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夫妻”:点滴善意满城温暖

2018-07-10 06:28
世纪人物 2018年7期
关键词:煎饼夫妻俩残疾

古城西安,在街角巷尾的美食傳说中,有个关于“煎饼夫妻”的故事。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这对夫妻身上却充盈着满足与快乐。

凌晨4点,和往常一样,丈夫朱广伟从床上爬起来,点煤炉,打豆浆,把大米粉、小米粉、玉米粉和黄豆粉掺在一起和成面糊,操持各种出摊前的准备工作。大约1小时后,妻子赵彦苹起床帮忙。要赶在7点准时开摊,夫妻俩手脚麻利、不敢耽搁。

为了城里人的一顿早饭,这样的劳累和忙碌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一家人的生计,也都维系在煎饼这个最为普通的吃食上。本来就是小本买卖,还承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遇到困难的朋友都可在本小摊免费吃煎饼”,这样的决定,让人觉得夫妻俩着实是赔本赚吆喝。

对于赚多赚少,赵彦苹并不特别放在心上,她更看重当地人对自己一家的恩情,“这么多年,丈夫看病、女儿上学,西安人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帮别人。别的我也没有,让孤寡老人、残疾人士、遇到困难的朋友热乎乎地吃个煎饼,心里高兴”。

谁承想,一个承诺信守至今,已有10年。

感恩行善传递爱心

1992年,因为家境贫寒,朱光伟夫妇背井离乡,从老家河南许昌来到陕西西安。举目无亲,完全靠自己闯荡,他们做过很多工作,后来做腐竹、筷子和调味品的小营生,慢慢站稳了脚跟。虽无大富大贵,日子却也波澜不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想到2007年,朱光伟突发脑溢血,治病不到一年,夫妻俩早前打工攒下的10多万元积蓄很快见了底。原本是家里顶梁柱的朱光伟病后落下了轻度偏瘫,需要上门送货的味精、筷子生意也做不成了,一家的担子全压在了赵彦苹肩上。

“犯愁,难呀!当时心里没着没落的,丈夫要看病,两个女儿正上学,欠下一屁股债,日子艰难地一天天熬。后来,多亏学校给孩子免了学费,老师还送来衣服,周围邻居提米拿油没少帮忙,我这才磕磕绊绊缓了过来。”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赵彦苹对当年雪中送炭的温暖铭记于心,她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困难的时候,亲戚朋友、邻居、房东和社会好心人都帮过俺,俺日子好了,就要去帮别人。人要学会感恩!”

生活还要继续,没有那么多时间悲伤。朱光伟逐渐康复后,坚强的赵彦苹从老乡那里学习了做杂粮煎饼的手艺,养活一家人。她每天4点起床,到下午两点左右收摊回家。靠着小小的煎饼摊,一家四口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但日子仍然捉襟见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赵彦苹回家后跟丈夫说,想给孤寡老人、残疾人、流浪人员以及遇到困难的朋友免费提供煎饼。更令人吃惊的是,夫妻俩竟然一拍即合,随即在煎饼摊张榜公告。

“人总是会遇到困难的,帮一帮,过去就好了。摆摊时,看见有些流浪汉在垃圾桶捡吃的,我就试着给他们送些煎饼,也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回馈。”朱光伟打心眼儿里明白妻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图什么,就是希望用微不足道的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将爱心传递下去,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病中受助,在这对善良的夫妻心中种下了感恩行善的种子。他们在煎饼摊旁竖起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孤寡老人、残疾朋友、遇到困难的朋友都可在本小摊免费吃煎饼。”

日子清贫精神富足

46岁的赵彦苹已不再年轻,但摊起煎饼依然动作麻利:将杂粮面糊倒在鏊子上,然后用工具一转,打上一个鸡蛋,煎饼成形后刷酱,加上生菜、土豆丝、辣子等,卷起切成两半。不到1分钟,一个煎饼就大功告成了。趁热咬上一口,喷香的味道很快带来心底的满足。

街角不起眼的早餐摊,有时候会变成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温暖记忆。10年来,夫妻俩几乎每天都要免费送出10余个煎饼。每当有拾荒者、残疾人、环卫工人路过,赵彦苹会主动上前询问,一个煎饼果子不够,就两个、三个,直到对方吃饱为止,偶尔还会塞给他们几十元钱,她总想着“能帮一个是一个!”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按每天送出两个煎饼算,从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数字也是惊人的。这些年送出了多少煎饼,赵彦苹从来没有统计过,她只记得有一名残疾男子每天早晨都会坐地铁来吃免费煎饼,并给她带一份当天的报纸;一名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身上的钱也快用光了,她主动递给他一个煎饼……

“每个月靠卖煎饼能挣3000元左右,丈夫每月的药费需要六七百元,加上两个女儿上学的开销,付完房费电费后,我们也是‘月光族。”尽管日子清贫,可赵彦苹认为,他们一家的生活比以前更有滋味。

自打生病,深感自己是个废人的朱光伟像个刺猬,逮谁扎谁。和妻子一起免费送煎饼后,重拾勇气与信心的他性格变好了,就像换了个人。夫妻俩的善举也带动了周围人加入“爱心接力”。不少人买过煎饼后,顺便放下10元、50元、200元,说是作为免费煎饼的基金。

一间约18平方米的屋子被隔成两间,是赵彦苹一家在城中村的租住地。由于空间狭小,其他物件几乎都被摞了起来。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那是几年前好心人送的。

一团蒸腾的热气,一个陌生的微笑,一句暖心的问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在西安平凡地生活着,用一个煎饼温暖了无数人孤寂的心。

如今,在碑林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流动煎饼摊变成了爱心接力煎饼亭,上面依然贴着“孤寡老人、残疾人、有困难的人可以免费吃煎饼”。让人夸赞的味道没有变、摊主与顾客之间的情谊没有变,最初的承诺更没有变。

为了让更多人吃到免费的煎饼果子,夫妻俩还印制了厚厚一沓“爱心接力”名片。“有些人不知道我这个小摊,但是通过名片,他们就可以给我打电话,或者找朋友捎回去。”朱光伟说,“煎饼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煎饼夫妻俩残疾
软煎饼怎么做才健康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
认错
一双筷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