:“那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又可以引起学生新一轮的讨论。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既要引起学生的思考,又能鼓励学生的斗志。
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了保证小学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有效性,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以便于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