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态园“三减一加”背景下的海绵型城市道路设计探索

2018-07-10 03:12董瑞欣WANGQinLUGangBINGShuaiSUNWeiDONGRuixin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绿篱生态园调蓄

王 钦 卢 钢 邴 帅 孙 伟 董瑞欣 / WANG Qin, LU Gang, BING Shuai, SUN Wei, DONG Ruixin

FALLBEISPIEL FR STRA ENPLANUNG IN DER SCHWAMMSTADT IM DEUTSCHCHINESISCHENKOPARK QINGDAO AUF BASIS DES "3 MINUS, 1 PLUS"-KONZEPTS

THE EXPLORATION OF SPONGE URBAN ROAD DESIGN BASED ON THE "RRRI"CONCEPT IN SINO-GERMAN ECOPARK

1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传统粗放式开发模式所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城市下垫面中,不透水面积逐年激增,城市绿地被不断压缩,导致自然降雨落至地表后迅速汇集,阻断了地下水的补给路径,同时加剧了市政管网的排涝压力。

对于新时期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城市内涝等一系列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 月提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国务院办公厅也进一步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园区,青岛中德生态园(Sino-German Ecopark)多年来坚持“生态、智慧改善生活,开放、融合提升品质”发展理念,围绕“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致力于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践行低影响开发路径。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建设经验及需求,提出了“三减一加”的建设要求和方向:“减少雨水管线,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减少污水管线,实施模块化中水回用”、“减少集中供热,实施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进行德国DGNB①绿色认证体系的区域认证”。这4方面内容是园区落实生态建设的重要路径。

“三减一加”背景下,城市道路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理念,以“灰绿结合”的手段,贯彻园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为探索园区建设的新常态、新方法,在生态园9号线项目建设中,对不同的海绵型工程措施与设施进行试验性应用,进而为园区后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图1 生态园9号线道路设计横断面

图2 生态园9号线道路设计纵断面

图3 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关系

图4 人行道(左)、自行车道(右)路面结构示意

2 生态园9号线项目

2.1 工程概况

设计道路西起生态园38号线,东至生态园环6号线,位于规划“商务居住区”内,为东西向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18m,两侧无绿化带,全长约240m。

道路设计横断面、纵断面如图1、2所示。

2.2 工程建设条件

(1)区域气象

区域地处沿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终年气温较温和,日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12.5℃,夏季平均气温23.9℃,冬季平均气温-1.5℃。每年3~11月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年平均晴天94天,旱天162天,阴天10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为2447.1小时,历年平均日照率为55%。

区域降水特点主要表现为年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区域年平均降水量778.9mm,年内降雨高度集中在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65%~75%。多雨年(1975年)降水量1391.70mm,少雨年(1981年)降雨量为294.77mm。区域降雨特点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对低影响开发措施及植物种植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现状下垫面

生态园9号线道路沿线主要为农田、林地。现状地势较为平坦,局部有台地,地貌类型为剥蚀残丘,地表植物较为稀疏,裸土较多。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现状场地雨量径流系数应介于绿地与非铺砌的土路面之间,以0.2考虑。对应现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

场地勘查资料显示,项目地表主要为素填土与粉土,渗透系数较高;设计路面标高以下2m左右向下为全风化花岗岩,土壤渗透性较差。

(3)区域规划条件

项目地势较高,属于汇水区的起点,无外围地表径流直接汇入。其地理位置位于区域一级水源保护区上游,距水库距离约500m,生态敏感性相对较高。在《青岛市黄岛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项目所处的管控分区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4%。项目设计暴雨重现期标准为2年。

作为试验性项目,为充分发挥其试验效果,按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进行设计,对应设计降雨量为59mm,接近于2年一遇暴雨120min累计降雨量。

图5 低影响开发设施典型设计单元平面

图6 低影响开发设施连接示意

图7 降雨-径流-排除历程

表1 雨量、流量综合径流系数测算表

表2 总调蓄容积

2.3 海绵型城市道路设计

(1)设计原则及策略

在海绵型城市设计过程中,遵循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结合的原则(图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

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中,遵循“灰绿结合,以绿为主”的设计原则。设计以控制地面初期雨水污染、降低径流总量、削减峰值流量为目的,优先考虑选用绿色生态设施截流自然降雨,同时采用灰色人工设施进一步控制雨水外排,提高控制指标。

(2)设计下垫面特性

设计道路横断面分布为1.75m(人行道)+2m(自行车道)+2.5m(绿篱)+7.5m(车行道)+2.5m(绿篱)+1.75m(人行道),其中人行道、自行车道采用透水型路面铺装结构。

根据下垫面结构设计及分布情况,测算其综合径流系数(表1)。

(3)相关设施设计

设计中综合采用了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渗井、渗管、渗水模块等海绵型城市建设措施。

道路车行道采用排水降噪路面,提高道路性能,同时过滤初期雨水;两侧人行道、自行车道采用透水路面铺装,提高雨水入渗速度;道路绿篱采用下沉式绿地形式,内设渗井、渗管、渗水模块,综合加强雨水下渗。将道路每隔25m作为一个设计单元,在单元内有序组织雨水径流、滞纳、排除路径。

车行道路面雨水通过路缘石开口进入沉砂池,沉砂后流入下沉式绿地内;人行道雨水自然散排至下沉式绿地内。在设计单元末端设置依次设置渗井和阻滞带,收集下沉式绿地内无法消纳的雨水。渗井与绿篱下设置的渗管相连通,加强下渗作用,无法进一步消纳的雨水再次溢流进入北侧渗井。

道路北侧绿篱同样采用下沉式绿地形式,车行道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沉砂池,沉砂后进入渗井;人行道、自行车道雨水自然散排至下沉式绿地内。在设计单元末端设置依次设置渗井和阻滞带,收集下沉式绿地内无法消纳的雨水。渗井与绿篱下设置的渗水模块相连通,加强下渗作用,超标雨水最终溢流进入市政雨水管道(图5)。

低影响开发设施连接及溢流关系如图6所示。

项目设计范围内,自然降雨的降雨-径流-排除历程,如图7所示。

(4)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初期雨水所带来的径流污染,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工程中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常用的弃流方法有容积法弃流、小管弃流(水流切换法)等,弃流形式包括自控弃流、渗透弃流、弃流池等。

相关研究表明,初期雨水中SS(Suspended Solids,固体悬浮物)和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污染水平较高,同时SS与COD的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对于初期雨水,采用沉砂沉淀分离等物理方法去除SS,可同步有效地降低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尹澄清,2010)。

图8 下沉式绿地进水口大样

图9 沉砂式雨水口大样

图10 绿篱过水断面示意

图11 绿篱过水断面简化示意

为减少海绵型城市设施的后期养护难度,提高系统运行寿命,本次设计采用容积式弃流方法,在车行道雨水进入下渗路径之前设置弃流池,通过沉砂的方式处理初期雨水(图8、9)。沉砂池内的雨水后期通过自然蒸发和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排除。

2.4 海绵型城市道路设计计算

(1)总调蓄容积

总调蓄容积按容积法计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设计降雨厚度,mm;

φ-雨量综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总调蓄容积计算如表2所示。

(2)径流污染控制

设计采用容积式弃流方式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初期雨水弃流量按照容积法计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初期雨水弃流厚度,mm;

φ-雨量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设计弃流池对车行道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单个弃流池最大服务面积约110m2,初期雨水弃流厚度按照5mm计,初期雨水弃流量计算如表3所示。

(3)调蓄及渗透能力

本次设计中的渗井、渗管、渗水模块均以渗透为主要功能,其渗透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K-土壤渗透系数,m/s;

J-水力坡度;

As-有效渗透面积,m2;

ts-渗透时间,s。

工程全线共设置DN200无砂混凝土渗管263m,PE渗水模块(1.2m×0.6m×0.6m)296块,土壤渗透系数根据勘察资料取1×10-5m/s,渗透历时按照场次降雨时间2h计,计算其渗透量(表4)。

渗井、渗管、渗水模块所需的有效调蓄容积按下式计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

式中:

Vs-渗透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包括设施顶部和结构内部蓄水空间的容积,m3;

V-总调蓄容积,m3;

V’-初期雨水弃流量,m3;

Wp-渗透量,m3。

考虑到本项目中渗井、下沉式绿地内的调蓄容积有限,设计中不再考虑其调蓄能力。设计有效调蓄容积仅计入渗管、渗水模块的内部调蓄容积。有效调蓄容积计算如表5所示。

(4)下沉式绿篱排水能力

项目中,下沉式绿地除了承担雨水下渗的功能以外,还需承担道路路面雨水的排除功能,因此对暴雨时绿篱的过流能力进行复核。设计中选取最不利单元进行测算(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04)。

设计雨水流量按照传统推理公式测算,如下式:

式中:

Ψ-流量综合径流系数;

Q-设计暴雨强度,L /(s·hm2);

F-汇水面积,hm2。

流量综合径流系数根据下垫面条件后,为0.57,最不利单元服务面积为200m2。设计暴雨强度按照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在设计标准为暴雨重现期2a,地面集水时间2min时,设计暴雨强度为436.61 L /(s·hm2),计算出最不利单元设计雨水流量(表6)。

绿篱设计断面如图10所示。

绿篱内过水能力可按流量及流速公式计算。计算之前,对过水断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简化(图11)以便计算,同时暂不考虑植物对其影响。

水流断面的平均流速按下式计算:

式中:

n-粗糙系数;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绿篱设计过水能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A-过水断面面积,m2;

v-平均流速,m/s。

相关研究表明,植草沟的粗糙系数主要与植草沟材质、不规则程度、断面变化程度、植被、植草沟堰、植草沟曲折程度等因素有关(刘燕 等,2008;Cowan W.,1956),根据Cowan(1956)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本项目中绿篱粗糙系数n=0.2。暂不考虑植物影响,根据简化后的绿篱过水断面,可得出过水断面面积0.18m2,湿周2.05m,水力半径0.088m。水力坡降取道路坡度0.018。绿篱过水能力计算表如表7所示。

考虑到实际过水能力受植物阻挡,实际流量取设计过水能力的50%,即12L/s,能够满足排水需求。

表3 初期雨水弃流量

表4 工程渗透量

表5 有效调蓄容积

表6 设计雨水流量

表7 绿篱过水能力

图12 项目实景

图13 透水铺装实景

2.5 项目建成效果

项目建成至今,海绵型城市相关设施运行良好,经过一个气候周期检验,年径流总量控制效果达到预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较于周边道路,雨水径流量明显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道路周边景观环境得到了改善,充分发挥了项目的试点作用(图12~14)。

图15 富源二号路实景

图14 绿篱内弃流池实景

图16 生态园31号线意向

3 园区其他海绵型城市道路的应用

海绵型城市道路措施在生态园9号线的成功应用,为园区同类项目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和试验验证。

在园区其他道路建设中,结合生态园9号线工程实践研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相对于传统开发模式,降低了不透水下垫面比例,控制了雨水径流总量;实现径流峰值时刻后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避免了初期雨水直接外排,为降低城市面源污染做出了贡献。

园区的富源二号路(图15),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方面采用了无砂混凝土渗井、渗管,替代了生态园九号线中的成品检查井,在保证透水效果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采用集中式蓄水池,替代了生态园九号线中的渗水模块。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定期回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等,进一步实现了雨水回用。

生态园31号线(图16)位于园区南部山体区域,两侧地块分布零散,开发强度低,水系丰富。设计中借鉴了公路排水组织方式,保留山体现状冲沟,同时在道路两侧利用嵌草砖设置了排水明沟,取代了常规市政雨水管道,进一步践行了低影响开发理念,最小化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随着园区“三减一加”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落实,各类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通过合理的建设、设计和运营管理,能够减少人类生产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园区已经找到了与其理念相符的海绵型城市道路建设方式。未来,园区将利用监测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定量评估,确保生态、绿色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全 称 为“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 德 国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2] 尹澄清.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J].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3]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排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 刘燕, 尹澄清, 车伍. 植草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2(3).

[5] Cowan W. Estimating hydraulic roughness coefficients[J]. Agric Engrg, 1956.

猜你喜欢
绿篱生态园调蓄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方案研究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当周生态园
刺梨做果园绿篱的栽培管理技术
八月紫薇红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
豫北地区绿篱的春季培植
西安航天城文化生态园揽月阁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